文/张巨科
本人张巨科,出生于太行山大山里,我一九七九年冬季入伍,来到了山西中条山下北京军某部服役,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这也是我从小向往的地方和梦想。
当年入伍时的我
入伍后通过三个月紧张的集训,我被分到了特务连,下午在训练结束会上,连长和指导员向每位新兵发了领章和帽徽,当时的心情不知是多么高兴,通过在部队卫生队复检身体一切合格,这就顺理成章成了一名真正军人。
转眼间到了入伍的第二个年头,一天晚上班长李志强感冒不能站岗,当时每班岗有两个人,一个在团部大门站岗,一个在团部大院巡逻为流动岗,我替班长李志强上岗,为流动巡逻岗。
当时是晚上十点多第二班岗,走的急也没带帽子,心想晚上也没人看见,风纪扣也没扣,就没当一回事。
谁知最让我担心的事情却发生了。
我站岗半个小时左右的样子,我发现五十多米远处,有三个人向我走来,他们距我十几米远时,我立即问口令,其中一位比我年轻的军人回答:华北,我走近一看,原来是团长正在查岗,这下可把我吓坏了。
团长来到我面前,见我帽子也没带,风纪扣也没扣,我以为他会大声训斥我,然而让我始料未及的是,他非但没有批评我,反而面代微笑,操着浓浓的山东口音问我:“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当兵几年了?”
我一一回答,团长语重心长,你面带笑容对我讲,作为入伍两年的老兵,一定要遵纪守法,按部队的规章制做事,严格要求自己,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当年的逄洪斌团长
第二天我将此事告诉了班长李志强,班长说,那个团长叫逄(读 pang)洪斌,山东人性格直,军事技术过硬,对下面的兵要求严格。该事发生后,团长并没有向连里讲起,当时我内心十分感动,在心里记住了团长的大名——逄洪斌。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在班门口坐着阅读《战友报》,这时志愿兵老班长李忠成和团长逄鸿斌在连队营区闲转,走到我们班门口时,我立刻站了起来向团长问好。
这时团长对老班长说:我和小张早就认识了,团长从老班长李忠成口中得知,我平时喜欢看书看报时,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讲:“你还年轻,要好好学习,把连队一些好的和训练都写出来!”
当时我也没把此事当回事,大约过了两个星期,连队文书褚富成给我送来了十几本战友报社通讯员书刊,临走时他告诉我说,这是团长给你的,让你好好学习。
在这里,我要和大家说明的是,为什么那次团长去连队,不是连长和指导员陪同而是由志愿兵老班长陪同,那是因为李忠成和团长是同年兵,都是山东老乡。
收到团长送来的书刊,我心想一定不辜负团长的希望,训练的间隙,我就多写多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第一篇被刊登的稿件是《未来战争实战,需要一兵多能》,被战友报转送总参谋部军训部,并受到总部领导的回信表扬。
当年的年底,我服役期满复员回乡,利用业余时间向本市《阳泉日报》、《阳泉人民广播电台》、《中原摄影报社》积极投稿,被刊用新闻稿件和照片二百余篇,深受好评。
通过写作,我的文化水平和个人素质都获得了很大的提高。
团长逄洪斌近照
如今,当和战友们坐在一起,谈起三十多年前在部队和团长逄洪斌的那些往事时,内心也会禁不住发出这样的感慨:逄团长当年看似一个不经意的做法,竟改变了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