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本是寻找诗和远方,如今却变成了社交货币。
为了追赶爆款景点,不少人开启了朋友圈打卡模式,却在长长的景点清单中,发现自己像个流水线上的旅行工具人,心好累啊!
不禁问自己:这样的旅行,究竟是为了谁?
有人说:真正的旅行,应该是一次心灵的冒险。而我们的旅行,却成了一场数据竞赛:多少个城市,多少张照片,多少个点赞。
01
"速食旅行没有意义喂饱不了虚荣的胃口"
我们都是社交时代的旅行者,过着表面精彩实则疲惫的旅程:
凌晨四点起床赶日出,却只为了拍一张朋友圈封面;排队三小时打卡网红店,却只尝一口就走;花式摆拍寻找完美角度,却忘了用眼睛记住眼前的风景;深夜躺在酒店床上,疲惫地修图配文,生怕错过最佳发圈时间.
按理说旅行该是一件快乐的事,却在某个旅途的深夜,突然觉得自己像个流浪的内容创作者,于是你决定放慢脚步,去寻找"真正的风景"。
不过事实是:
你以为逃离了打卡式旅行就能找到诗意,却发现自己早已不会好好旅行。本想静静发呆看看云卷云舒,手却不自觉地掏出手机,开始搜索"小众景点打卡攻略"。
在这个人人都是旅行家的时代,你一路寻找旅行的意义:
以为能放空自我,却一直在焦虑自己的镜头下错过了什么;
以为能遇见不一样的人生,却发现每个景点都是相同的姿势和表情;
以为能收获独特的记忆,却只剩下手机里堆积如山的照片,甚至记不清是哪一年拍的。
02
"速食旅行没有意义看不见生活的况味"
知乎上有个很火的提问:“为啥现在的旅行越来越没法让人提起兴致呢?”
有个高赞回答说:"因为我们总是在消费目的地,而不是在体验人生。
有个老头,开茶馆开了40年,每天就坐在街角那儿,瞧着各种各样的人进进出出。有人问他:“你不觉得天天待在一个地儿挺无聊的吗?”
老者面带笑意道:“你瞧见的是同一个地儿,我瞧见的却是不停流转的世间万象。有的人在这儿相逢,有的人在这儿分别,有的人默默流泪,有的人纵情欢笑。这哪儿能说是同一个地方呀?”
而我们呢?走过那么多地方,却总是在寻找同样的东西:最适合拍照的机位,最上镜的表情,最容易被点赞的标题.
你站在长城上发愁取景角度,却错过了关口古砖上的历史沧桑;你在丽江古城里找寻网红店打卡,却忽略了街角老人的一盏清茶;你在云南蹲着拍油菜花,却没听见身后老乡讲述的春耕故事。
03
"旅行的意义在路上也在心上"
真正的风景,往往藏在镜头之外。
有个75岁的老奶奶,每年都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游玩。她既不赶着去看那些有名的景点,也不忙着去拍照留念,就只是安静地坐在街边的长椅上,默默地看着当地的人们进进出出。
有人问她:"您看什么呢?
她说看看生活呗。每个城市都有着它自己的生活模式呢,有的人过得很优雅从容,有的人走得特别快就像在疾步如飞一样,他们的形形色色仿佛让我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换一个角度他们就是我自己的回忆。
年轻的我们呢?
急着去下一个景点,却忘了在街角的咖啡馆小坐;忙着拍完美照片,却错过了夕阳西下的瞬间;赶着打卡网红店,却没尝出当地小面馆的烟火气。
结语:
有人会说,60岁以下的人出去旅游不都是这样吗?
确实,包括早些年我自己出去旅行也是这样,一个景点一个景点的赶,好像只要去过就是来旅游了。
但是回家托着疲惫的身体躺在床上翻看挑选照片的时候,发现很多地方只是拍了照片,想不起来当时的任何体验,甚至有些景区的名字还得重新翻看攻略才能想起来这张照片是在哪拍的。
比起朋友圈的点赞,比起打卡清单的长度,我更倾向于用心在路上,触达灵魂的风景才能让你记的更久,更有下次出去的动力。
否则,回来之后模糊的记忆和空空的余额,可能很久都不会有下一次了。
你们认为旅行应该是什么样呢?
【声明】:文章均由所见所闻加入个人观点撰写,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勿过分解读。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涉及版权、人物侵权等,请及时联系我,将第一时间修改完善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