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邀》凭什么活过100期 ?
职场
2024-11-20 17:03
北京
在为100期特别举办的「创造自己的时间」线下活动分享环节中,许知远用“莫名其妙”形容自己此时此刻的感受。他回忆起刚创业那会自己的狼狈,谈起现《十三邀》总监制、腾讯视频副总编辑李伦找他参与一档节目,形式是见他想见的人,聊他想聊的问题,这解救了当时焦头烂额的许知远。他兴奋地直接在白纸上列了一长串的名字,制片人朱凌卿看到名单觉得“简直是十三不靠”,于是有了“十三邀”这个名字。用许知远的话来说,很多时候《十三邀》都是这样一种非常即兴的反应,所有人都不知道这种即兴会通向什么地方,会走多远。在吃饭的饭桌上、在一个无聊的午后、在工厂的某个瞬间…8年过去,我们还在看《十三邀》。它变得越来越出圈。在一个越来越两极化的世界,语言越来越激烈的时刻,我们尝试探讨《十三邀》为什么能走到100期?
与所有抢着破圈,恨不得抢占每一位观众心智的节目不同,整个《十三邀》的核心是建立在以许知远个人视角与好奇心进行的探索,“偏见”作为节目创作初期有一些自嘲的说法,成为了节目的符号之一。这种鲜明的个人色彩和许知远身上自带的某种「矛盾性」让不同观众对节目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和理解角度。这在节目早期会显得格外明显。十三邀×马东
而细心的观众会发现,随着节目的延伸,这种“偏见”在不断弱化,甚至到了第七、第八季的片头文案中几乎已经完全看不到任何偏见露出了。这背后,《十三邀》虽然有许知远鲜明的个人风格,但节目也有每一季的核心理念。比如,第六季对应2021年底整体社会情绪复杂的背景,希望传达一些更能安顿大众的内容和思考;到了第七季,节目本身从制作层面更侧重纪实,寻求与现实的连接。最新的第八季,则突出节目在探索世界的同时,开始更多关注个体关系。十三邀×林小英
赶在100期,我们也做了一个小范围的调查。总结起来,现在在看《十三邀》的观众,大概有以下几类潜在需求:杂乱的信息、过分新鲜的东西和功利化的内容会带来广阔,但也让人变得轻浮和缺乏专注力,大家开始意识到即便媒介更换,时代情绪变化,深度的思考和广阔的知识面仍然有用;通过受访者不同的人生、经历、情感,去理解复杂的世界,折射自己,治愈自己;尝试保持和时代的对话,谋求自己怎么在这样的时代不被吞没,寻找自己的身份。第一点更像是早期《十三邀》的特点,有鲜明的许知远所渴望的高度智力性、深度性、思考性,也更自我。后两点背后是《十三邀》开始寻求和大众更多的共鸣,增加了对社会性的关注和对现实议题的探讨,也提供了更多细腻的情感价值。十三邀×陈年喜
许知远在交流中说:有时候,人会意识到自己出了某些问题,掉入到某种窠臼和机制中。触点太多,又让人陷入一种迟钝和防守。想冲浪又冲不起来,就会想怎么把自己重新扔到这个世界里面去。这让我们想起采访中,一位观众所表达的:有时候,我会觉得看《十三邀》就是自己对现实世界的某种制衡,即便周遭依然无法改变,自己过得不如意,至少能够在节目中透口气。当然,8年时间,总会有人因为各种缘由离去。但也有大批新的受众被节目吸引。现实交流、平等语言、注重关系、弥合彼此,让如今的《十三邀》击中了当下受众躁动、不安、想要冲破一切的心。告诉大家不要轻易被什么东西捆住,要弄清楚自己到底相信什么。在和广告门的交流中,《十三邀》幕后制作团队——腾讯视频尤里卡工作室用“稳定感”表达这样的关系。
当大家在不经意间刷到《十三邀》,被只言片语打动,所有人就是一张无边无际的共同体,以一种意外的方式相遇,以即兴却深沉方式的层层连接。这或许才是《十三邀》走到100期的时代原因。而视频专栏内容一直是《十三邀》的节目原则,这背后谈话类节目又经历了怎样的时代变迁?
以许知远个人视角为核心的视频专栏一直是《十三邀》的大原则。从大类型上,它是一档访谈类节目。而《十三邀》诞生的2016年前后恰恰是访谈类节目式微期:2017年,《锵锵三人行》停播。这档看起来就像是三个人坐在茶馆里,喝着茶,讨论热点、闲聊八卦,七嘴八舌间品出点人生道理和哲学意思的访谈类节目曾经是一代人的回忆。《锵锵三人行》
2016年,《康熙来了》停播。严格意义上它或许不算谈话类节目,但其通过难以模仿的语言方式还原明星普通人的一面,和明星玩在一起,与他们探讨普通人每天都在经历的生老病死、吃喝拉撒等的故事,塑造了很多对话名场面。《康熙来了》
那个阶段,从《锵锵三人行》、《康熙来了》,到其他谈话类节目或多或少都遭遇内容要正确,不能乱开玩笑,注意尺度的挑战。再靠刺激性激发收视率显然行不通了。同质化、模式化、套路化必然让节目失去吸引力。而互联网的飞速崛起和网综在2014年的横空出世加速了包括谈话类节目在内的台综的整体式微。但一切并非都是坏事,网综所代表的新锐、颠覆、包容、开放激发了综艺节目开发、制作和人们观看综艺节目方式的改变,传统电视人才迁移到互联网平台,平台给到的资源和支持更多,客户的预算也更充足,再加之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访谈类节目等虽然处在低谷,但回看起来那个阶段更像是黎明前的蛰伏期。就像许知远所表达的:世界本质是一场无尽的谈话。谈话类节目的受众和市场的需求其实一直都在。无论是早些年新周刊的调查中,56%的观众认为《锵锵三人行》影响了他们在生活中的谈话风格,《锵锵三人行》改变了一个市井小民,一个屌丝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是人们一直津津乐道《康熙来了》中的主持和嘉宾太会聊天,每句话都带梗,嬉笑怒骂中直戳内心,都仿佛不断催促着全新谈话类节目的出现。在许知远的分享中,他提到:在现代科技,宏大的概念主义对大众产生巨大影响前,人和人的交往是仿佛面前有一张圆桌,大家坐在一起,彼此交谈,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逐渐相识,成为朋友。突然,那张桌子被抬走,共享感和安全感随之消失。看起来,人们似乎可以更自由地在各种渠道发言,但参与感降低,个体孤立感愈发明显。贾樟柯也谈到:公共生活中那种焦点讨论的热情在减弱,大家被分众了,每个人在某一个社群里生活。某种意义上,《十三邀》、《圆桌派》等网络谈话类节目可以走进更多大众视野,不断长红,是它们顺应了市场对谈话节目的持续需要,重建了对话,并在互联网语境下,尝试满足“网生一代”年轻人群的需求。谈话+短视频,谈话+真人秀,谈话+纪录片,包括近些年火热的播客,其实是访谈+音频。这些节目背靠互联网背景,保留谈话类节目的谈话属性,融合其他综艺节目在创作模式上的优势,给大众带来新的体验。十三邀×李景亮
以叙事举例,面对「新媒体所带来的媒体变化」这样的老话题,腾讯视频副总编辑、《十三邀》总监制李伦觉得大家更多聊得还是技术层面的事,却忽略了一些更值得深思的事,比如:电影的公共收看、客厅三五个人的收看、B站上的社群收看与自己拿着手机的收看,在内容上、叙事上到底有什么不同?而不同场景下,大家彼此间的交流和叙事节奏,是不是在发生变化?对于一些从导演层面预设观众可以沉浸的、反复的、不断暂停观看的内容,是不是带来了新的交互状态和叙事节奏?这也在《十三邀》中有所体现。虽然《十三邀》的定位是个人专栏,但视频化的深度内容,让观众有了更多参与的需求,特别是随着“偏见”的减弱,更多观众从“理解”的立场看节目,并从中满足自我对于思想、知识、共情、治愈的需要。为了满足这种真实性和代入感,在具体拍摄、节目场景、后期剪辑中,都有新的要求。这中间,也会带来对于节目表达方式、发起人语言体系的探讨。与许知远不同,从《锵锵三人行》到《圆桌派》,窦文涛的谈话方式是贫,话特多,不管有没有嘉宾,一人就能说半天,大大咧咧,好在他说得特别好,特别会说,能挑事,也能当和事佬。至于大家说的对不对,并不是节目严格追求,更多还是在热点发生时先把各种可能性放在观众面前。整个谈话中,透着一股小老百姓在闲聊中,对真相的追求和身上的一点点血性和理性。这是窦文涛的语言体系,也注定了他和《锵锵三人行》、《圆桌派》的共生关系。回到许知远。他是一个作家,是《十三邀》这个“个人专栏”的作者,整个节目就是从他的角度出发,他很自我,愿意表达自己的思想,愿意发问。这中间自然形成许知远式的发问方式和他自己的语言风格。大家则跟随他对世界的认识和探索,打开真实世界,开阔视野,建立常识,形成交流,进而找到真正的自己。许知远曾说自己是个笨拙的发问者,很多人也的确在早些时候并不接受他的谈话方式,甚至揪着他在节目里的尴尬时刻不放。但随着更多人在潜意识里发现自己和许知远有着同样的笨拙之处,而且都在尝试理解一个更复杂的时代,并开始接受这种交流中的尴尬时刻,更接受许知远,也更喜欢《十三邀》中的交流方式。这是许知远的语言体系,依然笨拙,也很即兴,但却呈现出另一种深沉的平等。这背后是谈话类节目在影像叙事方式和内容制作观念上的变化,观众希望看到更完整的故事,更真实的关系,而不仅是窦文涛、许知远和嘉宾的对谈,不是一档策划好的、有台本的节目。被访问者的状态被暴露的越真实,对话越自然发生,越会降低观众接受的门槛,让关系更被看清,让交流自然发生。哪怕因为条件所限无法还原,也会尽量回避人造的场景和舞台感,尽量让场景为对话和话题服务。而这种对话空间感的丰富,也是对叙事方式、内容制作观念的突破。
除了那个阶段,谈话类节目整体式微。腾讯视频尤里卡工作室也向广告门坦言,文化类节目整体的商业化都要更难一些。因为受众不如大众娱乐节目多,商业展示和植入空间也先天受限。为了不影响大家对于内容的观看感受,通常需要在内容和商业展示与植入上做大量的平衡;另外,文化类节目也较难有显著且及时的“带货”能力,这也让以实际销售效果为目标的品牌不会优先选择这样的内容。简单说,和《十三邀》合作的品牌,都不太可能有“立竿见影”的商业效果,更多是与《十三邀》一起,在保持节目调性的同时,探索品牌文化的边界和品牌内容的多元化表达。第一季:福特
第二季:奔驰
第三-第五季:雷克萨斯
可换个角度,近几季,和《十三邀》合作的品牌大多可以持续多季,也是对节目调性、选题话题度、内容品质的认可。但一档每季期数如此之多、制作体量如此之大的文化类节目在这个时代是离不开商业客户支持的,商业上的合作紧密度和可能性依然是摆在《十三邀》面前,决定它未来能走多远的重要因素。这中间,许知远不断放大的商业价值,不仅让他更多在综艺、广告和各种商业活动中抛头露面,也间接拉动了和他共生的《十三邀》节目和《十三邀》IP的商业想象力。许知远说:有时候,人会意识到自己出了某些问题,掉入到某种窠臼和机制中。触点太多,又让人陷入一种迟钝和防守。想冲浪又冲不起来,就会想怎么把自己重新扔到这个世界里面去。这句话似乎正是谈话类节目的价值浓缩。从带着偏见到尝试理解,从感情的抵抗到理性和多视角看待这个世界,从确认自我到更新自我,是过去8年里,许知远的成长,也是《十三邀》带给我们的。而这也是谈话类节目在这个时代依然存在并将继续存在的价值所在。毕竟,世界是一场无尽的谈话,我们要创造自己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