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小江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4-10-1
页数: 204
定价: 68.00
装帧: 精装
丛书: 乾·坤:性别研究文史文献集萃系列丛书
ISBN: 9787569545555
历史,可以有两种认识:一是客观之在,可追,不可及,女人和男人一样共存于历史之中,两性的社会性别征候主要体现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族群的性别制度中;另一是史家笔下记录的历史,毋庸讳言,它一直是由男性主导并以男性为中心,与父权制的生成和成熟是共时同步的。今天,在女性主义的推动下,历史和史学的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妇女史以斗士的姿态当仁不让地站在史学革新的前沿阵地,是先驱,也是主力军。性别的历史随之进入史家的视野,不仅被看作一种新方法和新视角,也可能成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自此,历史研究再也不能忽视女性和性别因素,发掘或重新认识历史上的性别制度,已然成为全面认识人类文明史的重要内容。
本书以《史学的性别》为名,旨在新史学的光照下下揭示历史研究中长期存在的性别盲区或误区,抛砖引玉,点到即止。
首先是史家的身份问题。直到 20 世纪中期,各国历代史家几乎都 是男性,中国可谓之最(时间最长,人数最多)。男性本身并不是问题, 问题出在性别身份可能造成的单一视角,难免对女性的历史之在产生 疏漏和误读。本书评介的 8 本书中,其 7 位作者有 5 位是女史,包括 2 位男性学者在内,凭借杰出的史家风范和深厚的史学功底,在弥补历史缺憾、校正性别偏差的同时,有意警惕和防止另一种(女性主义) 性别立场可能造成的僭越和误判。
其次是大历史观问题。从哲学角度看,历史研究的对象是整个人 类社会(包括女人)曾经的过去。漫长的父权制社会中,“女从男” 的人身归属直接影响了史家对“人类”这一概念的认识,下意识会 将男性社会和男人主导的世界看作人类历史的代表,将“他的故事” (history)想当然地认作全人类的历史。迄今为止,所有记录在案的史书和历史故事都难免因为对女性的疏忽和遗漏留下历史性的缺憾,需要审慎存疑和逐一辨析才有可能趋于完善。
三是价值观问题。什么值得被史家记录?“芳名垂汗青,千载永 不灭。”曾经,史册主要记录帝王 将相及改朝换代,权贵和社会精英因此成为历史舞台上的主角。作为群体的女性久未载于史册,这不仅与性别制度有关,也有关女性生活及其人生事项,因其多半关乎日常生活而无关江山社稷,而被史家认定“没有价值”,不被记录。
四是文献的性别偏颇。历史,也是史料学,史料是历史研究的根基。由于女性少被史册记录,直到今天,档案库中的文献和博物馆里的藏品都难以避免地存在着严重的性别偏颇。记录女性生活的史料一直非常有限,即便有,也是散落在不同领域的边缘缝隙里,长久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史料就没有历史研究。怎么办?本书在“文献的性别” 名下提出“女性文献史观”这个新概念,以《从女性文献史观出发:〈奁史〉新解》为例深入讨论这一问题。
最后是研究方法和立场问题。这非常重要,却常常被忽视。方法, 原本应该是客观的,但是,女性主义作为一种全新方法很难做到客观, 单一的性别立场和片面化的视角常常不由自己。本书多处明确指出:女性主义史学的主要方法是批判,针对父权制难以撼动的社会根基, 批判的正面作用无可替代,秋风落叶,横扫史册,迅速拉开长久被遮 蔽的女性世界的帷幕;其弊,在它先天的意识形态品质,同以男性为 中心的历史观一样,单一的性别立场必然导致客观判断的错位,在起 点上就可能僭越生活常识,自觉不自觉地偏离了历史真相。因此,无 论史家个人的性别身份,自检和自律不可或缺。
李小江,女,国内性别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曾任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女性研究中心兼职教授。曾为美国东北大学历史系、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等院校特聘教授,为启动中国妇女学和性别研究做了大量奠基工作。著有《夏娃的探索》《性沟》《女性/性别的学术问题》等。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汇聚口述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口述史的理论、方法、技术与应用展开深入探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交流碰撞,研修班为口述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促进了口述史在不同领域的拓展应用、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展现了口述史在新时代的发展潜力与应用前景。同时,研修班将帮助学员深入认识与理解口述史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提升口述史研究和应用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一期)(7月26-28日)和第二期(8月16-18日)开班后,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在学员当中反响也相当不错。在各咨询群中,很多朋友希望能够开设线上课程,经初步考虑,拟于2024年12月和2025年1月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线上),将安排10讲,每周安排两次(周六和周日),每次时长大约2小时。
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考核合格者,由中国人民大学颁发《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结业证书(第三期,线上)》,证书统一编号,可登陆中国人民大学终身学习服务平台查询。
扫码加入微信交流群,了解最新口述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