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预告|科大卫:文献与田野:历史人类学的经验

学术   2024-11-13 10:07   北京  



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创设“联结”学术活动主题,下设跨学科系列讲座与“联结·沙龙”等学术活动,以“联结学科,激活思想”为宗旨,致力于推动不同学科交流合作,推进跨学科交叉融合与思想碰撞。正值中山大学百年校庆之际,高研院策划了“高研·百年校庆”系列活动,“联结·沙龙”第30期将由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科大卫主讲“文献与田野:历史人类学的经验




文献与田野:

历史人类学的经验


时 间:2024年11月14日(周四)15:00 

地 点中山大学南校园伦敦会屋316栋

引言人:科大卫

     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

与谈人:陈明明

     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特邀访问教授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林月惠
     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特邀访问教授
     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
     李政
     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特邀访问教授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西亚系教授
     王论跃
     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特邀访问教授
     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文系中国思想史教授
     Susan H. Whiting
     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特邀访问教授
     华盛顿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崔丽弦
     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特邀访问青年学者
     上海纽约大学心理学副教授、纽约大学全球特聘副教授
     谢晓辉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内容提要

历史学者惯于用文献,人类学者长于跑田野,历史人类学希望沟通这两套方法。这一旨趣引申出以下问题:怎样可以以跑田野的眼光去阅读文献?从现存的田野如何得见层累其上的历史?我相信答案不在于从文献内寻找田野的内容或者在田野中搜集文献的留存;尽管在识字的社会,文献就是社会的一个部分。我相信答案在于了解文献也产生于田野,所以了解文献产生的田野才可以了解文献。我也相信田野存留很多历史的讯息:包括记忆(不等同“口述历史”!)、礼仪、建筑、生态等等。在这个报告中,我希望可以分享一点经验。



引言人介绍

科大卫,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荣休教授,普林斯顿大学博士,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荣休院士。曾任教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英国牛津大学。长期致力于历史人类学研究,曾经主持香港特别行政区卓越学科领域计划“中国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协作研究金项目“重构西江:明清帝国的建构与土著社会的演变”等重大项目。主要著作有《皇帝与祖宗:华南的国家与宗族》《近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明清社会和礼仪》等。



参加须知

本次沙龙面向师生开放,由于场地限制,请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填写报名信息,我们将在11月14日10:00前发送报名结果至所填写的邮箱。请尊重版权,请勿录音、录像或以任何形式在未经许可的媒介传播。





海报:林炜斌

初审:潘   悦

审核:区瑞珍

审核发布:谢   湜


转载自“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汇聚口述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口述史的理论、方法、技术与应用展开深入探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交流碰撞,研修班为口述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促进了口述史在不同领域的拓展应用、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展现了口述史在新时代的发展潜力与应用前景。同时,研修班将帮助学员深入认识与理解口述史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提升口述史研究和应用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一期)(7月26-28日)和第二期(8月16-18日)开班后,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在学员当中反响也相当不错。在各咨询群中,很多朋友希望能够开设线上课程,经初步考虑,拟于2024年12月和2025年1月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线上),将安排10讲,每周安排两次(周六和周日),每次时长大约2小时。


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考核合格者,由中国人民大学颁发《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结业证书(第三期,线上)》,证书统一编号,可登陆中国人民大学终身学习服务平台查询。



扫码加入微信交流群,了解最新口述史资讯:





口述历史
本号致力于传播与介绍有关口述史学、医疗史与全球史的相关学术信息。联系电邮:yangxiangyinwzu@126.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