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论文理论基础的五个快捷方法

学术   2024-11-08 21:02   山东  

 这是 科研写作研究所 的第 3387 篇原创文章 

关于科研写作研究所

“科研写作研究所”公众号由国高集团科研写作研究院主办,是国内人文社科领域专业和有影响力的科研写作研究与教育平台。公司现为教育部高教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单位、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立项单位、人社部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实验基地“论文写作指导”师资职业课程证书和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COSE项目“论文写作能力”学生技能课程招生服务机构。自2012年成立以来,我们已经为国内10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500多万中青年教师/科研人员以及硕博研究生/本科生提供服务。



学术论文需要体现学理性。简单地说,“学理性”就是“理论性”。但是,很多作者在实际写作时,不知道怎么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专业理论,导致论文缺少学理性,进而影响论文投稿与发表。那么,如何才能找到需要的专业理论?这里为大家提供五个操作步骤,并选取两篇已发表C刊论文作为案例,通过还原论文作者的实际思考过程,现场演示寻找专业理论的具体操作。


一、明确研究目的:你为了“什么”而寻找理论


写论文需要理论。不过,为了找到理论,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并不是直接就去寻找理论,而要首先问自己为了“什么”而寻找理论。有的人会说,为了写论文而寻找理论啊。其实,我们想问的不是这个,而是——你找理论,是准备让它在论文中发挥什么作用?这就涉及“什么是理论”,或者说理论的构成。社会理论包括概念、概念与概念间的关系,以及说明该关系的因果机制或理由。相应地,理论就可以划分为相关性理论、解释性理论、规范性理论等几种类型。如果你寻找理论是为了提出研究假设,那么,就应重点关注相关性理论,它阐述的正是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你是为了搞清“为什么”,那么,就应当寻找解释性理论,从而发现研究对象的原因和理由。如果你想在论文中指出“怎么做”,那么就要关注解释性理论和规范性理论,它们都会为你提供一个“应该怎样”的理论解释框架。


只有带着研究目的,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寻找理论,你才可能在“问题意识”的驱动下,时刻聚焦自己的注意力,重点关注自己实际需要的特定类型的理论。当然,尽管我们在这里把理论划分为相关性理论、解释性理论和规范性理论,但实际存在的理论可能并不像上述分类这样泾渭分明,它们很可能缠绕在一起,同时包含在一个理论里。这个时候,我们更要明确自己的研究目的,灵活提取自己所需要的那些理论内容。


二、使用个体经验:审视研究问题,酝酿潜在理论的检索线索


明确了自己的研究目的,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寻找理论,接下来,就要发挥你的个体经验,用个体经验去审视你的研究问题。这样做,是为之后实际检索理论做准备。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去搜索引擎还是去专门的数据库检索理论,都需要首先确定检索词。检索什么词,取决于你的研究问题是什么。如何从研究问题中确定检索词?这就用到你的个体经验了。这里的“个体经验”既指你的学术积累,也包括你的生活经验。严格来说,“个体经验”也属于理论范畴。比如,你在之前的学术积累中已经接触到或使用过某个专业理论,那么,这个已经内化于心的专业理论,当然可以在之后的论文写作中继续使用,并可作为你思考其他新问题的理论线索。再如,即使你对专业理论一无所知,但是,生活常识或生活经验甚至直觉也可能告诉你,某个问题可以这样或那样思考。这些基于生活常识或生活经验而得到的朴素的问题思路,就属于默会理论。虽然此时你可能还不能用精准、专业的语言对其作出科学表述,但是,默会理论(来自生活)内部却隐含着正式理论(来自研究文献)的检索线索。


下面,我们用几篇已发表的C刊论文,还原论文作者的思考过程,展示一下如何使用个体经验审视研究问题,以便发现潜在理论的检索线索。先看第一篇,《独立自我“啬于人”,相依自我“啬于己”——为自己消费还是为他人消费与自我建构对储蓄和消费选择的影响》,这是一篇定量论文。假如你就是论文作者,你已经确定要研究“为自己消费还是为他人消费与自我建构对储蓄和消费选择的影响”这个问题,而且是做定量研究,那么就要考虑寻找理论提出研究假设。这个时候,使用个体经验审视研究问题,发现潜在理论的检索线索,其实就是凭借直觉从研究问题中提炼主题词,比如“消费”“自我建构”“储蓄”等。这些主题词,就是我们下一步检索文献的备用线索。


再如,《“混”:一个本土概念的社会学探索》。这篇文章研究“混”这个社会行为。寻找理论,是为了解释“混”这一现象何以产生。获取它的检索线索,要比上一篇复杂一些。从直觉上说,研究“混”,当然要把“混”作为检索线索。但是,我们又要想到:“混”这个单字,要比上一篇范文所研究的“消费”还要口语化。如果直接把它作为唯一的检索线索,可能我们实际检索时,得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比如,可能检索出一些诸如“混合”“混淆”等跟“混”这个字相关,但又不是我们所想要的那个“混”的有效信息。所以,我们要继续用个体经验审视研究问题。说到“混”,我们可能想到“混日子”“混社会”“混吃混喝”等生活用语。这些用语,表达的是一种“游戏人生”“得过且过”“无所谓,爱咋咋滴”之类的意思。但是,“得过且过”“无所谓,爱咋咋滴”之类的表达过于口语化,不算书面语言,“游戏人生”四个字也不太可能是个理论名称,那么,我们先只保留“游戏”二字,作为下一步检索的线索。另外,我们这里用“游戏”指代“混”,实际上是表达了一种“隐喻”或“象征”,因此,也把“隐喻”一词作为下一步的检索线索。


三、建立概念关联:用“经验解释”+“问题主题词”组合检索潜在理论


《社会科学研究:从思维开始》一书提到,通过联接概念,思维和理论得以发展。理论就是一套相互关联的命题。构成理论的命题,是由概念以及概念间的联接或关系构成。一旦得到检验,出现了新关系,理论就建构出来了。按照这样的理解,为了寻找理论,我们就需要建立概念关联,使用组合策略进行检索。这里的“概念”就是我们上一步所用到的“个体经验解释”以及问题主题词。下面,我们实际检索一下。


先看第一篇,《独立自我“啬于人”,相依自我“啬于己”——为自己消费还是为他人消费与自我建构对储蓄和消费选择的影响》。我们上一步初步确定的检索线索是“消费”“储蓄”“自我建构”,这时就可以将其自由组合进行检索。比如,在中国知网“高级检索”页面,选择“篇名”,同时检索“消费”+“储蓄”。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们是模拟论文作者的思考过程,而作者这篇论文发表于2016年6月。因此,为了让思考过程模拟得更真实,我们只能从2016年6月之前的文献中去检索,比如将年份限定为2015年。在中国知网“高级检索”页面,以“篇名”检索“消费”+“储蓄”,得到如下检索结果(下图)。非常巧合的是,从篇名上看,文献6正好研究“储蓄”“消费”“自我建构”之间的关系,我们把它下载下来备用。



再看作为案例的第二篇论文《“混”:一个本土概念的社会学探索》,我们从其研究问题中,初步获取的检索线索是“游戏”“隐喻”。这篇论文发表于2015年3月,同样,我们只考虑在此时间之前已经存在那些文献,比如将限定范围限定为2013年和2014年。先按“游戏”+“隐喻”建立概念关联,进行组合检索。再按“游戏”+“理论”进行篇名检索,之所以带上“理论”二字,是因为,这样检索更可能检索到直接包含“游戏理论”的文献。检索结果如下(下图),浏览篇名,我们初步选定红框内的这些文献,并把它们下载下来备用。当然,有些文献的层次可能不高,但这不是我们考虑的重点。如果对文献层次有顾虑,可以在中国知网“高级检索”页面,对“来源类别”做出勾选。



四、衡量并筛选:确认备选理论所解决的研究问题与你的问题有无关联


文献下载完毕,我们就要判断所下载的这些文献质量如何。比如,它们是不是真的把我们所需要的那些理论阐述得比较到位;这些文献使用该理论所解决的问题,与你的研究问题有无相似性。只有文献把理论阐述得相对具体,才方便我们借助这些文献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只有这些文献使用该理论所解决的问题,与你的研究问题存在关联,你才可能将这些理论迁移运用到自己的论文中。


先看围绕“消费”“储蓄”“自我建构”检索到的那篇文献,即《产品地位与自我建构对储蓄和消费选择的影响研究》。这篇文献的“二、理论背景及研究假设”部分,围绕四个方面做了理论梳理。为了叙述方便,帮助读者看清该文献的写作逻辑,我们先对其研究问题中的变量进行编号,即产品地位(A)与自我建构(B)对储蓄(C)和消费选择(D)的影响研究。作者梳理的四方面理论,分别是“地位与储蓄和消费的选择”,即A+CD;“自我建构与储蓄和消费的选择”,即B+CD;“产品地位与自我建构对储蓄和消费选择的影响”,即AB+CD;中介效应(暂称之为X)。可以看到,作者围绕上述四方面对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


这四方面实际所放的文献引用,完全可以继续用到我们的那个研究问题中,即两篇论文的研究问题存在较大的关联。而且这四方面理论,也为我们自己研究假设的提出提供了一个参考框架。我们研究的是“为自己消费(A)还是为他人消费(B)与自我建构(C)对储蓄(D)和消费选择(E)的影响”,模仿上文研究假设的框架,我们的研究假设至少需要涉及:自我建构对储蓄和消费选择的影响,即C+DE;为自己消费还是为他人消费对自我建构个体储蓄和消费选择的影响,即AB+CDE;中介效应,即X;“自我建构”即C,作为一个专门理论,也可以单独写一条。


再看围绕“游戏”“隐喻”“理论”等检索得到文献。我们要研究的是,社会上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在“混”?在检索到的多篇文章中,有的因为对“游戏理论”的阐述过于粗略或零碎而被舍弃,比如《游戏理论与幼儿教育实践探究》和《基于游戏理论的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结合研究》,有的因为与我们的研究问题关联不大、不便迁移而被舍弃,比如,《战争游戏——解读20世纪早中期英国玩具折射的社会隐喻》。剩下的几篇文献,比如《“游戏”背后的多重隐喻——对胡适<西游记>“游戏”说的新解释》和《“游戏”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的启示》,进入继续考察的流程。前者曾“游戏理论”的代表人物——约翰·赫伊津哈,以及游戏的规则、游戏的特征,后者则提到游戏的合目的性。据此,我们可以对“游戏理论”产生一个直观的认识。从广义说上,上面两篇文献所研究的胡适关于《西游记》的“游戏说”、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等都属于文化现象,它们本质上与我们要研究的“混”这一社会现象并无本质区别,它们都强调人际交往的规则、合目的性,具备用“游戏”理论进行解释的可能。


五、迁移并检验:将筛选的理论迁移到你的研究场景,确认其可移植性


找到潜在理论后,紧接着就要把该理论迁移到自己的研究情境中,确认其是否能顺利移植到自己的文章中。若能,则说明我们完成了对理论的寻找。如不能,我们需要分析为什么不能,哪个地方出现了“移植排异”,并针对“排异”之处,退回到之前的操作步骤继续寻找更契合的理论。对于作为范例的第一篇论文来说,其实操作到第四步,我们就已经能确认检索得到的那篇文献所提及的理论内容,完全能移植到“为自己消费还是为他人消费与自我建构对储蓄和消费选择的影响”这一研究情境中。相对复杂的是第二篇范例,所以,我们着重演示第二篇范例的迁移和检验过程。


按照之前找到的那些文献中的“游戏理论”,似乎这个理论说的都是游戏的积极一面。比如,在游戏的规则和目的方面,该理论认为,“陌生的游戏规则又使我们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和可能性,我们参与到一种对世界以及我们自身的可能性的超越之中,只有不断超越自己,游戏才能进行下去,游戏的趣味才能持续显现,由此,我们被游戏卷入其中”。显然,从字面意思看,我们看不到任何跟“混”相关的游戏的负面意义。


此时,我们不妨发挥做发散思考。一方面,我们承认“混”所指向那些领域,原本是正当的,是允许存在的,而且“混”这个游戏存在正当的目的和正当的规则。只是进入游戏的那些游戏者即“混”的人,各自的资质各异。有的人能在正当规则下实现自己的目的,不断超越自己,实现更高追求。有的人不能在正当规则下正常实现目的,只能依附于不正当的规则比如潜规则,去实现自己的目的。尽管相比正当规则,潜规则是拿不到台面上的,不便公开谈论。但是,对那些熟练运用“潜规则”的游戏者来说,他们确实能在遵守潜规则的行动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实现自己更高的目的。


比如“混社会”,虽然不值得提倡,但它说到底,也不过是指一个人的谋生。谋生,每个人都需要。只不过,有的人能在“游戏”中通过正当的规则(合法的劳动与付出)过上好日子,有的人因为自身禀赋不够或本身好逸恶劳,使得正当的谋生手段不适用这些人,于是这些游戏者便通过“歪门邪道”去遵守另一套谋生的游戏规则,实现自己的生活目的。尽管手段可能不光彩,但从“合目的性”的角度看,他们的确在游戏里实现了“超越”。



至此,我们依托原有的游戏理论,讲述了一个有关“混”的理论故事,构建了一个游戏象限,完成了对原有游戏理论的迁移和检验,并把它作为自己解释“混”这一问题的理论框架。上图展示的是,论文作者从理论层面实际归纳的四种游戏类型。这也提醒我们,寻找理论时,并不是所有时候都像“提出假设”那样,可以找到直接可用的各种变量。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在既有理论基础上,继续思考,把原有理由与自己的研究情境相结合,创造性地构建出一个新的解释框架。


作者:刘小华(科研写作研究所编教研总监)
请尊重原创,未经许可,拒绝转载

科研写作研究所
人社部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实验基地“论文写作指导”课程考试招生培训机构,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COSE项目“论文写作能力”课程招生服务机构,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立项企业,百万博士青椒科研写作实训基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