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选题的来源,无外乎两种情况:理论概念与实践现象。其中“理论概念”是指,我们对意义世界的理论抽象,它是靠研究者的理性推理或逻辑分析从其所处的各个学科、专业领域中找出来的;“实践现象”是指,我们对现实世界的感性认知,它是靠研究者的感性因素在现实世界的实践现象中发现的。基于上述两种情况,便衍生出了理论的实践化、理论的理论化与实践的理论化三种选题逻辑。但前两种理论层面的两种转化,对于很多作者来说存在难度。其中,“理论的理论化”相当于提出一个新的概念、理论,这对于大人物来说也非易事,于普通作者而言,可能性更小。“理论的实践化”在转换过程中若操作不当,很容易转化失败,脱离了实践,导致论文缺乏问题意识或是问题不清晰,因为它仍是漂浮在实践上的,在现实中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真实问题情境。因此,在这三者之间,对于普通作者而言,我们更提倡“实践的理论化”,这里的“实践”,与广大作者最直接相关的无异于工作和生活实践。因此,本文将就从工作生活经验中提炼研究问题的步骤展开详细解释,以为广大作者在选题的过程中提炼出一个明确、真实、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一、抓自己:问题的“制造者”与“相关者”
从现实角度来看,一切问题皆因人而起、因人而存在,这是基于人的主体性及认识的能动性而决定的。一方面,人作为有意识、有思维能力的主体,通过感知、思考和推理等认识活动来认识世界,从而产生对事物的问题和疑问,这也是源于作为个体的我们所具有的独特的认知能力和求知欲。再往大一点讲,正是由于人不断提出问题,并通过不懈的努力去寻求答案,进而才推动了知识的积累和文明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不仅发现了更多的问题,而且也不断地创造出新的问题。因此,要获取工作生活中的问题,首先需关注问题的制造者——人这一主体。另一方面,但如前所述,问题来源于个体的感知与思考,因此,在这一阶段,我们聚焦的“人”只能是我们自己,因为自己才是与问题最近的关联者,我们不能撇开自身实际身份去谈另一现实情境身份主体所面临的状况,这对我们来说,是脱离了真实情境的,因为我们对另一现实情境并不了解。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要写“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英语教师写出来的论文肯定会比非英语教师更具优势,因为前者能够将自己代入真实情境之中去写作,如此产出的论文才能更切中现实问题要害,更容易感染编辑或读者。以《大学英语词汇教学:问题与对策》(《外语电化教学》2020年第2期)、《大学英语语境法词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现代英语》2022年第20期)两篇同样是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选题方向的论文为例,前者作者为大学英语教师,而后者作者只是一名在读研究生。可想而知,如果没有任何教学经验,很难写出“英语词汇教学”中所存在的真实性问题。而后者的论文内容确实如此,只是陈述性地介绍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因为她没有处在那个英语词汇教学的现实情境上,所以便不能发觉其中存在什么问题。
二、写自己面临的事:问题产生的客观载体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而同时,意识又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人的意识不仅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在思维中构造一个现实中所没有的观念世界。从这一角度来说,在聚焦了“自己”之后,下一步便是要聚焦于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或者说经验。因为个人经验具有客观性与社会性。首先,个人经历和所面临的问题在个体层面上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是个人的生活经历、工作体验还是社会互动,这些都是在特定情境下发生的客观事件。因此,个人所面临的事实际上是客观存在的,能够成为研究问题的客观载体。其次,个人所面临的事往往具有普遍性或共性,即其他人也可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或问题。这种共性使得个人经验和观察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从而成为研究问题的客观基础。研究者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分析个人所面临的事情,探索其中蕴含的普遍规律或共同特征,从而产生具有广泛意义的研究问题。仍以上面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为例,“词汇教学”对于教师群体而言是真实存在的,且其是教学实施主体,而学生或是管理者是不能实施词汇教学这件事情的。因此,《大学英语词汇教学:问题与对策》一文作者便能发现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存在教学分离悖论、教学方法单一、重复频度不够等切中现实的问题。
三、给出自己对事的看法:问题的产生逻辑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看法”不是指以往我们在论文写作中的研究观点,而是自己对上面所提到的那件事的看法。比如,赞成还是反对?存在什么困惑?这是整个研究问题提炼过程的关键。因为单纯的“有人”“有事”还不足以构成一个“问题”,若只是停留于前两步,它其实只是止于对某一个事情或现象的描述层面。这也是当前很多作者在从工作生活经验中去提炼研究问题时,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尤其是做教学教改研究的教师群体而言,最为典型,因为他们经常会将其论文写成一个课程记录或是教案。到了这一步,我们其实需要对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的事情,给出自己的看法。这里“看法”的角度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此便也决定了问题产生的逻辑也是多维度的。
例如,可以是从“事实性”的角度去对发生的事情给出自己的“看法”:发生了什么?人们的行为是什么样的?更深入的事实问题是,社会冲突有哪些形式?社会组织怎样运作?社会关系结构是怎样的?有哪些变化?等等。如,《数字时代的“田螺姑娘”:家务数字化与女性劳动隐形化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24年第2期),作者从自身女性的角度,阐述了数字技术与智能设备让家务劳动摆脱了空间的束缚,呈现出线上化、灵活化、去身体化的新特征,但技术的中介性与劳动的离身性也将家务转化为一种隐形的数字化劳动,数字化家务增加了女性家务劳动与情感劳动的复杂程度,塑造了一种随时在线的劳动状态。也可以是从“解释性”角度去对发生的事情给出自己的“看法”:为什么会发生?原因是什么?更深入的解释可以是,某一社会事实或现象产生的动力、原因和条件是什么?它们的形成需要的因素有哪些?为何这些因素和该社会现象具有因果联系?对于该现象以往有哪些理论解释?为何这些解释不够有力,需要给出新的解释?如《迷失抑或救赎?——当代青年“求神拜佛”现象的群鉴、成因与对策》(《中国青年研究》2023年第9期),作者从自身青年的角度分析了青年“求神拜佛”现象的成因:“风险社会”里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青年时间焦虑与现实困境的叠加、“快文化”焦虑与寺庙“慢节奏”生活、社会转型期青年自塑与他塑的偏离。还可以是从“预测性”的角度去对发生的事情给出自己的“看法”:这件事情的未来的趋势估计怎样?可能有什么变化或持续性?导致的后果可能有哪些?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