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北京工商大学化工学院化学系主任、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
美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是人与人之间传递真善美的生命教育。在《艺术美育纵横谈》一书中,作者沈致隆通过古今中外艺术审美的实践及哈佛大学艺术教育的理论,阐明美育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
开发智力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任务,但对于美育为什么能开发智力,为什么有助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很多教育工作者并不清楚。近半个世纪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艺术心理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第一个自然阶段。艺术不存在严格的逻辑和标准答案,是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绝佳途径,具有不可替代的智力开发功能。对儿童这一阶段艺术活动天性的剥夺,就是人为地干涉和扭曲他们成长的自然过程,会对其心理造成伤害或使其智力产生缺陷。“左右脑分工理论”就是艺术活动主导的形象思维有助于想象力与创造力培育和发挥的科学证明。1993年美国加州大学欧文(Irvine)分校的戈登·肖教授,让大学生听莫扎特的《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后进行测验,发现大学生们的空间推理能力明显提高。同年,英国的《自然》杂志刊登了这一重大发现:听莫扎特的音乐可以增强大学生的三维空间分析能力,并将这一现象命名为“莫扎特效应”(MozartEffect)。1994年8月举行的美国心理学会第102次年会上,心理学家罗斯彻公布了她的实验结果:将19名上音乐课的学前儿童与14名不上音乐课的同班儿童相比,在8个月后,前者的空间智能有46%的提升,后者的空间智能仅有6%的提升。
科学教育应与艺术教育相结合
说到“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心得,我想以自己为例谈谈。我上小学时文科成绩很好,上初中后又爱上交响乐,开始学习演奏小提琴,却对数学、物理感到茫然,摸不到学习的方法,成绩不理想,故决定高中毕业后报考音乐学院。但随着小提琴演奏技巧的进步,学习乐队指挥的心得体会增多,才意识到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数理化的学习逐渐开窍。受益于古典音乐中所蕴含的逻辑、理性和哲学思考的启发,升入高中后我的数理化成绩在中西部省份的非重点中学拔了尖。最后,音乐学院没上成,却歪打正着地靠裸分被北京大学录取为理科专业的学生,开启了30多年的化学人生。古今中外,有很多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也有不少普通人的人生与艺术结下不解之缘。比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他数十年如一日献身杂交水稻科研的艰辛历程,国人永远不会忘记。但这位世界级伟大科学家的音乐人生,就少有人知道了。袁隆平一生除了科研,最爱的是音乐,他认为小提琴能演绎出最能触及灵魂深处的声音。音乐,特别是小提琴,几乎陪伴了他的一生。袁隆平购置第一把小提琴的时间是1953年。当时他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服从国家统一分配,到偏远落后的湘西雪峰山的安江农校任教。刚毕业就去艰苦的地方工作,母亲有些放心不下,但袁隆平安慰母亲说:“不怕,我年轻,还有小提琴陪伴我。”每到夜晚,在月光满地,蛙声不绝之时,袁隆平用琴声消解一天的疲劳,驱散远离亲人的孤独和寂寞。他的工作地点几乎都是在田间地头,时常满身泥土,在育种阶段他特别忙,工作不分白天黑夜,拉小提琴是他调整身心的重要方式。袁隆平之所以能取得骄人的科研成就,这跟他通过音乐来调剂生活不能说没有关系。他自己是这样说的:“倾听音乐,才能更好地领悟音乐,领悟音乐,才能更好地驾驭生活。”教育部的《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不但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非常重要的一份美育文件,更是建国75年来学校美育工作的一个里程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对加强美育使用“浸润”(soak)这个关键词,古今中外尚无先例。
至于如何发挥美育的“浸润”作用,《通知》中的三项要求说得很明确,令人耳目一新。其独特之处在于让人们对于需要接受美育和实施美育的对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过去,人们往往认为需要接受美育的对象是学生,而对学生实施美育的主体是学校音乐、美术、舞蹈等学科的教师。而《通知》提出需要接受美育并提高审美素养的对象,不仅有学校的全体学生,还包括学校各个学科的教师、学校各部门各层级的领导、教育系统的领导干部以及教育行政人员。实施美育的主体,也不仅仅是艺术学科的教师。其他学科的教师,无论文科的还是理科的,都要深入挖掘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自然学科中蕴含的审美要素,将艺术美、科学美、自然美、社会美都纳入审美的范畴,将美育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各方面,开展跨学科、跨专业的美育教学和教研,进而促使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相融合,也就是在整个教育系统形成“时时、处处、人人的美育育人环境”,从而真正发挥美育在学校的“浸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