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能力
学前儿童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
儿童并不是一张白纸,对于许多事物他们有自己的认识和概念。
例如,“钱”这个概念,尽管幼儿园在课程中没有正式教过,儿童对钱却并不陌生。
有人对5~6岁儿童对钱的理解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钱对年幼儿童来说并不是一个不熟悉或者不感兴趣的概念。
而且,儿童对钱这个话题十分感兴趣,因为他们在回答时没有任何犹豫也不需要提示。
对年幼儿童来说,钱的意义主要是功能性的——钱与买各种各样需要的商品相联系,对他们来说,钱很少涉及估价性与评价性(如好坏、精明或愚蠢、干净或肮脏)。
数学教学是幼儿园中开展的最主要的教学活动之一。这些教学活动的任务,就是帮助幼儿发展数学思维,并能尽快地掌握该年龄阶段所应当掌握的数学概念和与之相关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育蕴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可以借助许多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金钱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一些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儿童开始的理财教育,以致渗透到了有关少年儿童与钱财发生关系的一切环节之中。
在美国,理财教育被称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
让孩子学会赚钱、花钱、存钱、与人分享钱财、借钱和让钱增值为主要内容的理财教育已经融入少年儿童整个教育之中,使孩子生活在一种具有强烈理财意识的环境氛围之中,逐渐形成了善于理财的品质和能力。
这就为他们培养造就大批的优秀经济管理人才提供了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
在国内的幼儿园中,涉及钱币的教学活动比较少。在角色游戏中,也只是用雪花片来代替钱币,需要几元钱,就拿几片雪花片。
但雪花片并不是真正的钱币,不能体现金钱系统中的各种数量关系。
其实,金钱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蕴涵着许多简单的数量关系,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幼儿阶段所能够掌握的。
一方面,幼儿对钱币的认知,建立在其数概念发展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通过观察幼儿对钱币的运算与操作,可以检验幼儿对所涉及的数量关系是否已真正掌握。
根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青少年金钱观的萌芽期是在6岁以前,形成期在6~12岁,发展期是在12~18岁。
因此,对孩子的理财教育需要有计划、有节奏地引导和启发。
西方教育专家认为,对儿童应从3岁开始经济意识教育,之后,不同年龄孩子接受理财教育的重点都不相同:
●3岁时辨认钱币,认识币值、纸币和硬币;
●4岁学会用钱买简单的用品;
●5岁要明白钱是劳动得到的报酬,并正确进行钱货交换活动;
●6岁要能数较大数目的钱,开始学用攒钱器具,培养“自己的钱”的意识;
●7岁能观看商品价格标签,并和自己的钱比较,确认自己有无购买能力;
●8岁懂得在银行开户存钱,并想办法自己挣零花钱;
●9岁可制订简单的一周开销计划,购物时知道比较价格;
●10岁懂得每周节约一点钱,以便有大笔开销时使用;
●11岁要知道从电视广告中发现事实;
●12岁能够制订并执行两周开销计划,懂得正确使用一般银行业务中的术语;
●13岁至高中毕业这一阶段,要尝试进行股票、债券等投资活动以及商务、打工等赚钱实践。
有研究表明,儿童钱币认知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学前阶段。
学前儿童的钱币能力主要侧重于钱币辨认能力、钱币面值比较能力、初步的钱币应用能力和兑换能力。小学主要侧重钱币兑换能力的培养。
小班到中班阶段中,发展得最快的是幼儿的计算能力。发展速度仅次于计算能力的是幼儿关于钱币辨认的能力,发展较为平缓的是幼儿关于钱币面值比较的能力,发展最慢的是幼儿关于钱币兑换的能力。
可见在此阶段,幼儿发展的关键在于其计算能力。
在正向的计算尚未被完全掌握的情况下,要快速发展类似于钱币兑换这样的逆向计算能力是不现实的。
中班到大班阶段,发展最快的是幼儿关于钱币兑换的能力。
儿童从中班开始萌发了等价交换的意识,到了大班,已经有一半的儿童具备了初步的等价交换意识。
因为只有在正向计算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逆向计算能力才有可能快速发展。
此阶段中,幼儿关于钱币面值比较的能力继续平缓发展。而在前一阶段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幼儿关于钱币辨认的能力和各类计算力的发展有所减慢。
大班到小学一年级阶段钱币兑换能力继续长足发展,且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但其他各项能力的发展仍保持平衡态势。
钱币教育最好能从孩子3岁就开始。
儿童都喜欢数字,为什么不能利用钱币的数字,将钱币教育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这样数学教育和钱币教育都会更加有效。
而且,从认识钱币的数字开始,到钱币的辨认,还可以数会他们如何合理使用钱币,养成合理的消费、储蓄、捐助和理财习惯。
钱币能力的培养对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小衔接有很重要的意义。
从知识层面来说,孩子能够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能够对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进行大小比较,对同一面值的人民币进行简单的数量计算,从而将数学教学融入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
从情感层面上来说,钱币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自已学会使用钱币的快乐,体验父母挣钱的辛苦,学会感恩父母;通过理财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养成节俭的良好生活习惯;还可以通过鼓励孩子储蓄、捐助的形式,让孩子学会帮助别人、献爱心。
另外,钱币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孩子运用数学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比如,在超市里给孩子一定量的钱币,让孩子去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孩子需要判断自己的钱币是否足够,怎么用才是最省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