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讳言,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思维品质不佳,是基础教育的弊端。
学生思维品质究竟是如何败坏的,需要有冷静客观的分析,如果在这个问题上缺乏客观的态度,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应试教育的传统,专制文化的遗毒,社会的功利主义,都对学生的思维产生消极影响。这里仅具体地从阅读状况来观察。
过低的阅读量,狭窄的阅读面,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阅读量不足,诸事皆废。
中国社会在介绍名人治学成功经验时,用“博览群书”的频率远远要高于“独立思考”。这个“博览群书”是不是很难?
在古代,学富五车汗牛充栋,确实不容易,现今,无论书籍出版还是阅读方式,远比旧时代优越:印刷技术高度发达,书籍极其丰富,阅读方式空前便捷。
然而青少年的阅读量和阅读视野反而不及先前,不似早先的“没有书读”、“贫苦无助”,而是“有书不读”、“有书没法读”、“有书不想读”。
教育部中小学各科“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书目,数量并不算多,就连这样一个基本的阅读量,大部分学生无法达标。
以语文科为例,因为有应试的压力,对待扩展阅读,教师不积极;一些学校抓应试,连语文教科书的配套读本也不为学生订(更不用说“课外阅读”了),教师和学生手头只有一本语文教科书,一个学期“在一本教材中反复打滚”。
一些高校教授,对中小学课外阅读的状态一无所知,对学科素养的要求完全不了解,比如,有教授鼓吹“教什么就考什么”,“就考六本语文书”(他们连课改后的教科书格局也不了解)。
在把学生阅读局限在教科书范围内的同时,也把他们的思维死死地固定在一个框里。
教科书“不过是个例子”(叶圣陶语),熟知或背诵这个例子是不是能解决其他问题?一个学期的“课文”不过二十多篇,即使全是经典名篇,全背下来,烂熟于心,也不可能替代“语文”思维,因为生命中的、生活中的“语文”,不能只靠这二十多篇课文去发展。可作为反证的,是很多文盲的口头表达并不差,倒是熟背经史的人往往口讷不知变通,究其根本,是没有能力在生活中发展“活的语文”,拓展语文视野。
为什么中学教学会出现拒绝阅读的现象?
在二十多篇课文中“打滚”,是不是能对付考试?相当多的语文教师竟然认为“不一定对付不了”“读书少未必吃亏”,——现行语文考试命题思路、形式及评价标准比较落后,中小学教师“身经百战”,轻车熟路,自有一套对付考试的经验,这便让大批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误解。
如此低的阅读量,“阅读视野”也就无从谈起,而他们的思维,也只能长期停留在应付考试的低水平上,靠的是通过反复训练形成的“条件反射”。
学生在学校学习,会思考些什么?
以学生视角,他喜欢“聪明的老师”“有办法的人”,那些人善于学习,能从学习中获得快乐,跟从他们学习,能获得智慧,培育趣味。他找寻有智慧的人,未必有功利的目的,而会观察其人格理想、德行、情操、风格和生活品质。
中小学需要大批有智慧、有职业精神的教师,这些教师自身是优秀的读书人。很遗憾,在一些学校观察教师业余状态,往往感到悲观,他们常年不读一本书,言行举止恶俗,很难想象他们培养学生学了什么。一些学校和地区教研室不得不组织培训讲座,宣传“读书的重要性”,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在讲常识的社会,这是令人难堪的事。
由于没有最低限度的阅读积累,这些教师完成教学工作有困难,对自己的教学很难有正确判断;交流中经常听闻教师种种荒谬绝伦的错误,这些人不愿接受新的知识,不愿反思个人教学行为,这也是一些教师教学离不开“教参”或反对教学改革的原因。
语文科如此,其他学科教学同样存在阅读能力的问题,历史地理教师的观点和知识停留在二十年前的大学时代,物理化学教师完全不了解学科发展及世界科技新发现的,大有人在。知识陈旧,缺乏见解,教法僵死,竟然没影响他们带领学生对付中考高考,这足以说明目前教育改革的困境,然而这种状况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能够混得下去”,就不需要改变,教师的这类惰性和功利主义教育观,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和判断,也为下一波“读书无用论”推波助澜。
童年或少年时代教育条件不足造成的思维力能力不强,有可能通过广泛阅读逐步实现自我启蒙,但如果学校奉行应试教育,不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则会关闭走向智慧的大门。
阅读量不足,就不可能有“质”;没有“质量”的学习,则难以形成真正意义的“思维”。学习一旦成为简单的“记诵”或熟练的“操作”,所谓“思维”不过是本能的机械反应。有广泛的阅读,学生能发现“差别”“异同”,在辨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中,“认识”“看法”“观点”“见解”等等会出现,这是“思维”。
我在一些课堂看到教师讲错了知识,学生也没有任何反应,因为他缺少知识储备,无法凭某个方面的经验去作判断。如果这样的课成为常态,学生安于这样的状态,这个学生的思维不可能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