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与冰雪共舞——记冰雪经济发展之路上的吉林青年
文化
2025-01-21 21:08
北京
“白雪换白银,换来了吗?”这是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问题。十年之后,冰雪经济发展得怎么样了呢? 地处东北腹地的吉林省,享有得天独厚的冬季冰雪资源。天下闻名的“长白仰雪”,吸引着无数游客来此一睹“千年积雪万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的美景;举世瞩目的“冰湖腾鱼”,让今人体验千年渔猎文化,领略千里冰封的壮美景象。除去自然风光,以冰雪为媒介打造的人文景观同样多彩多姿。近年来,吉林青年以实际行动回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与牵挂,在“以冰雪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牵引性工程”中勇做先锋,在以“冰雪体育、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冰雪装备”为核心的“4+X”冰雪产业体系中身体力行,生动践行着“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早晨七点左右,马文岩便带着捕鱼团队来到了查干湖南侧的四号网点处,趁着蒙蒙亮的天色开始凿冰打眼,再有一天就是第23届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的开幕式了,这是一年一度的“重头戏”。自2008年“查干湖冬捕”这一传统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此观赏冬捕盛况。经验丰富的“鱼把头”都有“选点位”的绝活,哪块冰面下有鱼群聚集皆在他们掌握之中。为了方便游客观赏,马文岩特意选中一处离岸边大约三公里的捕鱼点。在查干湖,渔民年龄多在50岁上下,30多岁的仅有几名,今年38岁的马文岩自从2021年走马上任青年“鱼把头”以来,便感受到了压在肩头的责任。冬捕节不仅是渔民增收的好日子,更是将传承千年的渔猎文化弘扬出去的好机会。冰镩打眼、扭矛走钩、冰下行网、马拉绞盘,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鱼把头”马文岩作为打鱼队伍中的头领,有着出色的组织和指挥能力。捕鱼用的渔网由48块网片组成,一块网片20米,网口的上钢配上浮漂,底钢由增加重量和稳定性的金属条组成,网口垂直扩张,整张网借助水流冲力捕鱼入网。在马文岩看来,在冬季冰封的湖面下网捕鱼,算得上是数学难题。由马拉着的绳索只有60米长,一次下完全部的网需要马拉上16次;组装渔网时,底钢和上钢之间存在弹性,鱼多时,需要临时根据距离来调整渔网;最后出网的时候,底钢向上爬,如果和上钢的尺寸不匹配,网便拿不上来了。“这涉及勾股定理,在渔民当中,能把数学方法应用于捕鱼的可不多,这或许也是我能当上‘鱼把头’的原因之一吧。”马文岩笑着说。临近正午,湖面上游客渐渐地多了起来。随着一阵惊喜的叫声,渔网终于大规模出鱼了,一条条查干湖特产的胖头鱼像在流水线上一般,缓缓地从近百米的冰面上拉过,看着渔网两边游客们拍照打卡的欢喜模样,马文岩感触良多:“我爷爷就是渔场职工,我们祖孙三代都在查干湖耕耘和劳作,这几年得益于引松工程的成功实践、区域水体的综合治理、优质鱼苗的持续投放、科学捕捞的持续实施,查干湖水越来越清,鱼的品质也越来越好了。”受益于查干湖的青年非遗传承人还有许多,出生于黑龙江的徐毳从小就受到赫哲族鱼皮画的熏陶,初中时就专门学习制作鱼皮画的技艺。大学毕业后,她从哈尔滨来到查干湖畔,成为鱼皮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
徐毳介绍其制作的鱼皮画“查干湖鱼皮画制作技艺起源于辽金时期,传承至我们这代人时,加入了一些新的技法和新的元素,所有的作品完全纯手工制作,我们将其称之为‘指尖上的渔猎文化’。”徐毳向前来参观鱼皮画的游客们介绍。宽5米、高1.6米的“年年有余鱼皮画”是徐毳团队用70天的时间赶出来的,难度相当高。画中展现了查干湖冬捕的三部曲——从祭湖、醒网到捕鱼的全过程,包括马拉绞盘都用鱼皮表现出来,将冬捕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深圳文博会上,参展的人们几乎都去观看了这幅画,大家都很惊讶它是如何用鱼皮做出来的,便伸手去摸,当时在展会上还被摸掉了几条鱼。”徐毳哭笑不得。地方文化哺育了鱼皮画制作技艺,这个技艺反过来再替地方文化做传播和推广,这是徐毳心中一直以来的心愿。徐毳说:“我师傅教我的时候,一是教技艺,二是教我要有一颗公益的心。”近年来,徐毳引来了很多年轻人到非遗传承队伍中,他们学成以后又再去教非遗手工就业工坊的村民百姓。“我的师傅完全没有保留地把鱼皮画制作技艺教给我,我也要把这些技艺没有保留地教给大家,这是我作为传承人应该做的。”长春世界雕塑园的大厅内,速度滑冰世界冠军李奇时正向身边的少先队员们分享着自己的成长历程。小学毕业时,李奇时就加入了吉林省体校,一开始她选择的是短道速滑项目,14岁那年,她成功地进入了省队集训。当所有事物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漫长的体育生涯才刚刚显露出它的曲折。滑冰鞋具有良好的包裹性,却也会非常磨脚。每次训练后,李奇时脱下冰鞋来,脚都流着血,伤口结痂又裂开,如此反复,旧伤未愈又添新伤是寻常。“通往成功的路上没有任何捷径,必须顽强拼搏。我记得有次手术之后还未拆线,纱布把脚裹得特别厚重,但我们仍然需要继续训练。”李奇时向小朋友们说。凭借着勇气与坚持,李奇时在短道速滑项目上收获了全国锦标赛的三项冠军和全能冠军。此时,她毅然决定跨项参与速度滑冰,改项的第二年,也正是索契冬奥会举办之时。“我付出了很多努力,最终在奥运会赛场上证明了所有的付出都非常值得。在我转项速度滑冰的第二年,我就获得了世界冠军。”当一切似乎变得越来越好的时候,挫折再度毫无预兆地到来了。由于频繁更换教练,李奇时的状态急剧下滑,最终导致她错过了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熟悉体育道路的人都知道,人走下坡路非常容易,但是走上坡路却非常困难,从低谷爬回巅峰则更加困难。这不仅是身体上的困难,更是心理上的困难。”李奇时说道。她开始忘我地训练,每天早上起床,她都会对自己说一句话——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无数次的叮嘱,数不清的训练,终于让她走出灰暗的时光。2022北京冬奥会,她再次重回奥运赛场。如今,李奇时已经是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老师,体育改变了她的命运,她也希望自己能够在未来帮助更多的小朋友们走上冰雪运动的道路,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80后”王阳同样是一名退役滑冰运动员,多年的冰上运动生涯让他深刻体会到一双合适的冰鞋对于运动员有多么重要。在正式退役前,王阳去兰州当了一名轮滑教练,但他仍未放弃赛场,又继续练习了半年,最终他穿着自己制作的冰鞋去参加比赛,并且获得乙组冠军。王阳说:“冰鞋一直是中国运动员的痛点,大多数外国品牌的冰鞋其实并不适合国人的脚型。”那时国内冰鞋的市场还处于蓝海,王阳当机立断,正式踏入了冰鞋制作行业。从兰州回到长春,他租下了一间50多平方米的民宅,开启了创业之路。为寻找合适的鞋面材料,王阳走遍各地的皮革市场,从鞋面皮料到缝合用线,再到鞋带、鞋带扣,他对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如何将皮革包裹到鞋面上?如何处理皮革和碳纤维之间的涂抹黏合问题?王阳逐步摸索着这些问题。2014年,张虹成为第一个穿着他的冰鞋夺得冬奥会冠军的选手,有了冠军头衔加持,王阳的事业也随之开始蒸蒸日上。如今,王阳早已带领团队走出那几十平方米的小作坊,即将投资1.5亿元,规划建设一个总面积10万平方米的产业园,包含办公楼、生产区以及青年公寓等。展望未来,王阳说:“运动员们的不断试用是冰鞋越做越好的根本原因,未来,我们会与国内外的专业队伍建立合作,彼此共同进步。”在长春市朝阳区永春镇,有一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莲花岛,名虽为岛,实则是一个占地面积约32万平方米的影视休闲文化园。园区内依山傍水,林木葱郁,以主题场景化建设的思路打造了老长春洪熙街、东北农耕文化主题区、东北抗联红色教育基地等特色景点。2017年,“95后”孙语良从父亲手中接过了这个文旅项目,成为莲花岛影视休闲文化园总经理,并逐步带领企业从最初只有十几人的核心团队,发展成为有着几百人规模的企业。“我们是吉林省首家以演艺为主题的景区,园区内所有场景都是演员表演的场地,游客一进入景区就成为主角,感受沉浸式的体验。”孙语良介绍说,“莲花岛最核心的产品业态就是旅游演艺。” 秉持着这个理念,孙语良主导策划了多场景区大型主题活动:莲花岛冰雪年俗非遗文化节、长春国际烟花节等,通过内容型文旅产品,引爆了景区流量,实现了冰雪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孙语良说道:“景区内的业余演员们都来自周边村镇,经过导演的指导,他们能够很好地完成群演任务。”如今,莲花岛每年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三百多个,带动了周边就业及经济发展,得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位于辽源市的“超级ONE篮球主题公园”在2024年夏季承办了“路人王8周年国际邀请赛”,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篮球爱好者齐聚于此。如何将这份火热的状态延续至冬季,成为主题公园创办人周群一直思考的问题。集思广益之下,团队中的年轻人提议,不如借助今年热门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热度,打造一个全国最大的黑神话主题的巨型彩灯灯组悟空造型,吸引游客们前来观赏。时间紧,任务重,留给园区改造的时间总共只有四十多天,周群向来对认准的事情坚持到底。为此,他耗费300万元,倾力打造出一个宽约55米、高约15米的巨型悟空造型。与此同时,团队还根据《黑神话:悟空》的游戏内容,以及电影《大话西游》等相关元素,创作出《黑神话:悟空之未竟之志》的舞台剧,为冬季主题活动增添更多趣味。2024年12月27日,舞台剧首演开启,主题公园内人头攒动,游客们不停与台上的演员们进行互动。如此火爆的场面显然出乎周群的意料:“这比我们之前的预期更好,没想到第一天的游览人次就达到了5000多人,观看直播的也有1000多人。”在周群看来,通过将传统冰雪项目与当下最热门的游戏IP、动漫元素结合,将国潮文化与流行话题相结合,就能在传统冰雪旅游中为游客们带来新的体验,冰雪经济也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2024年12月底,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阿东来到吉林考察共青团工作,表示要关心关爱青年志愿者,推动西部计划“卫国戍边”项目走深走实,更好引导青年扎根吉林大地、奉献青春力量。2024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首次设立“卫国戍边”专项,一大批青年志愿者响应号召,奔赴万里边疆,位于白山市抚松县的长白山华美胜地度假区便迎来了多名年轻人。马浩琛是一名退役大学生士兵,退役复学后看到了“卫国戍边”专项的宣传,便迫不及待地报名参加。由于大学时所学专业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他被分到了度假区内的安监部。马浩琛很快就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感受到了身边的温暖:“刚开始,度假区团委就积极组织了各类培训和交流活动,为我们青年员工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雪季来临,马浩琛跟随师傅一起,积极投入到巡检维保工作中,对各类设备进行细致入微的检查,排除安全隐患,保障了冰雪旅游相关设施和项目的安全与有序建设。来自河北的李越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毕业生,来到度假区后,主要负责官方微博和小红书的运营。接手小红书账号以来,李越凭借年轻人创新、灵活的想法,不断推出拍照打卡、日常vlog等相关内容,粉丝数量很快有了提升。为助力冰雪经济,让更多游客感受“长白天下雪”的无限风光,李越与部门同事们还在度假区打造了“冰与火之歌”夜游活动。“我们结合在地文化,创新策划了喊山火把夜行,这是独属于长白山的喊山文化。不仅丰富了滑雪之后的夜生活,还提升了冰雪旅游的知名度与热度。谁说山里的夜晚不热闹!”李越说。服务于度假区的孟令鑫在初来时,与吉林大学的留学生们一起进行了交流活动,书法专业出身的他手把手地教留学生们写书法,令他颇感骄傲。在日常工作中,孟令鑫除了给游客讲解介绍度假区的内部业态,还会积极介绍长白山一带的景区特色、滑雪优势以及美食情况等,努力让游客感受到度假区及长白山旅游服务的温度与质量。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阔征途中,广袤的边疆地区大有可为,服务于吉林的青年志愿者们扎根黑土地,走在最前沿,助力着冰雪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共同谱写了属于自己的青春之歌。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