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青春闪耀春运一线

文化   2025-01-25 16:01   北京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杂志官方微信 

火热青春闪耀春运一线
文—翟祚珩 张东方 罗旭 王卓越

熙熙攘攘的候车室、车水马龙的车站前、人头攒动的车厢里,阔别家乡的游子怀着期待和憧憬踏上归乡列车,无数的铁路青年守护在“春运大考”的台前幕后,用青春和汗水护航春运归途,用坚守和奉献绘就“流动的中国”的美好图景。

细处着眼,铺就温馨归途

冬日的青岛,金灿灿的阳光洒在站台上。青岛客运段列车长张梦娜面带微笑,站在复兴号列车旁,扶助旅客乘车,“宝宝,不能独自在站台上奔跑”,她上前牵住孩子的手,交到父母手上。

1月16日9时33分,G1838次列车缓缓驶出站台,驶向千里之外的“山城”重庆。张梦娜转身进入车厢,边走边观察旅客状态,留意衣帽钩、小桌板和行李架,一旦发现超重、尖锐物品等异常情况,她就立马伸手帮助旅客将物品正确放置。“春运返乡路上,大部分旅客乘坐时间长,只有把细节把控好,才能让乘车更舒心。”张梦娜说道。

1月16日,青岛客运段列车长张梦娜在巡视车厢时,为旅客整理行李架。翟祚珩 摄

今年是26岁的张梦娜与旅客相伴的第8个春运,她经历了铁路从动车时代向高铁时代的跨越,目睹了纸质车票向电子客票的巨变,见证了旅客从“走得了”向“走得好”的发展。

“小朋友,送给你一个折纸玩具,可以和朋友们一起玩儿。”巡视6号车厢时,张梦娜发现一位带着3个孩子的年轻妈妈,孩子活泼好动,看管起来分身乏术。她为孩子们送上简易3D折纸玩具,安抚孩子们坐下来玩耍,避免造成磕碰摔伤,同时细心地询问周围旅客的情况,为旅客送上静音耳塞。

她的细心远不止此,香薰摆放、擦手纸位置、地面清理等一应细节,她都会逐一查看,一旦发现问题就组织整改。为了让服务更加精准,她不仅提前准备好装有充电宝、一次性母婴用品等物品的便民服务箱,还为残疾旅客提供温馨到站提醒、预约专人辅助、绿色出站通道等人文化服务。

1月15日晚间,青岛客运段列车长张梦娜辅助重点旅客下车
“平安有序温馨,让旅客体验更美好”。像张梦娜一样的青年人坚守在返乡归途,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纵使天寒地冻,温馨服务依然让人暖意融融。

精检细探,守护平安出行

列车飞驰,驶向远方。钢轨旁,3名身着黄色工作服的铁路青年推着钢轨探伤仪,在京沪线下行方向缓步行进。伴随着呼啸而过的风声,探伤仪发出“嘀嘀嘀”的声响。

冬日的严寒使钢轨内部应力增大,叠加上列车频繁地冲击碾压,容易造成钢轨内部疲劳伤损,如不能及时发现处理,就会影响列车运行。这群黄衣铁路青年的任务,就是找寻潜藏在钢轨内部的伤损,为旅客的春运出行保驾护航。

“春运期间列车密集,伙计们一定要慢走细看,不能放过任何疑似波形。”兖州工务段枣庄探伤工区班长李海宁仔细叮嘱着。作业中,他们双眼紧盯屏幕里不断变化着的波形,生怕一个不留神造成漏诊错判。

行至京沪线下行726公里800米时,探伤仪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报警,屏幕上一高耸回波也从6格急升至8格。见状,李海宁迅速摘下手套,蹲下身子在钢轨上测量确定回波位置,快速向疑似处所涂抹耦合剂,手持超声波探头在轨面、轨头下颚等部位仔细扫查起来。

兖州工务段探伤车间枣庄探伤工区班长李海宁正在复核疑异常波形处所。张东方 摄
寒冬的铁道线上,李海宁在拿起探头的瞬间便感到一股刺痛的寒意从指尖传来,可他将所有注意力投入捕捉异常波形之中,使用不同探头从各个角度对疑似伤损进行检测。一番检测后,他紧锁的眉头骤然舒展,原来这是由于钢轨轨头表面鱼鳞纹造成的异常波形,内部并没有潜藏的伤损。

排除掉钢轨伤损的可能性后,李海宁收起复检仪器,向早已冻僵的双手使劲呼了几口热气,戴上手套推动着探伤仪继续前行。

游刃有余,护航安全有序

1月16日8时,日照西站综控员曹语珊来到车站综控室,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查看车站各客运系统运行情况、确认是否有求助工单、对过期调度命令及时进行销号……
全国铁路列车运行图更新后,日照西站增加18列旅客列车,新年第一波客流小高峰也随之到来。“春运期间,车站预计每天开行旅客列车120余趟,我们要每日梳理相关变化,确保列车运行‘一日一图’无遗漏、无错误。”28岁的曹语珊介绍道。

日照西站客运丙班车站综控员赵远、贾梓瑶正在核对当日列车开行计划,确保一班客运作业平稳有序。王卓越 摄

车站综控室的大屏,显示着进出站口、候车室、售票厅等区域约200多个点位的实时情况。通过大屏画面,曹语珊和搭档能够对客流密度进行实时监测评估,一旦出现密集客流,就随时协调现场人员疏导,保障旅客出行安全。10时06分,曹语珊发现D1668次列车的候车人数较多,就立刻联系检票口和站台等岗位的客运员,“3号检票口前集结旅客较多,请注意维持好旅客秩序”。此时的车站内,数趟旅客列车同时作业,她井然快速地点击几条语音,与现场作业人员高效沟通。

今年是曹语珊的第4个春运。“综控室是车站的‘神经中枢’,每一趟列车的安全进出,每一名旅客的顺利出行,让我有了满满成就感。”

下午3点左右,屏幕上一个红色方框出现,这是系统自动识别到的旅客“危险行为”,曹语珊马上拿起对讲机:“2站台值班员,站台南侧有一旅客在白线附近行走,麻烦提醒一下旅客。”夜幕降临,日照西站综控室内对讲机、电话声此起彼伏,曹语珊和搭档手口眼耳并用,为旅客平安归家保驾护航……

精详缜密,保障运输畅通

灯火阑珊,朔风呼啸。1月16日晚,济南电务段济南东客专信号维修二工区职工们,星夜出发前往济南东站,他们要完成信号设备的检修任务,确保春运列车“耳聪目明”。作为工区业务骨干,25岁的王子傲主动承担起最重要的信号机检修工作。

23时许,最后一趟列车驶出济南东站,凛冽寒风里,“簌簌”的脚步声格外响亮,王子傲和工友们来到作业门处,为检修工作做最后的准备。春运期间,旅客列车更加密集,信号工们4小时“天窗”时间内的检修任务也更加繁重。

济南电务段济南东客专信号维修二工区信号工王子傲正在聚精会神地检修信号机,确保状态良好。罗旭 摄

“大家注意力集中,发现问题立即整治!”0时30分,天窗命令下达后,王子傲快步来到XB信号机旁。今年是王子傲工作的第3个年头,他在标准化作业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秘密口诀”——“看灯位、测电压、记数据、精试验、细核对。”午夜时分,在头灯的映衬下,王子傲的双眸愈加明亮。

突然,王子傲发现一枚灯泡的底部有些发黑,他小心取下,用头灯照亮后缓缓旋转,确认灯泡有了老化迹象。“可以说,这些灯泡就是列车的‘眼睛’,老化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对运输产生影响,必须立即更换。”王子傲说。设备不留隐患,不仅是济南电务段的检修标准,更是年轻的信号工们对“用心点亮信号灯”这一职责使命的最好践行。

检修完毕,复查确认好设备状态后,王子傲和工友收好工具,立即赶往下一个信号点。对他们来说,4个小时的“战斗”才刚刚打响。当朝阳升起,千万旅客将沿着他们检修过的设备前往远方,那是万家灯火的方向。

春运面貌折射时代变化,万家团圆的情愫涌动在返乡路上,映射出“流动的中国”的生机勃勃,一个个铁路青年坚守在飞驰的列车上、如流的客整场、忙碌的车站间,他们用青春描摹奋战春运的时代画像,用奉献绘就路畅人安的幸福图景。



监制:陈章乐
终审:陈敏
审校:刘晓 刘博文
编辑:熊宇文


中国青年杂志
这是一本走过100年的红色杂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