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苦难与解脱之道,社会学家怎么看?

学术   2024-07-26 17:06   英国  

大缸第894期

文/孙宇凡

校对/刘文科、编辑/董雨昕



这是社会学家写的吗?看着非常像,但不是。这十项准则来自佛教经典《卡拉玛经》


*《卡拉玛经》封面


这本经书讲到,佛教的创始人,佛陀乔达摩·悉达多来到一座卡拉玛族人(又名:伽蓝人)的城市。当地人问佛陀:现在什么教派都有,每家都是吹捧自己、贬低他人,到底谁真谁假呢?佛陀于是向当地人讲出了这十条准则——这十条与社会学的实证精神非常相像的佛教教义


然而,佛陀提出十个准则,并非是为了社会学或其它科学的研究,而是为了佛教自身所追求的深义——解脱于苦难


说到苦难,这又是一个佛教和社会学相像的地方。


社会学同样关注各种苦难——从性别不平等到阶层不平等,从跨国不平等到生态失衡。布迪厄在其晚年巨著《世界的苦难》一书里,就记录了法国普通人民在全球化与经济自由化下的艰难处境。


*《世界的苦难》豆瓣截图


然而,面对如何解脱于苦难的问题,佛教所宣扬的脱离苦海之道,又和社会学提出的解决方法很不一样。社会学倾向于通过“公共社会学”的方式,介入社会运动和促进社会改革。而如我们所知的,佛教的正念与慈悲,对社会学来说则是陌生的。


究竟要怎么看待佛教与社会学的关系?


好像有相近的地方?


又好像颇有不同?


美国的北亚利桑那大学社会学教授Janine Schipper,是社会学界少有的,关于佛教研究的社会学家。她在《美国社会学家》(The American Sociologist volume)这本多元开放的理论刊物中,发表过一篇论文《迈向佛教社会学:理论、方法与可能性》(Toward a Buddhist Sociology: Theories, Methods, and Possibilities),其内容可以带领我们回顾与反思佛教与社会学之间的亲近性差异性


*《迈向佛教社会学:理论、方法与可能性》论文截图



佛教的四圣谛与社会学有何不同?


四圣谛是佛教的基础教义,据说是佛陀在“证悟”时所得。所谓的四圣谛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谛”就是真理的意思。


但这么说,很快就迷糊了。所以我们还是转化为现代汉语的简单表述:四圣谛是关于如何理解和直面苦难,以及如何从苦难中解脱的思考。四圣谛即是四步:


1. 世间是有苦的

2. 苦是有原因的

3. 苦是可终止的。

4. 有通往终止苦的方法道路


看似简单的四句话,蕴含了佛教的一项基本思想:内观以觉醒。我们分别来看一看。


*四圣谛图示


1. 世间是有苦的


所谓的“苦谛”,意在认识和承认苦的存在。在佛教看来,如果我们不承认苦的存在,我们就无法从其中解脱,也就无法让我们的社会摆脱苦难。用佛教语言来说,我们就会一直在轮回中循环


如何认识到“苦”呢?


佛陀的理念有点现象学的味道,强调要“直观”/“内观”。但是现象学是从“我思”入手,而佛陀强调具身觉知或身体性知识。通过所谓的正念练习,旨在看穿我们自己构建的幻想,并直接理解现实的本质。


社会学也承认社会苦难,强调不平等、社会问题和社会正义,在原则上和佛教的考虑是一样的。比如,马克思强调了资本主义的剥削、马克斯·韦伯揭露了理性化和官僚化的问题、涂尔干观察到了现代社会的道德凝聚力下降会导致自杀问题等。


*图源网络,侵删


而作者通过她自己的社会学教学经验,指出承认苦难的存在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还是有些困难的,很多同学甚至不愿意面对苦难。她发现,在社会学的课堂上,一些学生面对世界上存在的苦难时,经常不知所措。一些学生面对苦难时可能还会产生幻灭感和无能为力的感觉


2. 苦是有原因的


佛教对“原因”概念的理解,与西方社会学对因果关系的理解是存在差异的。佛教的“原因观”是“缘起”——世间环环相扣,相生相续、刹那生灭。因此,总会有一些条件与痛苦同时生起。而苦之所以能“缘起”,是因为“执”:人们执着于特定的想法或对象,害怕改变和失去,又担心满足不了


而这样的理解仍然和社会学有颇多相合之处。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想法同样是:世界是交叉的、相互影响的。因此,西雅图大学社会学教授Jodi O’Brien将正念重建的观念带到了社会学的教学中。她希望告诉学生:佛教的缘起与苦难将促进人们探索一条摆脱幻想的道路,其方式是社会学式的“揭穿术”——我们生活的社会生活,如何是基于不平等的、非正义的结构,而我们又是如何将其视为想当然的。


*Jodi O’Brien教授


如果说社会学和佛教的共识是要承认世间皆苦,苦是有共生相扣的条件,那么社会学和佛教的分殊就体现在后面的两部分


3. 苦是可以终止的

4. 有通往终止苦的方法道路


佛教如何教你走上摆脱苦难的道路呢?


首先,佛教教义区分了“直观之苦(pain)和“(suffering)。可以这样理解:我们感觉社会不平等、感觉贫富差距大、固于小镇做题家等等,所产生的感受都是后者,“苦”是与一些社会条件而共在的


但是,佛教同样指出“直观之苦”不同于有条件的“苦”,是因为前者乃一种直观的体验,是更为原始的和基础的。为此,当你感受到社会之“苦”的时候,佛教的建议是要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我们的直接体验上,对周边“苦”的缘起之物抱以不再执着的想法,痛苦就会停止。


例如,当你感到身心受挫,压力备增,你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更为直接的体验上,将“苦”转化为更直接的感知——转化成一系列不断变化和转瞬即逝的感觉。由此,在你接受和承认有条件的“苦”之后,又回到直观之境,从而避免了额外的痛苦,并且不受其影响了。可以说佛教的这种解脱之道,不是逃避回绝或是立马解决,而是直接观察苦的直观性经验和发展。


然而,终止苦的方法,却并非只是内观和反思个人感受,也可以是一种社会参与和变革的参与


作者专门举了反对越南战争的释一行禅师的“入世佛教”。释一行禅师收到一封信,上面说有个年仅12岁的女孩被泰国海盗强奸了,接着跳海自杀。面对这种现象,释一行禅师认为,我们要区分社会系统之恶和个人之恶,不要把个人加以妖魔化,这样才能改变社会和普渡众生。


*图源网络,侵删


他建议我们思考:我们如果站在小女孩的角度来思考,可能感觉要将海盗就地正法才好。但是,如果我们站在海盗的角度呢?我们会发现,如果我生在一个全是海盗的村庄,那我长大了也将是个海盗,我也没有人生的选择。这时候,可能我们就不容易责备自己(海盗)了。


于是,释一行禅师认为,一旦我们区分“恶的人”与“恶的条件”,我们就可以努力参与社会变革,去改变那些促成恶的条件,从而让每个人都回归善的面貌。



社会学能从佛教四圣谛学到什么?


社会学总在强调,我们每个个体都处于社会化的影响之中——包括社会学家在内,但是我们要反思:


  • 我们接受了意识形态和教育,到底为什么我们执着于这些?

  • 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接受的这些社会化就是对的?

  • 我们可以不依赖不依恋这些现实的条件吗?

  • 如果我们剥离了这些现实依附,会看到的是什么?感受到什么?


这种反思性同四圣谛中追求的内省产生了呼应


实际上,上述的四圣谛所追求的内观以及社会变革,在社会学中都有共鸣


一方面,古典社会学家库利非常强调内省作为一种社会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库利在《人类本性和社会秩序》中有句名言:“社会学研究就是对想象进行再想象。”他认为内省觉知具有同情的力量,我们能够通过自身反省理解他人的意识。


*《人类本性和社会秩序》封面


另一方面,当代社会学家布迪厄一直推广反思社会学。他认为,社会学家必须摆脱先有的偏见,才能客观地研究社会世界。这些偏见可能来自于学术训练,也可能是来自于社会道德。我们往往也习惯地用已给的这些范畴(如种族、性别等)来研究社会了。


作者也分享了《看电视不是必需的》(Watching TV Is Not Required)一书——来探讨如何将“去社会化”作为反思性带入社会学教学。


社会学家 McGrane 和 Gunderson 在媒介研究课程上和学生一起做了一个很有佛教内观意义的实验,鼓励学生学习如何看穿幻想、觉醒自我、走向直观和建立反思。


*《看电视不是必需的》封面


具体的实验流程如下:


  1. 给学生们面前摆个电视。这时学生会想看电视。

  2. 但是,电视是关上的,让学生看着关闭着的电视达到15分钟之久。

  3. 在15分钟里,学生开始有情绪,比如沮丧和焦虑。

  4. 老师开始鼓励学生去洞察自己的情绪是如何一步步开展的。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发现了以下问题


  1. 其实我们没有意识我们已经把电视当成了朋友或同伴一样,离不开它了。

  2. 当电视这样的同伴没有开机,我们会感到孤独。我们产生了执念

  3. 我们在这种执念中,投射了我们自己。因此,当电视处在关闭状态但自己却看着电视的时候,感觉自己似乎是在看自己

  4. 在这个“看自己”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明白过程:究竟我看到的是怎样的真实的自我?我如何理解真实的自我?



佛教与社会学结缘的小史


最后才写一些社会学理论科普。因为担心把这部分写在前面,会打消大家读完的念头。


佛教与社会学的缘分可以追溯到古典时期


古典社会学家多少考虑到了佛教。象征互动论的开山人物米德就将佛陀视为道德先知的典范。索罗金也倡导东西方文化价值观能够相互渗透,吸收佛教的思想。但是,这些学者多是口号上的考虑,没有真正的研究实践。


此外,不能忽视的是,马克斯·韦伯的《儒教与道教》一书,以有限的篇幅谈到了佛教问题。


*《儒教与道教》封面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博士、常年任教于皮茨学院(Pitzer College)的英格·贝尔(Inge Bell),可能是首位系统提出“佛教社会学”的学者。她的一生致力于非暴力的和平研究,并在1979年于一份不出名的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佛教社会学:关于社会学取径与东方解脱取径的融合思考》。在常年的任教过程中,她将佛教的正念冥想带入社会学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如何思考“用去社会化的方式思考自己如何被社会化的”。


随后,陆续有一些学者推动佛教社会学的发展,主要聚焦于理解佛教修行的问题。目前,虽然也有一些学者偶尔在研究中延伸到佛教与社会理论的关系,但没人专门致力于这门工作。更多相关研究,是关于“正念”这一社会现象的经验研究。甚至,著名的社会理论家、互动仪式链理论开创者柯林斯也对这一现象有回应,因为他的理论认为人要有互动、要基于情感能量,但似乎正念冥想有违他的理论。


值得一说的是,在华语界,中国台湾有两位学者在这方面做过专门研究。南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平老师,专长是研究笑话社会学。但是,他毕业于美国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的博士论文,就是从理论的角度,研究佛教的“中道”思想对社会学理解时间性有什么样的启发


*周平老师


另一位是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现任佛光大学社会学教授的林铮。林铮教授在近些年从韦伯入手,写过多篇和佛教有关的论文,比如:


《西方中心主义标签下的韦伯:试论其中国佛教观》、《从中国佛教到人间佛教——韦伯理论的一次延伸》、《关于“佛教中国化”概念形成的一种社会学想象》


在当前社会学界,也有从社会运动角度研究佛教这个“教”。


*《早期佛教的社会学》封面


此外,最近剑桥大学出版社出了一本书《早期佛教的社会学》,是本历史社会学研究。有兴趣可以对照下Michael Mann在《社会权力的来源》里写基督教在罗马的兴起,非常不一样。


同时,在爱尔兰的梅努斯大学社会学系,有位学者叫Laurence Cox,他是马克思主义者,也是Interface这本左翼刊物的主编。同样还是佛教研究者,研究问题包括佛教是如何全球化的、以及爱尔兰的佛教徒是如何反抗英国帝国主义的等。


*《早期佛教的社会学》封面



相关理论课程

>>想系统学习理论、精读大师,可以点击了解👇🏻

全网唯一《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精读班》开放报名!全年只开暑期1班!


>>也可以直接扫码海报报名👇🏻

*《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精读班》体系化学习社科理论;手把手教你精读方法;吃透社科11大最重要思想家。


相关推送

克什米尔七十年:宗教、后殖民与田野指南
如何克服社会学学习的三大困惑?从“相互关联的不平等”研究出发
菲律宾田野纸条11-15:生存经济、宗教分割与腐败

这是社会学理论大缸的第894期推送

社会学理论大缸
创办人孙宇凡,笔名高行云,爱丁堡大学社会学博士生,出版专著《历史社会学的逻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