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土地上,事实上我们生活在时间里。田野、街道、河流、房屋是我们置身时间之中的伙伴。”
午时的阳光在深圳一如既往热烈,穿过南门光影交叠的走廊,我们一行人最后检查好行装,便登上了大巴车。从深圳北站发车后的四小时,在高铁平稳的疾驰中,山峦开始逐渐出现在我们眼前,甚至堪称突兀地,就那么横斜于窗外的公路尽头。天色尚早的天空澄净湛蓝,在阳光照耀下呈鹅黄色的轻盈云朵点缀其间,伴随着广播,列车呼啸着进站——桂林西站到了。
登车后傍晚的天开始飘起毛毛细雨,行人撑起伞缓步行走在雨幕中,霓虹灯光交杂白色雨点,车窗外时停时走的车辆,一切都慢悠悠。
灰云漫布,落叶满街,第二天的清晨在阴雨绵绵中拉开序幕。流动飘逸的云水,山色的一片苍青,登上漓江开往阳朔的这艘轮船,山容水态至此搅入魂梦。
雨意塑造出云烟绕在山岗上,氤着雾气。坐在船中遥看窗外,正对着半山的翠绿,偶然从云层中透露出的丝缕阳光洒在凤尾竹梢,沉静的江水浸着翠色的青郁——有沙鸥掠过灰白的天又迅速隐没在竹林深处,脱口而出的惊呼霎时间梗塞在喉际。
登上三层甲板,一小缕连绵远山的苍翠与迢遥江水的青碧,掺一抹烟霭的柔和淡蓝,桂林山水为我们阐释了什么是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浓淡相宜,点染相间。又恰逢细雨连绵,烟雨中的一切都安然静谧,初随林蔼动,烟水画朦胧。
昔日在课堂中聆听的知识点成了眼前具象的景致——石壁上纵横交错的沟壑,刀削般的崖壁切面,江水边缘伫立着的无比规整的方形石块,远处高耸的山峦。桂林的山历经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琢、自然的风霜雨雪,在生命的枯荣交替中形成了突兀挺拔,但同时又错落有致、玲珑剔透的独特风格。石壁上色彩斑斓交杂,加上缠绕着的绿树翠蔓,湿润的空气里徒留柔情和迷离。
午后我们前往了银子岩溶洞,切身领略喀斯特地貌的神奇。这里是堪称光怪陆离的洞中新世界,抬步攀登或是向下探索,石笋、钟乳石、垂直耸入顶部的石柱石帘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溶洞内空气闷热潮湿,偶然在行进间还能被富含碳酸钙的水珠突然袭击,在头顶留下一滴清凉。霓虹彩灯配合着洞中一切几亿年前也许就有了的光景,让人一时间分不清沧海桑田;拐角转弯出幽暗的绿光投射在暗流涌动的暗河里,光阴又在这河水里轮转了多少载秋?
用“重峦叠嶂”来形容这里看似奇特,却也是溶洞内最为真实的光景。溶洞内移步换景,有石柱低垂如宝剑般锐利,也有石笋张牙舞爪若海底龙宫里的洞天福地,钟乳石则贯通天地,教人抬眼望不见尽头。
夜色悄然降临,华灯初上的阳朔西街别有一番风味。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吆喝声此起彼伏,当地特色的啤酒鱼在饭桌上升起腾腾热气,不远处各色小店琳琅满目,一切都那么的温暖明亮。
回到酒店的路上要路过曲折的回廊和拱桥,朱红色的清漆隐没于桥边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的光晕中,波光粼粼的湖面泛着金波,我们踏着月色归去。
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历经等待,我们终于在接近正午时分到达了龙脊梯田入口。这里群山环绕,从山脚下的游客中心上山需要转乘景区的大巴。大巴车载着一车热切的心,在开朗的一片蔚蓝中奔驰在屈曲的盘山路之上。车开得极其快,时值初秋,车窗外满山草木松脆,起伏的山丘舒展着身躯,无声地诉说着秋意的璀璨,铺面而来的凉风中有稻香浮动。
终于是到了龙脊梯田,阳光温暖柔和,却热烈极了。光与影,山和水,兀自营造着世界;青色被蒙蒙乳白薄雾缭绕成不规则的一片片。向山下望,近了,则是规整的一片片梯田——金黄之火燎过原野,耀人眼目,挂满稻粒的稻穗在秋风中沉沉地低垂。
梯田是伟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因地制宜而成的绝妙想法,人与自然就这样在台阶状的土地上达成了和谐共生。正对着梯田的另一座山则栽种着果树——二者求同存异,合理利用着光照条件和降雨,在有限的地形地貌上努力耕耘,于是水土得以留存,人类得以求生,世代得以绵延不绝。
聆听完老师们的讲解之后,我们开始以小组为单位询问采访当地居民以及游客,探讨旅游业等发展带来的变化争端等等。放慢脚步,放轻步履,山间的一切都在细微处悄然绽放:榕树下歪倒着儿童骑行车,爬山虎泛滥的路旁掩映着一节破旧生锈的火车头,田埂旁丛生的蒲公英在空气中飞旋,挑着担的老农正从这座山头奔赴另一亩田野……最令人惊喜的是在转角处的竹屋——池上山雾欲寒,竹暗小窗低户。屋檐下栽的芭蕉与潺潺溪水呼应,汩汩清泉经由竹管流下石板,离时的梦里便也是这数点秋声。
桂林之行如此可爱可亲,然而这样的梦乡从来难说全然是温柔和多情。其实,它密不透风且固若金汤。地势遥而险,故隔绝开扬名千万载的俗世,因而灵粹;与此同时封锁一切流转的人事,因而顽固。但分割发展的世俗,就接受咯斯特命定的贫瘠;拒绝交流的往来,就收获不会被流放的珍奇。它复杂而矛盾,古来难以谋寻通往一线生机的出口——一个群山、一带水,全都是生命和记忆美丽而危险的开端。
“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土地上,事实上我们生活在时间里。田野、街道、河流、房屋是我们置身时间之中的伙伴。”
地理便是这样一门包含万象的学科,它向我们解释着时间跨度下的山河变迁、沧海桑田的地质运动;解释着四季轮转,秋收冬藏再到春暖花开、麦浪翻滚的对面会是山色空濛;解释着人群如何来来去去,朱楼怎样起又轰然倒塌,随即在时代另一轮的热潮中又迎来新生。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相辅相成,我们生活在时间里,做这一切成因的探索者。
经由光阴,经由山水,经由乡村和城市,这一路群山带水,永驻进我们的心魂。
文|Dalros Wang
图|Aimee, Alice, Saisi
推荐阅读
推荐视频
深圳国际交流书院
办中国最好的国际高中
邮箱:zhaosheng@scie.com.cn
学校官网:www.alevel.com.cn
咨询热线:0755-83982003
本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