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相荐 | 2025文旅革新第一步:让民宿管家重新「管家」?

旅行   2025-01-07 18:39   北京  

@进院来民宿


在莫干山四合村,去「进院来」作客。

小毛习惯性地把行李往身上一扛,扭头对我说:「当心有狗,不过村里的狗也不怕的」。

想到十年前在西坡,第一次约小毛,在停车场,他只是跟我打了个招呼:「不好意思,我的客人来了」。

客人,比媒体老师重要那么一丢,这是小毛心里一直以来的那杆秤。


@进院来民宿


石阶有点陡,小毛说没几个人能不喘。这意味着我的房间有足够好的视野。

在网红元素左右流量的年代,民宿空间里的视野经常被忽视。

阿泽在前台招呼客人,我们隔空挥手问好,一会儿,她端来莫干黄茶和甜汤;阿汉问我要不要去爬山看日落,我说在二楼的露台上看也一样。

小毛、阿泽、阿汉,是在民宿十年里的快速成长起来的年轻民宿人,从莫干山出发,服务过数家中国头部民宿。

2024年,他们回到莫干山,重新回到一线,共同经营一个小而美的民宿「进院来」。


@进院来民宿


小毛说,现在莫干山的客群以一晚两天居多,管家带着玩的这部分功能慢慢被削弱,客人也更喜欢和管家们在客厅聊天,而不是去爬山。

果然,晚上吃饭,另外几个房间的客人和小毛、阿泽聊得很欢。

这和马晖观察到的一样。


@进院来民宿



 

从法国山居到莫村旅馆,大管家马晖见证了度假行业的变迁,包括客人需求的变化。

过去人们度假是为了和自然近一点。

从莫村旅馆所在的紫岭到莫干山风景区皇后饭店,一个半小时,是一段和自然的近距离接触,也是慢慢接近两百年前度假风貌的方式。

「但现在的客人不愿意走长线,心理预设的户外活动时间最好不超过一小时。

我们见过很多客人,从入住到退房,没出过房门。」马晖发现。


@莫村旅馆


也因此,莫村旅馆在茶园和后山开辟了一条新的徒步线路,边走边聊的状态下,大环线差不多走1小时,小环线半小时就能走下来。

马晖还请了一位本地户外高手蒋张鹏,带着走既保证安全,也通过交流给到足够的情绪价值。

有些度假方式可以引领,有些生活习惯需要满足。

小毛和马晖,两位民宿行业的老手如是表达。

管理者需要做的是,观察,以及变通。


@莫村旅馆


清晨,阿泽在准备早餐,她问客人:是要小馄饨、拌面还是粥——今天准备的是杂粮粥呢。

备好早餐,阿泽开始削脆柿:也是客人寄过来的,给大家尝尝,见者有份。

没有超出边界的服务,但每个细节都被仔细照顾着——这或许是我们对优质服务的期待和理解。


@进院来民宿


做好民宿里的服务,需要几年的经验?或者说,民宿管家的合格与否,需要多久的培养和成长期?

小毛觉得,经验没那么重要,主要是找到那个合适的人。

合适,大概才能在人前不露怯,不卑不亢。

看上去只是在做自己而已,让我印象深的管家,大多如此。

到停车场来接客人的时候,顺便捡个垃圾;清理房间的阿姨擦身而过的时候道声「你好」,眼神没有闪躲;

介绍完菜的时候,加了一句自己的感受:这个真的很好吃;


@进院来民宿


我还偷偷瞄见,一位上了年纪的服务生的唇色很好看——这些发生在春山在望,有培训的成分,也是很多人的天性使然。

民宿这样的场景里,平等、友善就是「好服务」的定义。

反观,也经历过管家急着把人一路带到房间,匆匆结束这项工作,观感也很鲜明。


@春山在望



 

有些服务靠缘分、凭感觉。

马晖说,理疗师黄师傅在没有预订的时候,会帮着做很多运营上的工作,也会给头疼、闪腰的员工来那么几下;阳明观堂的古建讲解员符老先生其实是酒店的保洁……

管家主动,且发挥天性,就能让运营更高效,传达到客人这里,自然而不做作,哪怕有瑕疵,也可以被谅解。

更多的服务,靠指导和培训。有方法论,这事儿还有的救。


@春山在望


几乎每家民宿都做管家培训,春山在望店长田俊伟的培训更能直击要点,因为形象,管家接受程度高。

他用春夏秋冬四季来给客人画像。

春天型的客人是他们最愿意看到的,客气、友善、自洽,享受在店里的一切。

不管再忙,面对那些喜欢分享、希望交流的春天型客人,店员、店长甚至主人都会抽时间和他们聊上几句,吃早饭、喝下午茶者晚上用餐的时候;

夏天型的客人往往表现得直接,看上去似乎很着急,这就要求管家比他本人想得更多、更早。


@春山在望


曾有一位客人,下午茶的时候提起一嘴「今晚想要喝酒」,管家们就提前把冰桶、威士忌杯、冰球准备好,并询问是否需要再备些小吃。

总之,晚上客人回到房间开始喝酒的时候,所需都已经准备就绪;

秋天型和春天型类似,但没那么打开自己,他们是旅途中常见的、带着些疗伤目的的一类人。

如果稍加引导或是关注,秋天型客人就能转变成春天型,也愿意打开自己;

冬天型的客人不爱言语,不去打扰就是最妥帖的服务。
 
这些认知和标签,从客人发起预订那一刻就开始了,微信沟通,继而是抵达时的初次见面,店长和管家会立刻形成一套服务机制。

即使在服务过程中略有偏差,也来得及修正。


@春山在望


就职于春山在望之前,田俊伟一直服务于高端餐饮。

他曾工作过的一家餐厅,老板牛到不在菜单上放图片,只靠美味和服务取胜。这也让田俊伟意识到,实实在在品质和服务的重要性。

本以为凭自己的能力和经验,从餐厅到酒店应该绰绰有余。

殊不知,同样是服务业,客人在酒店里停留的时间变长,需要的服务也更细致,田俊伟和管家们才摸索出了「四季标签」,它最大的特点是直观易懂。


@春山在望



 
莫干山紫岭村的法国山居一直有着两极的评价,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人说它卖这么贵却没有服务。
服务,很多时候是老板的意识的体现。

司徒夫的年代,法国山居更接近于家庭式度假,他本人就不喜欢服务生在眼前晃。

随着度假方式的转变,法国山居也变成了莫村旅馆,服务向标准看齐。


@莫村旅馆


举个例子,过去对于桌上插花这件事是非常随意的。司徒夫起来看到玫瑰花开了几朵,就去剪来插在餐桌上,管家看到了也会照做。

至于花用完了但还有桌子空着,或是这一季花谢了以后用什么花,都是未知。

但在如今的莫村旅馆几乎不会有这种随机运营,内场、花艺都有专门的负责人。

但这不意味着程式化,莫村旅馆有自己的「莫村时刻」,适度的惊喜能为服务加分。


@莫村旅馆


客人落座的时候,壁炉正透出适宜的火候,这是管家根据客人预订的用餐时间推算的提前量;

吃饭途中,管家递上来两根锡纸包着的、热乎乎的地瓜,看似随意地告诉客人「这是壁炉烤的,试试」;

突然降温,管家主动提出瑜伽活动换到礼堂去,而礼堂本来是客人想要但觉得超出预算的场地,真是意外的惊喜;

没有书面的对于「莫村时刻」的定义,在大管家马晖看来就是一些微小的、不经意的,却能突然击中人心的服务。
 

@莫村旅馆


「当然,这些服务需要一些权限。」马晖提到。


莫村旅馆活动多(最多的时候一个月7场),所以实行pm制(项目经理),权限、可能性都提前预设,面对突发情况也无需急急忙忙请示,给到客户良好的体验。




 

培训是硬的,市面上眼花缭乱的民宿管家培训课;共情和温暖是软的,考验的是主人的管理宽容度。

11 月,吐鲁番八风谷冬季闭店了。金虹带着维吾尔族管家热孜娅一路拜访民宿,最后回到杭州,后面还安排了江浙头部民宿的学习体验。

热孜娅已经在八风谷做了两年,因为大多数人对于新疆的包容度很高,热孜娅觉得一切都还好,并没有特别的难点。

 

@吐鲁番八风谷民宿


「你拍点我们聊天的场景吧」。

吃饭的时候,金虹时不时提点热孜娅。能独立拍摄并剪辑,是布置给管家在这个寒假的作业。

跳出八风谷的舒适圈,提供更好的服务,金虹想趁此机会传递给年轻管家们。

热孜娅很给力,总能「接灵子」,在别家民宿里也能就某个惊喜点和金虹交流。

 

@吐鲁番八风谷民宿


热孜娅和金虹女儿差不多年纪,她称金虹是第二个妈妈,在杭州的时候,她睡在金虹家。

很多人都说过金虹:次次真心,就不怕被伤害和背叛吗?

金虹的确被伤害过,店长离职,她

生了会儿气,很快又翻篇了。

金虹觉得,自己这样对待年轻管家,并不全是出于老板要让民宿良好运转的功利心,更多的时候希望这些年轻人能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吐鲁番八风谷民宿


作为管理者,你要对管家好,这是金虹对民宿的思考。

「他们都会叫我老师,我对这些学生都有感情,慢慢的不光是老师、老板,我可能更多的是他们的姐姐和妈妈,如果我留在民宿这个行业里,我可能能给到他们更多的帮助。」金虹说。

管家们都很认可金虹,八风谷的运转也很良性,但金虹的烦恼依然是管家招募。

「在新疆,只要管家来,能正常说普通话,我从零开始带都OK。」

金虹叹气,「现在缺男管家,只要是男的,能够喘气,会说话,会说人话就行了。」

因为所处环境不同,对人的要求也不同。


@吐鲁番八风谷民宿


前几天,在行业里口碑很好的民宿主理人给我们发来一串问题:

我想知道其他民宿的管家工作年限是多久?我更想知道老管家们是出于什么原因一直留在一家店?

他面临的问题是,行业的营销需求在变化,快40的店长看上去很难接受新挑战。

这让主人非常迷茫,「稳定性」和「更新换代」哪个要紧?


@飞茑集·中卫


他也想过让工作细分:线上运营交给专门的团队,让老员工只发挥他的专长做线下服务和细节。

可是,对于小体量的民宿来说,难以支付得起这么细分高昂的人工成本。

我把这些问题抛给小毛,他的建议是:店长管家们还是应该更侧重线下运营。

作为民宿酒店人,始终应该记得,到店客人的推荐本身就是民宿获客非常重要的渠道。

人人都可以用手中的相机和修图软件来吸引眼球时,却忽视了传播最朴实的方法:口口相传。

现在听上去,更像一句警钟。



反过来看,携程等线上渠道运营其实已经有成熟的方法论,小毛觉得培训后可以交给店长来做后续运营。

至于线上营销,不一定需要全职,找个顾问也不失为一种方法。找顾问的话,考验的是民宿主把brief写清楚。

不知道能不能给同样有困惑的民宿酒店主一些启发。


@黄河宿集 贺兰山馆



「然后呢?」

小毛也有自己的困惑:在管家这个领域做到极致,然后呢?
 

民宿管家的门槛不高,同样不高的还有晋升空间和薪资待遇。

优质人才很容易脱颖而出,也很容易离家出走。复盘民宿十年,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更别说解决。

行业培训难有定势,各家民宿运营风格不同,民宿经营者的管理水平和情怀也很难一比一复制。

留给民宿管家的困境,是一次又一次的适应、调整、妥协,很难有一个长远、固定的职业方向。

2025年,这件事会得到改变吗?


@飞茑集·松阳


在采访中,我们找到一些共性,或许能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如果民宿、酒店内部环境和谐,管家就容易获得安全感,他们会更倾向于认为这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当服务被认可(当面或是社交媒体上的点名夸奖)又会让他们倍加有劲;

把更多服务权限交给一线服务者,让他们真正拥有「管家」的能力。


@进院来民宿



图片来源:大米、进院来、春山在望、飞茑集、吐鲁番八风谷民宿、莫村旅馆










SMART度假产业平台
SMART度假产业平台,集齐建立卓越度假产业所需的全部资源,提供目的地IP文旅产业生态构建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