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丨时丨代丨纪 / 实丨文 / 学 /平丨台
我 们 每 个 人 都 是 生 活 的 记 录 者
在20世纪那场震撼世界的日本侵华战争中,冯仲云及其战友们以血肉之躯诠释了东北抗日联军的不朽功勋,从而让我们这些后人对抗联长达十四年的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斗有了深刻的认识而心存敬仰。
1946年,冯仲云(左)、彭真(中)、周保中合影
第1章:
曾任上尉情报科长
1939年9月18日,在这个既敏感又特殊的日子,冯仲云去了仰慕已久的苏维埃发祥地——苏联。一般说来,对于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而言,这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一次机遇。可现实中的情形却令马仲云一点也乐观不起来。
当时,东北抗日战斗到了最艰苦的时期,人员从建军时的十万人锐减到3千人;活动区域也由原先的70个县市缩小到不足10个县。最受打击的是党组织与党中央失去了联系。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住党在东北的唯一抗日武装,抗联领导决定除留少数部队在东北坚持战斗外,其余大部分撤退到苏联远东境内休养。等待通过苏联与党中央取得联系。
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表示:“尽管暂时还不能与党中央取得联系,但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信仰和奋斗目标,主宰着我们的灵魂!既然对于越界过江统一了思想,我们就立即行动。”
1940年9月,苏联远东方面军内务部长瓦西里致信抗联,通知12月在苏联境内召集党和游击队干部会议,解决党组织和目前游击队运动的一切问题。自此,抗联干部战士相继进入苏联境内。
中共北满党组织是1935年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的。整整四年,他们就像没娘的孩子,一遍遍呼唤和寻找着党组织。对于他们来说什么也比不上寻找党组织重要。一天夜里,像往常一样,满怀心思的冯仲云仰望天空,似乎想要在那布满星星的天空中寻找到答案。
恰好此时,一位交通员向他打了声招呼,就蹦跳着把从苏联境内带来的报刊、书籍一一送给领导。突然,一个灵感闪现在了他的脑海:交通员出入苏联边境就像从自己的口袋里掏手纸一样轻松容易,那么,为什么不能去苏联,通过苏联来联系党中央呢?
说干就干,身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的冯仲云连夜将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地汇报给了当时的北满省委书记金策。这个金策就是后来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功勋,他曾任赵尚志领导下的三军政治部主任,中共北满省委书记,1942年任苏联远东红旗军第88步兵旅三营大尉政治委员。回国后,任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政府副首相,朝鲜战争时任前线总司令官,领导着由军团长金雄领导的第一军团和由金武亭任军团长的第二军团。大将军衔。
金策听了汇报后,便委派冯仲云和高禹民两位同志辗转苏联寻求与党中央的联络。苏联红军热情地接他们过了江,并护送到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的哈巴罗夫斯克,即伯力。难以抑制兴奋心情的冯仲云提笔挥毫,用了四天时间,写就了给党中央长达三万多字的长篇报告,并委托苏联方面一定尽快转交中共中央。然而,心急如焚地等待了一个多月后,才有一位共产国际的代表会见了他们。
冯仲云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询问中共中央收到了他的报告了没有?有什么回音?叫海路的代表支支吾吾地回答:“在请示中。”这牛头不对马嘴的回答让冯仲云莫名其妙,如坠云雾之中。情急之下,冯仲云要求发报,并草拟了电文交给海路。但一直没有收到回电,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至今也没有答案。
1940年1月,抗联将领周保中,赵尚志被苏联方面召至伯力,研究东北抗日联军的情况。
1月24日,中共吉东、北满省委在苏联远东城市哈巴罗夫斯克召开“第一次伯力会议”,会议一直开到了3月下旬。赵尚志因为所谓的错误,被永远开除党籍,周保中、冯仲云据理力争,同志们之间的争吵、辩论都是因为工作方法和策略上的分歧而已,何至于开除党籍!
然而,最终省委只将决议中的“永远”两字取消了,赵尚志就这样第二次被开除党籍。虽说赵尚志的党籍没有保住,但冯仲云和周保中的努力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失去党员身份的赵尚志得以留在了抗联领导层中,被调任第二路军副总指挥。
1942年2月,有着“南杨(靖宇)北赵(尚志)”说法的赵尚志被叛徒出卖,壮烈牺牲,而更令人悲愤的是两年前,也是2月,著名的抗日英雄,抗联的卓越领导人杨靖宇也是被汉奸射出的子弹夺去了生命的。
在伯力,仅仅半年的功夫,冯仲云已粗通了俄语,并能够翻译一些俄文文件和书籍,由此获得了不少苏联的革命经验。1940年,冯仲云带领30多名受了苏军培训的游击队员回到祖国,不料,出师不利,一进入国内,小分队就遭遇到了“炮手队”的袭击,这个“炮手队”十分嚣张,是被日本鬼子收买的猎人组成的,由于他们祖祖辈辈在山里打猎,因而个个枪法神准,而冯仲云率领的小分队经过长途跋涉,人困马累,而且每个人还背着一个大背囊,再加上天寒地冻,行动稍一迟缓就成了人家的靶子。
经过几次出生入死的战斗后,冯仲云决定主动出击,利用敌人麻痹大意的心态,搞它一把。敌人的“炮手队”骑兵小队有35人,正在休息时进入了小分队的视野,不过,想要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只有智取:要等敌人睡熟之后发动突然袭击,为此,冯仲云布置了一个三面合击的方案。
战斗打响时正是第二天的拂晓,面对突如其来的三面火力,敌人顾不得选择,慌里慌张顺着没有枪声的方向就滚了下去,其实该面是个大陡坡,因而敌人非死即伤,袭击大获成功!残余之敌只得抱头鼠窜。
经过20多天的艰苦斗争,又经历了饥饿、寒冷的重重威胁,冯仲云小队终于与抗日联军的另一个重要人物,第三路军的总指挥李兆麟会师了。
之后,冯仲云传达了苏联“伯力会议”精神,将东北抗联军级番号改编为各个支队。并重新划定了活动区域,在老金沟,改编了第6支队,支队长为张光迪,政委是于天放。在伊吉密,将第十一军改编为九支队的一部,在庆县与第三军参谋长,后任军长的许亨植会面,省委书记金策恰在此处,该处的队伍改编为第十二支队,支队长为许亨植,吴世英任政委。在这里,金策、许亨植、冯仲云做了一个极其正确的决定:为了激发起广大抗日军民的热情和提高对敌斗争积极性,给鬼子当头一棒,特将十二支队拉到三肇平原去打击一下鬼子的嚣张气焰。这个战例后来成了我抗日联军的经典战例之一,被誉为“三肇烽火”。
此后,冯仲云便离开了十二支队,但没有想到,这一次分别,竟也成了永别,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朝鲜人民的优秀儿子许亨植于第二年秋天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不久后的一天,冯仲云检查到讷河地下县委的时候,收到了一份情报,驻克山的伪军十九团主力开拔进山“讨伐”去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冯仲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既然主力出动,县城必定空虚,何不乘机打下克山县城,补充给养,然后进山。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十九团团部被攻下后,缴获了大量武装、粮食都无法运出,因为马场的战斗遭遇到了强烈的反击,怎么办?无可奈何之下,冯仲云拍案决定征用大户的马匹,并说明一定会还给大家的。然而,由于时间紧张和队伍执行命令走样,不光大户的马被征用了,就连小农户的大牲口也被牵走了。其结果在群众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为此,冯仲云心中留下了一个永久的创痛。不仅主动请求了上级的处分,而且到了60年代,他还在回忆中写道:“20多年了,我愧对当时克山的贫苦百姓,今天我在回忆录里写出这段经过,借以请罪于克山贫苦农民,请求他们的谅解,以释我心中沉重的负担。”
当然,虽说冯仲云等人犯了错误,但躲过了日军的围追堵截以及三架飞机的跟踪轰炸和扫射后,他们也挽救了已经绝粮50多天的第三路军。
此后不久,李兆麟,冯仲云先后接到通知去了苏联,参加第二次“伯力会议”。抗日联军的各路将领陆续到齐。其中冯仲云、李兆麟、金策是北满省委的代表;周保中、季青、王效明、崔石泉是吉东省委的代表;南满省委的代表本身是杨靖宇和魏拯民,然而在杨靖宇牺牲,魏拯民身患重病的情况下,恰好金日成、徐哲、安吉率领第一路军余部进入苏联,便成了南满的代表。
就在大家热心期待中共中央代表的时候,苏方告知的结果令与会代表大失所望。会议召开后,经过自主研究,由周保中、李兆麟、崔石泉组成“三人团”,统一指挥东北党组织和抗日联军各支队。就在这次会议上冯仲云因为提出一个游击战的新策略,而遭到了大家的误解和“无情打击”,最终背上了一个党内严重警告的处分,并被解除了第三路军政委的职务。
因此作为抗联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冯仲云便成了政治文化教员。1942年8月1日,原“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组建成番号为苏联远东方面军第88旅的“中国旅”。对外番号是八四六一号特别旅,又称“国际旅”。
而苏联远东军总司令阿巴纳申科大将在检阅该旅时,宣布的番号是苏联远东红旗军第88步兵旅。全旅共分四个步兵营,一个天线电连,一个直属教导大队,一个直属迫击炮连。全旅共有官兵1500人,抗联总指挥周保中任少校旅长(1943年晋升中校),抗联总政治部主任李兆麟任少校政治委员。
在野营基地,起初的军事工作由崔石泉负责,政治上由冯仲云负责,后来从莫斯科又派来在苏联治病的王松(即刘亚楼,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第一任空军司令员),这期间,冯仲云同金日成结识,并成了要好的朋友。金日成十分欣赏冯仲云的知识渊博、为人正派,抗日坚定,打仗勇敢,因而常结伴而行,相互交流,推心置腹,感情至深。直到1992年,应朝鲜方面邀请,冯仲云的遗孀薛雯和孩子去朝鲜参加金日成八十寿辰庆典活动,受到最高规格的接待。
抗联第二路军总参谋长崔石泉(1945年后改名崔庸建)任大尉副参谋长兼旅党委书记。而“野营”的政治负责人,原抗日联军的主要负责人之一的冯仲云只作为三营三连的指导员,仅被授予了苏军上尉军衔。
不久,在一次列队检阅时,苏军阿布拉幸大将见冯仲云出现在了队列中,大惑不解,向教导旅部提出,这样的人才应该在旅政治部才对。就这样冯仲云才又被任命为政治部情报科科长。周保中的夫人王一知任天线电连中尉连长,一营长是金日成大尉(1948年9月创建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并担任内阁首相,人民军大元帅等);政委是安吉大尉(回国后,曾任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抗联7军政治部主任王晓明任大尉营长(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政委姜健大尉(回国后,任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中将军衔,还兼任民族保卫省的副相);三营长是抗联4军军长许亨植大尉,因牺牲未到职,由王明贵上尉继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政委是金策大尉;四营长柴世荣大尉(1943年牺牲),政委是季青大尉。
第2章:
最艰难时期的上尉副司令
在苏联红军毫无保留的特种训练下,抗联从只会打游击的队伍发展成了一支掌握先进武器装备的部队。官兵们对汽车驾驶、收发电报、识图绘图、爆破、战地拍照、搏斗、刺杀、滑雪、空降跳伞等技巧的运用已十分熟练并且得心应手。这期间,被派回国内开展游击战,执行破坏交通等任务的小分队有26支,约240人次,执行侦察任务的有25支,1260人次,期间牺牲的同志不下200人。七月,中共辽、吉、黑临时党委成立,周保中任书记。7月下旬,根据苏军统帅斯大林大元帅的指示精神,我抗联280名指战员,组成了20多支先遣队潜回中国东北,他们用各种方式接近或潜入日军的数百个营区、工事、弹药库,军事谍报机关要塞设施,将关东军17个战略地堡及三道防线的情况无一遗漏地绘制成图,送回旅部。
1945年8月9日,苏军在发动总攻之前,苏军最高统帅部将印制的日军在东北防御体系的资料图册,分发到了副连职以上所有干部的手中。图册详细绘制了日军防御工事结构、质量、坚固程度,火力配备情况,为苏军迅速摧毁日军的防御体系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毫无疑问,苏军绘制的情报图册凝结了抗联指战员的鲜血和生命,他们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此,苏联远东方面军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发来贺电:八十八旅英勇的中国战士们,感谢你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情报,为我们远东军进攻中国东北起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日本关东军戒备森严的要塞,筑垒地区所行进的侦察、营救活动,高度体现了中国战士的优秀品格和顽强的战斗精神,令人敬佩的中国英雄们,我代表苏联人民感谢你们,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8月12日,周保中接到了斯大林发来的电报,报称:“东北是中国人民的东北,苏联红军的任务是解放东北,建设东北的任务是你们的。”8月24日,苏联远东军军事委员希金中将召见周保中,要求中国教导旅随苏军占领东北各战略要点,并准备接受各城市卫戍副司令的任命。其任务之一是帮助苏联红军维持占领地的革命秩序,肃清敌伪残余和一切反革命分子。提高红军在群众中的威信,促进中苏友好,其二是利用军管会的合法地位建立党的组织,开展群众运动。9月3日,抗联主力在周保中率领下分成57个小组赶赴东北各大中城市,开展建党、建军、建政工作。
被派往中等以上城市的是10人组,大县城是三五人组,一般县城是两三人组。各工作组组长均为各城市苏军卫戍副司令。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此时的冯仲云担任了沈阳组的组长,其军衔仍然是教导旅授予的“上尉”军衔,其化名为“张大川”。
在十分讲究军衔等级的沈阳警备司令卡夫通少将的眼里,一个小小的“上尉”,怎能担当沈阳卫戍副司令的职务。因而对冯仲云十分傲慢,但是作为抗联著名将领的冯仲云决非等闲之辈,他做得有理、有利、有节,不仅顺利地掌握了沈阳这个交通枢纽开通行证的权利,而且还灵活机动地首先接管了沈阳广播电台,所有稿件须我方负责人签字后才能播发,这无疑是争取民心,传播我党我军思想的大手笔举动。
作为东北最大的城市,沈阳的地位至关重要。在这期间,冯仲云利用“上尉副司令”的头衔为我党我军在沈阳乃至整个东北立足,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与曾克林于9月10日会面后,冯仲云激动得热泪盈眶,不可自控。因为全体抗联将士,多年来最大的愿望就是与中央的人见面和建立联系。杨靖宇司令为了完成这个愿望,曾经倾尽力量两次西征,就是想打通与中央的联络通道啊!
冯仲云电告周保中:“八路军冀热辽军区第一分区司令员曾克林率八路军先遣支队3000人进驻沈阳”。
9月14日,曾克林与苏军代表维期别夫等飞赴延安,并带上了周保中写给中央的信。之后,彭真、林彪、张闻天、陈云、李富春、林枫、黄克诚等20多位中共中央委员率领2万多名干部和10万大军进入东北。
9月19日,在沈阳的张作霖“大帅府”,中共东北局宣布成立,冯仲云参加会议并作了汇报。中共中央代表,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东北局书记彭真(后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感慨万分地说:“在我们中国共产党人20多年的革命斗争中,有三件最艰苦的事;第一件是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第二件是红军长征后南方红军的三年游击战争;第三件就是东北抗联的14年苦斗。”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11月,苏军决定把沈阳交给国民党,要求东北人民自治军撤出沈阳。在苏军沈阳警备司令部工作的抗联人员均遭到驱离,并交回了苏军军装及武器。对于“上尉副司令”的冯仲云只是扯掉了他的上尉肩章,但留下了军大衣,任谁也没有料到,后来这件已经没有了肩章的“上尉副司令”的军大衣竟然成了同志们的“救命衣”。
被任命为黑龙江省主席后,在齐齐哈尔,冯仲云与黑龙江省工委书记王鹤寿会合,共乘一列装甲列车前去上任,这列由车头、守车和三节装甲车厢组成的装甲列车,在泰安站遭遇到了麻烦,守卫车站的国民军“光复军”仗着人多势众,强行拦下了装甲列车。顿时,车厢里的卫队做好了战斗准备,机枪、冲锋枪都打开了保险,战斗一触即发。
恰好这时候的月台上光线比较暗。身材高大的冯仲云身披苏军军大衣,故意站在敞开的车门处……
扮作车长的秘书对守军军官说;装甲列车是苏军派出执行任务的,必须马上放行,否则苏联人会不高兴的,刚好这时候,车上披军大衣的“长官”发怒了,而且还讲了一大长串的俄语。无奈之下,“光复军”赶紧收起武器,毕恭毕敬地挥旗放行。
可一到哈尔滨,冯仲云连肺都气炸了。国民党的“接受大员”们一个个趾高气扬,仿佛他们是抗日的英雄,到处接受“鲜花和掌声”。为了让群众明白谁才是真正的抗日英雄,一篇题为“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简史”长达4万多字的长文写就了。这篇文章写得荡气回肠,催人泪下,惑人至深,陈云同志看后拍案叫好,并于1946年1月16日起在《哈尔滨日报》上连载。
这是史上第一篇详细叙述和记录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斗争的重要著作。它为后来东北抗日联军历史地位的确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赵一曼、冷云等抗日英雄,也是在冯仲云不遗余力的推荐下才广为人知的。
第3章:
抗联名将原来是数学教授
冯仲云南人北相,身材高大,却又文质彬彬。1908年出生于江苏武进县。先辈为前清秀才。1926年考入清华学校大学部算学系,是熊庆来先生的高足。两年后,该校更名为清华大学。1927年,大革命进入低谷,且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屠杀。这时候的冯仲云却迎着敌人的屠刀走向了革命。
在这一年的5月5日,他成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一年后,担任了清华支部的第四任支部书记。1930年4月,北平市委决定动员学生党员和群众举行“五一节飞行集会”。冯仲云受党指派参加了该活动,并被捕入狱半年之久,在狱中他和刘澜波(新中国成立后首任电力工业部部长)、郑眠石(长期从事侨务工作)、张静之(原松江省副主席)等人互相团结,坚持斗争。恰好这时候发生了军阀混战,监狱也没人看管了。出狱后,冯仲云放弃了继续学习,拿文凭的机会,而是选择了革命。几十年后,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还多次探望冯仲云的遗孀薛雯女士,并亲切地称冯仲云为师兄。
1930年10月,受东北商船学校教务长的邀请,冯仲云到东北商船学校任数学教授。所谓商船学校实际就是海军军官学校,为青岛海军军校分校,其实也就是现在的大连海事大学的前身。在哈尔滨时期,冯仲云历经多次辗转,最终同中国北满特委取得了联系。这时候,冯仲云的家就成了党组织的秘密聚会点,冯仲云也被组织任命为江北区委宣传部长。不久,曾参加过省港大罢工的广州起义组织领导工作的我党杰出人物之一的化名达平的中央巡视员罗登贤来到哈尔滨,这位资深革命家的到来,使北满特委领导的地下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与此同时,冯仲云的妻子薛雯、远房侄子冯铉都成了他工作中的得力助手,并加入了党组织。这个冯铉解放后,先后担任过中央军委天津办事处主任,中央军委联络部天津局局长,中国驻瑞士首任公使,中共中央调查部副部长,国务院副秘书长等。
随着斗争形势的愈加严酷,冯仲云临危受命,担任了省委秘书长,在省委书记罗登贤的领导下努力工作。这时,受红军游击队的启发,以罗登贤为书记的省委决定改变斗争策略,决定到农村敌人统治相对薄弱的地方去发展抗日武装。杨靖宇去了南满指挥磐石游击队;赵尚志去了巴彦县领导巴彦游击队;周保中被派到王德林领导的国民救国军协助指挥;冯仲云则去了松花江下游的汤原,后来他们都成了名震四方的抗日英雄。
在汤原,冯仲云了解到汤原的党组织最初是在朝鲜族中发展起来的,党员大多数是朝鲜族人,汉族党员只有寥寥数名,而朝鲜人在汤原毕竟数量有限,要想扩大发展党组织,必须发动汉族人参加革命。半年之后,这里的汉族党员已发展到了60多人;朝鲜族党员达到了130人,而且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三军汤原反日游击队”真正意义上地组织了起来,后来这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的建军基础。
1934年,由于叛徒出卖,在哈尔滨担任省委秘书长的冯仲云只身来到了由赵尚志任司令,李兆麟任政委的哈东抗日游击支队担任政治部主任。1935年1月,哈东支队正式编成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赵尚志任军长,冯仲云任政治部主任,后来随着游击区的扩大,冯仲云得到了大家的信赖。在1936年9月的珠汤联席会议上,他被推选为中共北满临时省委的省委书记,后又改任省委宣传部长,在宣传部长任上,冯仲云指导重整了北满抗日阵容、以抗联三军、六军、九军、十一军为基层,组建了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是李兆麟,政委冯仲云,参谋长许亨植。
新中国成立后,担任松江省人民政府主席的冯仲云兼任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一任校长;1952年,冯仲云出任北京图书馆新中国的第一任馆长,1954年调任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在发展水电事业、造就人才、改进工程技术方面发挥了卓越的领导才能。
1955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为了表彰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功卓著的将领,举行了隆重的授衔,授勋仪式。这次授勋原则上只授予解放军编制序列内的现役军人。
然而,作为已在地方任职的冯仲云,因战功卓著,在整齐的军人队列中就更显得突出,引人注目。当毛泽东主席将一枚一级八一勋章和一枚一级独立自由勋章授予冯仲云后,还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毛泽东对他说:你是冯仲云,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冯仲云连连点头。毛泽东又说:你们东北抗联,比我们长征还要艰难、艰苦。冯仲云特别激动地回答:谢谢主席,这个不光是我的荣誉,而且是给我们满州地下党省委和东北抗联的同志们14年浴血奋战的荣誉。
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中,抗联牺牲的师级以上干部达150人,其中军级干部30多人。
时代锐评 | 连续两任国防部长及多名高级将领被查,源自美国的一份军情报告?
时代锐评 | 派出所所长赵亮实名举报的“内鬼”背后,可能还有更大人物未现形
时代锐评 | 李佩霞被“双开”,毛奇以权谋色,官方最新通报让人看得惊掉了下巴!
时代锐评 | 贵阳市四任市长先后落马,最年轻的省会城市市长马宁宇被查内因究竟为何?
时代锐评 | 掼蛋又有了新玩法?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掼蛋之风”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时代锐评 | 李佩霞被“双开”,毛奇以权谋色,官方最新通报让人看得惊掉了下巴!
时代锐评 | 贵阳市四任市长先后落马,最年轻的省会城市市长马宁宇被查内因究竟为何?
时代锐评 | 掼蛋又有了新玩法?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掼蛋之风”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本号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请在右下角点在看转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