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风采 | 从陕北转战西北坡途中,毛主席事无巨细,亲自过问农民的吃穿住行

文摘   文化   2024-08-20 13:47   北京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上面蓝色字“新时代纪实”关注,便于您留言和继续阅读精彩内容,欢迎点击文末【喜欢作者】图标打赏金鼓励作者,谢谢您的热心支持!

丨时丨代丨纪 / 实丨文 / 学 /
 我  们 每 个 人 都 是 生 活  的  记  录  者




1948年3月,解放战争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国内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从内线作战转入外线作战,从西北、华北、东北到华东全线出击,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的反革命车轮,使之走问覆灭的道路。由此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车轮,风驰电掣走向胜利的道路。

这是解放战争史上的重大转折,中国两种命运的战略决战就要展开,一个独立自由的新中国,犹如晨曦已现的红日,即将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喷薄而出!

为了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与敌人展开空前规模的战略决战,为了迎接胜利的曙光,夺取全国的解放。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率领中央前委机关离开陕北东渡黄河,途经山西转移河北平山县西柏坡。

这天中午,陕北吴堡县川口渡口聚集了很多人,十几条木船倚靠在岸边,数十名船工做好了一切准备,等待着开船。毛泽东、周恩来和任弼时等中央首长站在岸边,一会儿抬头扫一眼黄河,一会儿回头望着陕北的大地。风风雨雨,岁月峥嵘,陕北啊,陕北!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转瞬已在这里生活战斗13个春秋。是这里的小米饭滋养了他们的生命,是这里的黄土地孕育了他们的智慧。此刻,就要离开陕北了,怎能不感怀万端,连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让人难舍难分。毛主席、周副主席、任弼时此时此刻满含眷恋的目光看着陕北。

这时,几个警卫人员过来请首长吃午饭。毛主席、周副主席、任弼时等首长就坐在河滩上吃随身带的干粮,喝附近老乡烧的开水。当地的区、县干部看见主席这么艰苦,深受感动,又觉得没照顾好中央首长,心里很是过意不去,一再向各位首长表示歉意。毛主席听见了,站起身来,面对着来送行的陕北老乡无限深情地说:“我知道咱们陕北的老百姓生活是很艰苦的,所以就没有事先让你们准备饭,我们打游击在外边吃饭惯了,这没什么关系。我知道陕北的人民群众对我们很好,现在就要离开陕北了,还真有点舍不得。等全国解放了,我们还会来看望大家的,谢谢你们,陕北的乡亲们!”说罢,毛主席挥手向前来送行的陕北老乡招手致意。

为防备敌机空袭,吃罢午饭就过河。毛主席上船前,同送行的区、县干部,就近的陕北老乡握手告别,直到船开动了,还不住地招手。接着,转身同船工们一一握手,并和大家合影留念,说道:“同志们,又要辛苦你们了。”

“送毛主席过河,是我们最大的光荣,我们一定保证安全过河!”船工们高兴地说。

毛主席点着头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木船在一阵粗犷浑厚的船工号子声中渐渐远离西岸。3月的黄河两岸不见一丝绿茵,滔滔的黄水带着远古的沉寂匆匆南下。可以看见黄河西岸送行的人们仍在招着手,毛主席又高高举起右手向西岸挥动。

船队驶向河心时,船开始不停地左右晃动,李银桥等几个卫士过来请主席坐下,主席不肯坐,却满有兴致地吟道:“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黄河西来绝昆仑,咆哮万晨触龙门”;“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吟罢,与身边的人说:“只唐代诗人李白就有这么多赞美黄河的诗。黄河不愧为孕育我们华夏民族的母亲河。来,子龙,我站立黄河渡船上,以陕北为背景照张像如何?”

叶子龙很快选好位置,边调焦取景边说道:“不错,很有纪念意义。”毛主席很快敛去笑容,显出一副沉静庄重的神情。“咔嚓”一声,这一历史瞬间凝固,摄下了一张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好啊!”主席无限感慨地说道,“把黄河拍摄下来,把陕北拍摄下来,这是一个很好的纪念。”


说话间,水面骤然翻腾咆哮,巨浪滚滚袭来,这时正值黄河凌汛期,不时看见一块块浮冰直冲下来,船工们紧张的驾驶着木船在激流中颠簸,绕过漩涡,躲过浮冰。船队中有一条船集中载运首长们的坐骑,此刻船上的几匹马早被这惊涛骇浪给吓坏了,在船上相互拥挤,突然一声马嘶,毛主席骑坐的那匹老青马被挤进滚滚洪流中,这下可把人们急坏了。谁想这匹平日显得极为温驯的老青马,竟格外冷静,且水性挺好,兀自嘶鸣着在河中打转,仿佛舍不得离开陕北似的,最后拼命向西岸游去。

看着老青马游向西岸,毛主席方松了口气。在陕北的时候,他一直骑着这匹老青马,同老青马有着很深的感情,他最后一次深情地看了看西岸,心里默默说道:“马犹如此,人何以堪?再见了,陕北,等全国解放了,我一定会回来的!”

船队经过一片浅滩,按预定方向在黄河东岸山西省临县下滩里平稳靠岸。东岸上早有成群结队的干部群众迎候着。毛主席边下船边向大家招手。上岸后,毛主席主动与船工交谈,了解到由于1947年遭受自然灾害侵袭,船工们的生活十分困难,毛主席当即批给了他们 360斤边区粮票。不到一会功夫,毛主席的那匹老青马也被船工们送过来了,毛主席抚摸着老青马,连声向送马的同志道谢。

为按时到达宿营地,毛主席他们没顾上休息,就沿黄河曲折南下。

沿黄河经临县索达干、碛口,下午2时到达临县寨则山,毛主席一行将在这里夜宿。

依山傍水的寨子山村,这天像过节一样红火热闹,村头挤满了前来欢迎的男女老少,大家热烈欢呼,热烈鼓掌,向毛主席问好。有的上前主动给毛主席一行牵马带路,有的双手护着马驮上的行李,毛主席边招手边随着欢呼的人流走进了一处大院子。这个院子是中共晋绥分局开办的一所工读学校,院子里热闹非凡,里里外外全是人,毛主席不住地向欢迎的群众点头致意,深切感谢晋绥边区人民的盛情欢迎。

到达寨子山后,毛主席当即派任弼时及有关人员调查这里1947年的受灾情况和群众生活情况,毛主席还亲自向村党支部书记、村长陈斌和老农会会员张茂福转达了中共中央对当地干部群众的问候。

等院子里静下来,毛主席不顾疲劳,坐在院里的木凳上看起文件来,一直看到天黑。吃饭后,周副主席、任弼时来到毛主席住的窑洞,共同商量行军事宜,很晚二人才离开。毛主席则又开始他习以为常的夜间工作,直到天近拂晓方去休息。中午饭时,毛主席再三吩咐警卫班长张瑞岐把住过的窑洞打扫干净,把借的东西一一送还老乡,待一切办妥了,12时许离开寨子山,顺着秋水河向北继续行进。

3月24日傍晚,毛主席一行来到了临县三交镇的双塔村。将进村口,一支驴驮人挑的支前队伍迎面而来,毛主席、周副主席和任弼时跳下马来,让在路边,亲切地向民工们问好:“同志们辛苦了!”“首长辛苦了!”民工们一边回答一边大步流星的赶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位身材魁悟、和蔼可亲的首长就是他们日夜想念的毛主席。

临县的三交镇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时的中央后方委员会所在地,中央土改工作队也在这一带住着,中央机关工作人员大多数也转移到这里。那时党中央只有一个电台,而中央后委却有几十部电台,中央同各地的联系一般都通过后委,所以它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枢纽机关,同时它又负责对陕北前方的供应工作。中央后委的工作是由叶剑英主持的,他已率领部分队伍先期前往西柏坡了,此刻迎接毛主席一行的是杨尚昆。

晚饭后,杨尚昆陪同毛主席一行在双塔村转了一圈,看了中央后委机关驻地。之后,大家一起来到毛主席住的窑洞,研究讨论行军路线等问题,决定毛主席、周副主席、任弼时乘汽车前进,同陕北过来的中央前委机关和警卫团一部分人员走一路,前委和后委其他人员则由杨尚昆率领步行前进。还商定毛主席一行在晋绥边区住几天,听一听他们的汇报意见,在沿途各县停一停,了解一下当地的工作情况,然后赴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与刘少奇、朱德领导的中央工作委员会汇合。最后,毛主席建议道:“行军是很艰苦的事,还需要给机关开会动员一下,给大家鼓鼓劲,要大家有个敌情观念,还有遵守纪律方面的问题。”大家一致表示同意。

第二天,即3月25日下午召开了有中央前委和后委全体人员参加的动员大会。周副主席首先作了行军动员讲话,他说道:“这次我们离开晋西北到河北平山县去,到了那里,中央机关就汇合了,彻底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日子就不远了!”任弼时也讲了话。接着周副主席朝着正在北房台阶上来回踱步的毛主席问道:“主席讲话吗?”

“不讲了。”毛主席摆了一下夹着香烟的右手。

这时,与会的人们都热烈地鼓起掌来了。他们中大部分人已好长时间没有听到毛主席那极富感染力的浓重湖南腔了。现在即将踏上胜利征途,多么希望能聆听到毛主席那熟悉而又亲切的讲话啊!

听到这掌声,毛主席也猜出了大家的心事。他止住脚步,大手一挥,像发表宣言似的大声朝大家说道:“同志们,行军是艰苦的,可前途是光明的!”

会场里又是一阵长时间的鼓掌声。这时不知什么人在队伍里大声说了一句:“一年多没有听毛主席讲话了,请主席多讲几句。”话音一落,又是一阵燃放鞭炮似的鼓掌声,毛主席也被这热烈的气氛所感染,大步走下台阶,来到大家面前。

他充满激情地说:“咱们都是转战陕北的战友啊!大家同甘苦共患难一年多,你们帮助我们做了许多事情,这要好好谢谢你们。你们记得吗?那次十几天的急行军,走了几百里、上千里的路程,打了沙家店,我们翻过了山坳,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将陕北战争中的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里。我们现在要到河北去,还是要翻山越岭,还要经过最高山脉,路上还有敌人,虽然我们有部队掩护,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里,敌人不敢轻举妄动,但我们仍要提高警惕,不能粗心大意。到河北平山县一带,那里条件要好些,对指导全国有利,所以我说,行军是艰苦的,可前途是光明的。翻过太行山这个最高山坳,我们也将是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以后就越来越好了,全国的胜利很快就要到来,同志们,努力吧!”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毛主席讲完了话。

是的,行军是艰苦的,前途是光明的。河北在向优秀的中华民族的子孙们招手了,毛主席在队伍的最前头向我们招手了,我们一定能够胜利到达目的地。

散会后,毛主席叫他身边的警卫班长张瑞岐引路,去看望他的老马夫侯登科。

侯登科是专门给毛主席饲养牲口的马夫,老青马就是他一手喂养的。他喂养牲口的精细讲究程度在陕北老乡中极其有名气,难怪老青马吃的滚瓜溜圆,皮毛油亮,而且颇通人性。

正在牲口圈里忙活的老侯根本没想到毛主席会来到这里,看见毛主席笑着走来,不知怎的,整天价就在毛主席身边,这会儿反倒显得格外紧张,两只手不自然地在衣襟上擦又擦。毛主席走上前来,紧紧握住了他的双手,老侯激动得半晌说不出话来,刚张口说了声“主席”就说不下去了。

毛主席像是猜透了他的心思,带着分别时特有的那种心情,关切地说:“老侯同志,谢谢你。咱们在陕北转战一年多,都是你喂马给我骑,今天我要坐汽车了,你要随机关一起行军,你年纪大了,走路不方便,就骑上这匹老青马吧!”

老侯再也控制不住激动的泪水,颤动着双唇,不知用什么话来深深感谢毛主席对自己的关怀,毛主席眼里也分明噙满了泪花。他转身来到了老青马身旁,老青马看见自己的主人来了,摇头摆尾。毛主席两只手不停地抚摸着老青马,若有所思,似在说:老青马,老青马,你陪伴着我不知度过了多少日日夜夜,跋涉了多少山山水水,今天我是来向你道别的,谢谢你了。可不是吗?从此以后,毛主席再也没有骑过这匹可爱的老青马。

3月26日上午10时左右,毛主席、周副主席、任弼时各乘一辆中吉普车,其余领导人坐一辆吉普车,电台人员和警卫人员分坐几辆卡车,离开了双塔村。

汽车在公路上开得很快,取道白文、康宁,直奔中共晋绥分局和晋绥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兴县蔡家崖。

蔡家崖,这是个不满百户的小山村,座落在距县城15 华里的元宝山下。金色的蔚汾河绕村而过,秀丽的八角塔挺立村东。早在1940年1月,英雄的晋绥军民在贺龙和续范亭等的领导下,就在这里成立了晋西北(后改为晋绥边区)行政公署。中共晋绥分局和晋绥军区司令部也先后设在这里。在八年抗战中,晋绥边区魏然屹立在华北敌后,成为陕甘宁边区的屏障,为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蔡家崖因此获得了“小延安”的光荣称号。

下午1时许,到达蔡家崖,晋绥边区负责人贺龙、李井泉早已迎候在村边。贺龙司令员把自己住的房子腾给了毛主席住,李井泉政委也把自己的窑洞腾给了周副主席。毛主席得知后对贺龙道:“你给我们安排别的房子住就行了,我住你这里,你还得搬走,何必这样麻烦呢!”

贺龙司令员拔出嘴里含着的大烟斗笑着说:“主席,我们这里的房子都不错,我现在住的房子也比你在陕北打游击时的房子好得多,主席住在这里便于休息。”

稍事休息,吃完饭后,贺龙司令员向主席请求道:“主席,请你在我们这里多住几天,我们要向你汇报晋绥边区的工作。”

毛主席点头应道:“好,我们已经商量好了,准备在这里停留几天,你们安排一下。只听领导汇报不行,还要在基层做一些调查研究,开一些小型座谈会,希望晋绥边区把土改、整党工作搞好,把农业、工业生产搞好。”

从第一天开始,毛主席等就连续听取贺龙、李井泉等的汇报,接着又先后在这里召开了贫农团代表、土改工作团代表和地方干部等参加的5次座谈会,对这个边区农村的阶级成分、土地占有情况、土地改革工作和整党等方面的工作,都进行了周密细致的调查研究和考察。

4月1日,在贺龙司令员的主持下,毛主席根据实地调查和考察来的情况,在晋西北的这个小山村里,作了著名的《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在这篇讲话中,毛主席在充分肯定晋绥边区土改工作和整党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突出强调了晋绥党组织在工作中发生和纠正“左”的偏差的经验教训,并借此告诫全党:“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我们所犯的错误,研究其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我们离开了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主观地决定自己的工作方针,这一点,应当引为全体同志的教训”。尤其重要的是,毛主席在讲话中还透彻地阐述了党的总路线、总政策与各项具体工作路线、具体政策的关系,明确提出了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总政策和士地改革的总路线、总政策。

4月2日,应《晋绥日报》编辑部的请求,毛主席兴致勃勃地接见了报社的编辑人员。他的即兴谈话就成了后来那篇著名的光辉文献——《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这一天,是所有报社编辑人员终身难忘的幸日子。上午10时,毛主席在贺龙、陆定一的陪同下,来到了晋绥军区司令部的接待室里,一见到报社人员,毛主席便说:“办报,你们是先生,我是学生!”接着,在总编辑常芝青的陪同下同大家一一握手,并询问了每一个人的名字。当听到有一个同志姓阮的时候,毛主席风趣地说:“啊,是梁山伯的阮氏弟兄嘛。”当握住一个叫高丽生的编辑的手时,毛主席则开玩笑地说:“哈,朝鲜产的高级补品!”毛主席的风趣幽默,使在场的报社人员倍感亲切,一点拘束感也没有了。

大家纷纷向毛主席请教问题,诸如“如何贯彻全党办报方针”、“报纸如何联系实际”等,毛主席一一作答,且越谈越有兴致,毫无倦意,不知不觉谈了两个多小时,直到工作人员过来催促吃饭。应大家请求,毛主席还当即为《晋绥日报》挥毫题写报名,并为该报亲笔题词: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谈话结束后,毛主席又热情地邀请同志们一起吃午饭,直到这时大家才知道,为了这次谈话,毛主席连早饭也没顾的上吃。

自转战陕北一年来,毛主席工作生活都非常紧张和艰苦。东渡黄河以来不顾一路行军疲劳和奔波,每到一宿营地,不是找当地干部群众了解情况,就是召开各种会议。不论住在哪里,工作日程总是安排得满满的。

贺龙司令员常为毛主席不知疲倦的工作担忧,每天晚上他都要亲自带兵查哨,再三叮咛警卫人员要警惕,不能有丝毫疏忽。并且深入伙房检查灶具、饭菜和饮水,连毛主席睡的床铺都要亲自试一试,看是否稳当,有无响动,生怕影响了毛主席的休息。毛主席每次开会用的桌凳,他都要亲自试一试,觉得合适才放心离去。为了让毛主席休息好,贺龙司今员和边区其他负责人商量,决定安排毛主席一行晚上看戏,精神上放松放松。

戏是在距蔡家崖一里外的北坡村露天剧场上演的,头天晚上,看的是晋绥边区平剧团的《打渔杀家》和《三打祝家庄》的“第三打”。当毛主席来到北坡村露天剧场时,见看戏的群众不多,便对贺龙司令员说:“这一定是你安排的,不要搞得这么戒备森严嘛,用不着布置那么多岗哨,不要割断我和群众的联系,要请群众和我们一块看戏。”

贺龙司令员点头答应。

看完《打渔杀家》后,毛主席满有兴致地评论着戏中人物萧恩:“这人是条英雄好汉,敢与剥削、压迫穷苦百姓的官府做斗争,敢于反抗,这是值得赞扬的。但只他们父女二人,单枪匹马,力量就太单薄了。他要是能团结起广大受苦受难的人民,来反抗官府的剥削压迫,那力量就大了。”

第二天晚上,安排的是山西梆子的传统剧目《打金枝》。这天戏场里站满了看戏的群众。看得出来,毛主席和这么多的群众在一块看戏,他感到自然、踏实。演员们知道毛主席就在台下观看他们的演出,无比激动,唱念作打格外精彩。抑扬顿挫、刚劲激昂的山西梆子,从剧场里飞向山壑,山回谷应,余音袅袅。

毛主席时而随着剧情的变化,发出轻轻的笑声,时而为演员精湛的演技鼓掌叫好。演出结束后,毛主席称赞剧中扮演升平公主的演员唱腔好、作戏好,把个金枝玉叶的喜怒哀乐表现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周副主席还走上舞台,同演员们热情握手,并微笑着说:“我代表毛主席和党中央向全体同志致谢。祝贺你们演出成功。希望你们再接再励,继续努力,将来有机会了,可以到各个解放区去演出更多的好戏。”

4月4日清晨,毛主席一行驱车东进岢岚。

早春的晋绥大地,已星星点点闪烁着春绿,田野里随处可见农民春耕的景象。当车行至岢岚县会里村一带时,毛主席让司机停车,然后下车径直向几个耕地的老乡走去。这几个老乡见毛主席从汽车上下来,心想一定是个大首长,可一看穿戴并不怎样,所以也就毫不拘束地与毛主席答起话来,一位农民还将自己的旱烟锅递给了毛主席,毛主席一边吸着喷香的旱烟,一边仔细地询问他们分到多少地,准备种什么,家里几口人等生活情况。黄土地上不时传来毛主席与乡亲们亲切交谈的阵阵笑语。车队进入岢岚县城时已是下午4点多了,毛主席一行从车上下来,以步当车,穿街而过,边走边领略这古老山城的街容市貌,从小小山城的红火热闹景象感受到了晋绥解放区人民翻身后的巨大变化。

中共晋绥分局和当地县委的同志,把毛主席一行安排在预先准备好的县贸易局院子里。稍事休息,由县委同志带路,毛主席、周副主席和任弼时等首长登上了岢岚县的古城墙,沿城墙走了大半圈,俯瞰山城全景,远眺黑黝黝的岢岚山,近看清凌凌的岚漪河,怡然自得地欣赏着壮美的晋绥风光。

天色将黑,县委书记从一平在胡乔木的引见下拜谒了毛主席,一见面毛主席就亲切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姓丛,就是一丛树的丛,叫一平”。丛一平答道。

毛主席点点头,说:“看来中国果然有这个姓,”又风趣地接着说:“不过你们岢岚的‘岢’字,恐怕除了这个地名、山名外,别的地方似乎再没有见到过了!”

接着,丛一平向毛主席简要地汇报了岢岚县土改和整党工作情况。毛主席听完汇报,强调说:“土地改革是为了解放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生产,现在一定要努力发展生产,多打粮食,支援前线,改善人民生活,这一切都是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最后,从一平又直截了当向毛主席提出:“我们正在开三干会,同志们很想见见您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

“可以嘛,我和恩来同志都想和大家见见面。”毛主席愉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

第二天,即4月5日上午9时左右,岢岚县三干会的全体干部整队来到毛主席居住的院子里,毛主席、周副主席、任弼时等首长在院子里接见了大家。

丛一平对毛主席说:“请毛主席给我们讲几句话吧。在热烈的掌声中,毛主席开始讲话:“我看你们晋绥是个好地方,岢岚也是个好地方,有山有水,盛产洋芋(指土豆)和莜麦。你们这个地方工作搞得不错,是你们辛苦工作得来的。听说你们正在开会总结土改和整党工作,这很好。此外,应讨论如何发展生产,农业手工业都要发展,要改良农业技术,兴办水利,还应讨论如何在更好地支援解放战争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农民生活。总之一句话,在完成土改工作之后,就要努力发展生产,这是一项中心任务和工作方问。”

“岢岚是个老区,你们要发扬老区人民的革命传统,努力把生产搞上去,以更多的成果,支援解放战争,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

毛主席简短而有力的讲话极大地鼓舞了这些基层干部,他们怀着无比激动和无限崇敬的心情,依依不舍,不住地挥手感谢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

从岢岚县城出发,4月5日上午11时左右,毛主席一行到达晋绥二分区司令部驻地——五寨县。二分区主要领导不在,政治部主任王定一接待了毛主席一行。当毛主席听到“王定一”这个名字时,觉得有些耳熟,又回头仔细打量王定一一番,像发现什么似的,高兴地说:“认出来了,你是长征路上的红小鬼嘛,现在当分区政治部主任了,进步啦!”

毛主席日夜操劳着民族解放的大业,还能记得起长征路上的红小鬼,这使王定一深受感动,也叹服毛主席的记忆力。

毛主席一行刚安排停当,准备休息,晋绥二分区司令部机要科突然收到一份加急电报,译电员准确地译出了电报内容:“告你处大人物改住神池。贺龙。”

看来情况有变,毛主席与周副主席、任弼时商定即刻离开五寨改住神池。当日下午5时许,毛主席一行到达神池。由于晋西北接连几年受到了自然灾害侵袭,人民生活极为困难。毛主席对此深感不安,一下车,喝口水,擦把脸,便急不可待地详细询问群众生活安排情况。

晚上,周副主席考虑到长途行车的劳累,即安排毛主席好好休息,委托任弼时听取了晋绥二地委驻神池县七改工作团团长郑林等关于神池土改、整党和生产自救情况的汇报。任弼时听完汇报后指示说:“土改之后,一定要努力发展生产,关心群众生活,组织好生产自救。”


4月6日清晨,毛主席一行离开神池继续东进。路经宁武县阳方口地段时,在公路与铁路的交叉口,毛主席让司机停车,下车后信步走到铁路旁,向北向南看了看北同蒲铁路,路基上有些地段钢轨、枕木甚至石子也没有了,毛主席说道:“敌人力量不是太大的地方,铁路破坏到这个程度也就可以了,等把敌人消灭了,将来我们也好修复。”

通过北同蒲铁路,穿越朔县,当车行至山阴县一带时,一路上看见不少农民忙着春耕。农民们有的穿着单衣,有的还光着膀子,毛主席裹了裹身上皱巴巴的棉袄,感慨地说:“我穿着棉花也不觉着热啊!可他们却穿得那么单薄。”

毛主席乘坐的车已来到古雁门关隘,周副主席等人的车还在后头没赶上来,毛主席只好下车,边散步边等后面的车。这时地里干活的老乡纷纷走了过来,跑在前面的是几个村娃子,好奇地围着汽车转。毛主席低头问他们上学了没有,孩子们说都没有上学。看到这些可爱的孩子没有机会进学校,毛主席心里一阵难受。

这时,一个中年农民走了过来,毛主席递给他一支香烟,这农民也毫不客气地接过来,放在鼻子上嗅嗅,显得挺大方,毛主席又给他划着火柴,他这才赶紧接过火柴说声“不敢当。”

毛主席微笑着问他:“你多大年纪了?”

“40岁。”中年农民答道。

毛主席继续问:“你家里有几口人?土改时,你家分了多少地?”这个农民不慌不忙地说:“我家一共7口人,以前只有8亩坡地,土质很不好,现在又分了十几亩好地,平均每人两亩好地。这十几亩好地,去年全种了麦子,现在小麦长势很好,盼着今年有个好收成,我们更好地支援前线。”

听了他的回答,毛主席夸奖他说:“你的想法很好。努力生产,多打粮食,老乡们不仅能吃饱肚子,还能更好地支援前线打胜仗,争取解放全中国,到那时全国的老百姓都能和你们一样有地种,有饭吃,有衣穿了。”

说到这里,毛主席才注意到这个农民光着膀子没穿衣服。于是,问他:“你为啥不穿上衣,光着膀子不冷吗?”

这位农民说:“不冷,干活穿棉衣要出汗呢!”

毛主席又十分关切地问:“你们是没衣服穿?还是有不穿衣服的习惯呢?”

这农民叹口气说:“什么习惯不习惯,日本鬼子没来以前,那时也穷,那时穿破旧衣服也不愿意光着膀子。自打日本人来了以后,大伙没钱买布,做不起衣服,不光是男人不穿上衣,就是女人们天气暖和了,穿棉衣热,穿单衣又没有,也只好光着膀子干活。说习惯也是习惯,大家都这样,等将来粮食多了,有了钱,谁也不会露着上身干活了。”

毛主席点着头,赞同地说:“说得对!老乡们吃不饱穿不暖,主要是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国和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造成的。现在好了,你们要搞好农业生产,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幸福的。”

说着,周副主席、任弼时等首长赶上来了,毛主席和这位农民握手话别后,随大家一同登上了雁门关古战场。周副主席兴致勃勃地朗诵着碑文,并对身边的警卫人员说:“古代这里是反对外来侵略的关口要塞。现代战争中,这里也是有名的战场。八路军首战平型关,名扬天下,平型关离雁门关不远,都在晋北地区。”

告别古战场,4月6日下午5时,毛主席一行到达雁门古城代具。

正在这里搞土改的《晋绥日报》社社长郝德青、代县县委书记苏黎早已做好了准备,毛主席一行到后,就很快安排休息。

毛主席走进屋,打趣地说:“你们欢迎我们吗?你看我们这么多人,走到哪里都闹得大家不得安宁呀。”

郝德青接着说:“毛主席和党中央来到这里指导我们工作,这是很难得的机会,大家都非常欢迎,我们能在毛主席身边做点事情,也感到光荣啊!”

苏黎告诉毛主席:“晋北稻米很少。代县沱河西岸产得多些。将来条件好了,还可扩大稻田的面积。”

毛主席又道:“现在是战争环境,老百姓只能吃产量高的粗粮,将来粮食多了,就能够粗粮细粮调剂着吃了。”

周副主席问郝德青:“听你们两人的口音差不多,都是本地人吧?”

“我是平遥人,也算本地人。苏黎同志就是代县本地人。”郝德青答道。

毛主席转而又问苏黎:“你是代县人,知道代具由何而得名的吗?”接着,毛主席不紧不慢地说:“汉高祖封其子刘恒为代王,代县由此而得名。”

晚饭后,郝、苏二人开始向毛主席等汇报工作。

郝德青汇报到土改中代县组织了法庭,用来审判较大的地主恶霸分子时,毛主席对此很感兴趣,他又详细地询间了法庭审批的组织程序和工作情况,夸奖说:“你们的这种作法很好,应该很好地总结一下,可以登报宣传宣传,这样做在土地改革中可以少出偏差。你起草一份在土改中关于组织审判庭的组织法和审判条例,等写好后直接寄给我。”

接着,郝德青又向毛主席汇报了整党工作中出现的一些不正确的做法,他说:“有些地方在整党中,摆脱了原来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上有工作团,下有贫农团决定一切,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都成了被整的对象。这样做,党员有意见,党组织也无法发挥作用,整党工作很难开展,因为打击面过宽,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对各项工作都非常不利。”

听完郝德青的汇报,毛主席显出极为满意的样子说:“我看你这个同志还是有马列主义水平的呀!你到过延安没有?”

“我在延安党校学习过,还听过主席的几次报告呢。”郝德青答道。

最后,毛主席向他们讲了当前的工作任务,指出:“当前一方面要做好支援前线,动员解放区农民参军参战,另一方面要抓好今年的春耕生产,争取有个好收成。”

夜已很深了,但毛主席依然精力充沛,谈锋甚键,使郝、苏二人深受感染,倦意顿消。

毛主席又向郝德青询问了《晋绥日报》的办报情况,还把在兴县蔡家崖所作的《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的讲稿拿出来,请他们看,征求他们的意见,诚恳地说:“这个讲话要公开发表,你们看了后要提出意见,从内容到文字,都可谈谈你们的看法。”

一直到凌晨3点多,郝、苏二人才怀着兴奋的心情离开了毛主席的住处。

毛主席出门送走他们,深深地吸了几口清凉的空气,蓦地,像是想起什么似的,转身返回屋里,摊开稿纸又刷刷地写了起来……

毛主席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4月7日上午 10点左右,毛主席又邀请郝德青和苏黎二人一起进餐后,稍稍休息,车队向佛教圣地五台山进发。

毛主席一行原计划当天晚上赶到五台山,不料一路崎岖山路,车开得较慢,行至五台山北麓山区时天已渐黑,又下起大雪,毛主席一行只好夜宿在附近的繁峙县伯强村。

晚饭后,毛主席又在煤油灯下批阅一份又一份来自全国各地的电文、战报直到拂晓,他来到院子里,天上仍飘着雪花,毛主席对身边的警卫员说:“昨天,晋察冀军区已经派部队清扫了山路上的积雪,这一下又要有多少战士为了我们的行军清扫道路呀,战士们又得受累受苦了。”

4月8日,周副主席为使毛主席早日安全到达预定的五台山地区,一大早便和晋察冀军区的同志上山探路。毛主席则利用大雪阻路的时间,召集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座谈。伯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长耿明昭、贫农团长耿样明和村财政委员李生峦等人详细汇报了村里土改情况及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

座谈结束后,毛主席问道:“这里离五台山有多远?五台山有佛爷没有?”

他们一一作了回答。李生峦笑着说:“和尚喇嘛才信佛爷,我们不信。”

毛主席听了连连点头,风趣地说:“他们不是佛爷,人民大众才是真正的佛爷!我们不要迷信佛爷,要团结起来,做天下的主人。”

午后,周副主席等人从山上回来,对毛主席说:“主席,今天不能走了,现在部队正在二次清扫道路。今晚不下雪,明天天气好的话,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就在这天,从前线传来我军攻克洛阳的喜讯,毛主席当即在这个小山村写下了《再克洛阳后给洛阳前线指挥部的电报》,具体明确地提出了我党城市工作的政策和原则。

4月9日,瑞雪初霁,旭日东升。五台山群峰银装装素裹,分外妖娆。为保证毛主席的安全,周副主席提前登程,驱车开路。当到达五台山区海拔2800多米的最高点——鸿门岩时,风大雪厚,坡陡路滑,行车危险。于是周副主席迎着刺骨寒风,站在冰天雪地里,一直等候毛主席的汽车到达,才和毛主席相互搀扶着,并肩而行越过高峰雪坡。一直抱病行军的任弼时也以顽强的毅力,拉着马尾巴,攀过了鸿门岩。又经过一阵顶风冒雪的急行军,傍晚时分,抵达台怀镇,毛主席、周副主席和任弼时等领导就宿于塔院寺方丈院。

毛主席一再吩咐当地干部不要麻烦寺院,住宿安排从简。毛主席下榻的是院北屋东阁间,炕上铺一床军被,地上搁一张木桌、一把木椅,桌上摆一砚台一笔筒,桌炕之间放一取暖火盆,上边放一只铜茶壶。4月的五台山,入夜很冷,毛主席拥着军被半躺着看书,也许是太累了,不知不觉睡着了。

次日,吃过早饭,毛主席、周副主席分别由地方干部陪同,视察台怀诸寺庙。

毛主席从塔院寺东口出来,见对面东门墙上贴一副对联:

“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毛主席默念着,颇为赏识,问陪同的同志:“这对联是谁写的?”

众人答道:“是庙里的和尚写的,以佛家慈悲放生的立场出发。”

毛主席说:“是呀,大家要知道自然界中的三春鸟捕捉害虫,是保护农作物和树木的益鸟。”

由塔院寺进十方堂,来到后大殿时,毛主席看见几个喇嘛正在整理残缺不全的藏经,其中有个叫罗真呢嘛的僧人与陪同毛主席参观的地方干部搭话,毛主席听了罗真呢嘛的说话,便微笑着问他:“你是青海人吧?”

“是的。”罗真呢嘛答道。

毛主席又温和地问:“你来五台山多久了,啥时出的家?”

罗真呢嘛觉得眼前这个衣着朴素的人气宇不凡,并没有马上回答,而且反问道:“你去过青海?你知道青海省有几座出名的寺庙?”

“有两座。西宁东广大寺和塔尔寺,对吗?”毛主席当即答道。

罗真呢嘛佩服地点了点头。

毛主席指了指地上堆好的有些残损的经书,又问罗真呢嘛:“这些经书毁坏了可惜不可惜?”

罗真呢嘛没正面回答,而是一本正经地说:“有生之物,有生就有死,有形之物,有好就有坏。”

时值刘邓大军准备挥师南下,挺进中原,蒋家王朝已危在旦夕,毛主席便故意问罗真呢嘛:“那么,打倒蒋介石可惜不可惜?”

罗真呢嘛被问得不知所措。这时旁边僧人见毛主席谈吐非凡,忙示意罗真呢嘛不要随便说,他也觉得眼前此人不是普通人,便埋头整理经书,不再言语。

亲眼目睹了五台山寺庙、文物遭到侵略者和反动派严重破坏,毛主席很是气愤。他说“等全国解放了,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寺庙和文物,绝不能让祖国的文化遗产受到破坏。”

接着,毛主席又详细询问了寺院的修缮工作和寺僧生活情况,并指示地方干部要加紧对寺院的修复和保护管理。

毛主席一边视察,一边饶有兴趣地给大家讲鲁智深大闹五台山和杨五郎出家五台山的故事。

视察完寺庙,毛主席信步来到台怀街上,看见几个小孩在玩踢铜钱,毛主席走上前去,慈祥地抚摸着一个孩子的头说道:“我也来一下,怎么样?”说着便踢了两下,孩子们看着这位高大陌生人踢铜钱的姿势,高兴地拍起了手。

毛主席继续向前走去,看见一个摆摊卖烟、花生、大豆的小商贩,便微笑着走过去跟小商贩招呼道:“生意如何?”

小商贩满口的五台话:“差不多。”接着问毛主席:“想买些甚东西?”

当看到毛主席穿着件单薄的旧棉袄时,又问:“凉不凉?”

毛主席笑道:“不冷。”

小商贩又说:“们(山西五台县方言,即第一人称“我”之意)这里离了这羊皮袄可不行呵!”

毛主席学着五台方言,风趣地说:“来,们想买包烟。”

小商贩被毛主席的“五台话”逗乐了。毛主席一边付钱,一边与小商贩拉起了家常话。这时,陪同毛主席的地方干部上前向小商贩说明了毛主席的身份。



“毛主席!”小商贩这下给吓愣了,半天紧张得说不出话来,只一个劲儿地躲着不肯接钱,好一阵才说了句:“你教俺们过上了好日子,这包烟就算是俺们五台人民送给你的。”

毛主席和气地说:“买卖要公平嘛!我们共产党人可不能随便拿群众的一针一线,这是纪律。”

后来,毛主席再三解释,小商贩才收下了买烟钱。这个名叫董富财的台怀镇农民逢人便自豪地说:“毛主席买我的烟还付钱哩!”

就在毛主席视察寺院的同时,周副主席也先后视察罗喉寺、显通寺和菩萨顶等寺庙,并询问了五台山少数民族僧人的统战情况。

当日下午,毛主席、周副主席等一起鉴赏了康熙御衣、吴道子绘画真迹等珍贵文物,并作了“很有价值,好好保存”的指示。

之后,毛主席、周副主席和任弼时等首长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人员离开了五台山继续东进,经石嘴,上长城岭,便到了山西、河北交界的龙泉关。

回首三晋大地,毛主席、周副主席和任弼时等首长感慨万千,激动不已。仅短短的 17天,山西人民勤劳朴实的民风,山西人民努力生产、积极支援革命战争的风貌给他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再见了,三晋父老兄弟!为了夺取全国胜利,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还要继续东进!

4月10日,毛主席、周副主席、任弼时一行进入河北境内,经阜平县西下关、城南庄、花山村,先后到达西柏坡村,胜利地完成了这次伟大的战略转移。


往期精彩内容回看:
人间万象 | 贵阳市四任市长先后落马,最年轻的省会城市市长马宁宇被查内因究竟为何?
时代锐评 | 掼蛋又有了新玩法?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掼蛋之风”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时代锐评 | 三中全会结束后,反腐战役如火如荼,当前的反腐形势,到底有多严重?
拍案惊奇 | 震惊全国的腐败大案:用汽车往家里拉现金的腐败厅官到底有多牛?
拍案惊奇 | 黑老大“小红宝”到底有多牛?47名党政官员心甘情愿为其做保护伞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本号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请在右下角点在看转出去↓↓

新时代纪实
《新时代纪实》主要刊发各类纪实作品、精彩故事及文学作品。以新闻性观察现实,以文学性书写人生,客观公正地反映现实生活,不定期更新内容,欢迎各位网友关注订阅。阅读本号精彩内容会使你的人生更精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