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人生需要努力,好男儿立大志

情感   2024-12-01 10:00   湖北  

本篇文章主要是参考曾国藩的一生,回顾自己的前小半生,立志自己的后半生。

一、曾国藩的一生

关于曾国藩,有一个小故事,是说曾国藩从小读书非常刻苦,每天不背下一篇文章不睡觉。有一天黄昏,他坐在书桌前背《岳阳楼记》,有一个小偷,潜入他家,爬到房梁上,准备等这家人都睡着了,下来偷东西。结果没想到,曾国藩怎么也背不下来这篇文章。小偷在房梁上睡了两觉了,醒来一看,曾国藩还在那儿背呢:“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听来听去,连小偷都背会了。到后来,小偷实在忍无可忍,从房梁上跳了下来,指着曾国藩的鼻子破口大骂:“就你这个笨样,还读什么书?你听我给你背一遍!”说着,从头背到尾。然后,小偷一甩门,扬长而去,留下曾国藩在屋里目瞪口呆。

故事流传甚广,真实性不得而知,但是曾国藩的“笨”是举世皆知。曾国藩考了七次科举才中秀才,从第七次开始,好像就是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般,后面考举人、进士很顺利,中进士这一年28岁,明清两代进士的平均年龄为38岁,从此曾国藩就平步青云。其实在我看来,曾国藩应该就是我们大多数人一样的正常智商,可能只是学习方式不得当,和我们现在考高考、考研、考博等开始并没多大区别,本质上是一样的。严格来说,曾国藩就是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没有天赋异禀,当然曾国藩至少家境还可以,可以和安心的读书,也是从他爷爷开始才重视教育,父亲智商很一般,40多岁才考上秀才。

艰难的科举过程塑造了曾国藩独特的人生哲学,那就是“尚拙”。曾国藩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其实有点像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里面的郭靖,肯下笨功夫,毕竟降龙十八掌非一日而练成,一旦练成就所向披靡。两人都有笨功夫、好心地、大胸怀。

应该说是曾国藩的不懈努力,经历了科举之路的坎坷并最终进入北京,入职翰林院开始,曾国藩的人生才真正像开了挂一样。本来科举考试的成功让曾国藩自信心爆棚,结果进了翰林院发现精英太多,自己读书太少,毕竟以前都是应试教育,也没读圣贤书,曾国藩又陷入自卑与焦虑。在翰林院读了很多圣贤书后,曾国藩30岁那年,立志学做圣人。

儒家的圣人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曾国藩在三十岁这年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为成为“圣人”,说:“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但是纵观曾国藩的一生,从立德、立功、立言来看,我认为是不足以为圣的。梁启超曾提出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还有半个是曾国藩。我是感觉梁启超在扯淡,孔子确实当得起圣人之称,至少在立德、立言这两块做的很好,王阳明和曾国藩顶多在立功这一块做的还可以,立德、立言做的都一般。其实近几百年来,也只有教员才当得起圣人这一说,无论是立德、立功、立言,上下五千年,甚至上下一万年都是难得一见。

自从曾国藩立志做圣人之后,就开始了漫长的修身之路,开始改正自己的缺点,比如浮躁、傲慢、脾气暴躁等。曾国藩用三十天戒了烟,然后用三十年,来戒掉其他更难戒的毛病。在一次又一次反复磨炼中,曾国藩的气质、性格渐渐发生变化。他做事越来越有恒心、有毅力,待人接物越来越宽厚、周到、真诚,朋友一天比一天多。他的品质越来越纯粹,站得越来越高,看得越来越远。

曾国藩学做圣人是从每天“写日记”开始,有点像今天的写微博,每天一两百字,反思自己,从30岁写到去世的62岁,不停的在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每一天。当然,关于写日记,真实性不得而知。毕竟“正经人谁会写日记”,蒋介石就爱写日记,在日记里面强国拓土。当然从曾国藩所取得的的成就来看,我还是愿意相信他至少是反思和总结是做得到位的。

曾国藩最为人熟知的是平定太平天国,也是他做的最主要的事情。其实洋务运动也是从曾国藩开始的,只是后人更多知道的是李鸿章。平定太平天国这个事是毫无争议的,因为太平天国信奉的并不是中国文化,而且还毁灭中国文化,曾国藩虽然维护了清朝的统治,但是最关键的是维护了中华文化,文化才是一切的根源。曾国藩并不是一个理论家,而更多的是一个将中国传统文化履行于人生事业中的经世致用者,而王阳明呢,却喜欢乱造理论。应该说曾国藩是近代湖湘文化的典型代表,湖湘文化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注重经世致用。

据历史记载,曾国藩一直体弱多病,还是很棘手的疾病,曾国藩一直是带病学习、工作、打仗等,最后活到62岁。

纵观曾国藩的一生,确实是很好诠释了一个普通人不懈的努力也能达到很好的成就,需要的是中国文化的加持以及自身恒久的努力。

三十岁是曾国藩一生中最重要的分水岭,曾国藩三十而立志学做圣人,此后一直践行中国文化,修身齐家,立功立言。

关于曾国藩的书籍市面上汗流充栋,以上只是参考张宏杰的《曾国藩传》、《曾国藩的正面和侧面》以及唐浩明的《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唐浩明评点曾国藩语录》、《唐浩明评点曾国藩日记》以及 蒋星德的《曾国藩传》。当然,也很多人说曾国藩是个黑心的人,也不得而知哪个真哪个假。

二、人生分水岭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过这么一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倾向于把这里孔子所说的的“三十而立”理解为孔子的立志,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但估计是有志于圣贤之道。
我虽然认为国藩不足以为圣人,但是完全不否认他做出的贡献,以及以他那平凡人的智商却做出的伟大努力以及取得的卓越成就。
回顾自己的前小半生,也差不多30岁了,一没有曾国藩那么努力,二没有曾国藩的志向。其实纵观历史,古今圣贤伟人没有哪个是不努力的,也没有哪个圣贤伟人是没有远大抱负的。
所以,人生需要努力,好男人立大志。

杨小览
久经考验的纯爱战士,自强不息的职场师兄,最爱阅读的文化青年,潜心悟道的忘情之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