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写作规范:两篇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前后的比较

学术   2024-11-02 21:02   山东  

 这是 科研写作研究所 的第 3364 篇原创文章 



关于科研写作研究所

“科研写作研究所”公众号由国高集团科研写作研究院主办,是国内人文社科领域专业和有影响力的科研写作研究与教育平台。公司现为教育部高教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单位、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立项单位、人社部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实验基地“论文写作指导”师资职业能力证书和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论文写作能力”学生技能证书考试开发与培训机构。自2012年成立以来,我们已经为国内10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500多万中青年教师/科研人员以及硕博研究生/本科生提供服务。


论文结论部分是论文主体部分开展研究之后得出的研究发现,是对研究结果理论与应用价值的高度提炼。由此看来,结论部分的规范应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研究发现,即简要描述研究过程,最后指出研究发现;二是发现的价值,即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在理论和应用层面有什么价值。当然,还需要谦虚地呈现论文的不足之处,从而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但是很多期刊对结论的要求并不是像上述规范一样严格,所以很多作者会在这一风气的影响下忽略掉此部分的重要性,有的仅仅寥寥几笔概括全文,有的连“概括”也算不上,只是顾左右而言他;有的甚至不写结论。这些都是因为没有了解结论写作的规范所致。下面将结合两篇论文发表前后的过程(分别是《职业锚的铸造:一个职教本科毕业生职业困顿的自我民族志》,(《当代青年研究》,2023年底6期)以及《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公益性实现的影响因素——扎根理论分析》,(《高校教育管理》,2024年第3期),来总结论文结论部分写作的注意事项,从而为作者们规范结论写作提供相关参考。

一、去芜存菁,凸显重点

结论的写作尤其注意表达的精炼,力图此部分重点突出且有力。主体部分已经详细呈现了论文展开分析的过程,而到了结论部分,若仍体量较大,主次不分,这便不太有利于审稿编辑快速获取观点、贡献等重要信息。因此在呈现结论部分时,在明确结论写作结构的基础之上,语言表达需切忌赘述,注意主次详略得当。在研究过程的表述上需精炼,对观点、研究贡献等内容有所侧重,以便凸显重点。

《职业锚的铸造:一个职教本科毕业生职业困顿的自我民族志》这篇论文在结论的发表前后便能体现这一点。如下文所示。下文呈现了该论文结论发表前和发表后的对比文字。发表前的结论字数为1471个,发表后的字数则是992个。从整体上来看,发表后的论文更加精炼。首先,在一些表意较为啰嗦且存在赘述的地方做了进一步的精简。例如首段的下划线是对正文中“我”从求学到步入职场经历的说明,这些经历只是“研究材料”,仅需要用一句话来概述即可,即发表后的“从入学到求职再到入职的全过程,笔者被一步步指引去适应某种特定的社会结构”此句话。而首段的划线实则只是正文中的某个研究内容,置于本应“寸字寸金”的结论处,则显得有些奢侈。所以发表后的结论部分直接将此句话删除,直接转向了本文研究过程的整体介绍。

其次,在凸显重要内容上作者也做了重要的调整。在首段之后,可以看出,发表后的第二三段重在凸显论文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因此在第二段的处理上,为了快速引出第二段的主要内容,作者删除了发表前第二段中的前三句话,直接以“本研究不仅展示了……,而且揭示了……”作为首句,从而能够快速获取此段是对理论贡献的说明。且此段中,为了凸显理论价值,作者进行了内容的大篇幅调整。可以看到发表前,第二段下划线的表述有些啰嗦,不能快速抓取具体的理论价值。因此,作者进行了一定的整合论述,将发表前的五句话压缩成了一句关键信息,即“但从结果来看,坚持反抗并非优策,一味转行逃避也不是良法。针对福柯的两条反抗策略而言,实际上仍有第三条路径,即职业锚的理性铸造”。由此,我们能够快速获取此段是想要强调“职业锚的理性铸造”所带来的理论价值。

结论发表前:

贯穿本篇民族志之中最关键是“职业”和“困顿”两个词。作为职教本科学生,笔者对自身职业发展的定位是在与学校交互中产生的,周遭教师通过自身经历构型了学生的“职业锚”,毕业后的求职表演使职教本科毕业生产生更强烈的矛盾感,而入职经历使他们尝试拥有职业理性并逐步适应职场,一步步被指引去适应某种特定的社会结构,即如福柯所言的“把人引向正确之路”[39]。但最后,本研究发现所有经历都被真实职场结构所影响,无论是植入的职业理想还是后期生发的矛盾心理,其产生皆是源于外部社会对个体的规训和宰制。而“职业困顿”这一感受始终贯穿于职教本科毕业生的思想构型中,因为身体不协调的原因,部分学生被认为异构于技术技能人才的“熟练操作”要求,而抛弃技术选择成为学生干部的经历更使他们与“敬业”的工匠精神相距甚远,为此学生奔忙于不同场域,弥补着因“异类”身份而出现的权力势差。本研究通过理论反思和个人书写将自己于教育场域、朋辈场域、职业场域的生活经验文本化处理,揭示了职教本科毕业生在职业思考上的纠结与矛盾。自我民族志使得我的经验得以深描,促使高主位意义的“黑匣”被打开,这不仅反映出新生代职教研究者的理性价值,也是呼吁社会关注职教本科毕业生的重要构面。

为消解职教本科毕业生内心中的职业困顿,学校与个体可以开展多形式的策略。但我们需清醒地意识到:选择之道很多,但坚持反抗并非良策,一味转行逃避也不是良法。用另一种视野看,职业困顿的消解之策在于实现个体内在追寻与环境外在协调的相融。该自我民族志撰写的过程不仅展示了教育内核、社交网络以及职场现状之间的转换,而且揭示了职教本科学生与外部互动中对于职业定位变化的每一段历程。在此过程中,我一直开展着各种形式的身份表演并经历对个人禀赋、教学方式、职业角色等方面的反抗,但我在“困顿”中仍努力活成想成为的人。霍尔(Stuart Hall)把社会中的权力压迫称为“充满斗争的剧场”[40],说明了权力的压迫与反抗是无处不在的。既然矛盾具有普遍性,那么通过自我民族志将个人经验问题化,将具体场域中职业困顿转化为公共议题,将有助于从个体视界里折射出群体意识。通过“个人经验”和“现实问题”的嫁接发展了福柯“局部斗争”和“现代生存美学”两种反抗策略,指出与两者之间仍有可栖的中间地带,即第三条路径——“理性自塑”。在教育场域中,学生的职业观很大程度上建构于与师生的交往,会受到与师生互动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职教本科学生的职业定位与选择是被动产生的,它应是学生在积极主动地付出学习精力与时间后的主动探求的。在当前这个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个体一方面要在他人的帮助下找到自身职业身份、职业理想的方向,另一方面也要主动搜寻相关信息或谋求尝试的机会,深入掌握职业行为、职业发展的具体情况,达成内外协调下职业理性的形塑。

步入职场后,笔者经历了被淘汰、重新归来、再次定位等事件都闪耀着理性光辉,因为上述事件表现出的职业困顿既包含了职业意识的个人选择,也存在着盲目追求,还带着积极进取的精神,它是一个杂糅体。这些经历也为现代职业人提供了一份“生存手册”:一方面,个体要挖掘自身特长,不被轻易规训宰制。个体在面对具有挑战的职场情境时,不可被动顺应,要学会在与周围人的协商中不断定位自身优势,在遭遇困境时,应努力行动,创造破局机遇;另一方面,要理智地把诸类评价转化为自身职业生涯塑造的动力,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职业存在价值。职教本科毕业生应该打破“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求职模式,让职业生涯的价值具有更大的张力与韧性,同领域内的其他岗位或能够发挥自身长处的职业同样是不错的选择。

发表后:

贯穿本篇自我民族志的关键词为“职业困顿”。【从入学到求职再到入职的全过程,笔者被一步步指引去适应某种特定的社会结构,正如福柯(2003)所言的“把人引向正确之路”。】但最后,本研究发现所有经历都被真实职场结构所影响,无论是学校植入的职业锚还是后期自铸的职业锚,其产生皆与外部社会对个体的规训有关,而职业困顿始终贯穿于职教本科毕业生的思想构型中。为此,本研究通过理论反思和个人书写将自身在不同场域的生活经验作文本化处理,揭示职教本科毕业生群体在职业生涯思考上的纠结与矛盾。自我民族志深描了笔者经验,并打开了高主位意义的“黑匣”,这不仅反映出新生代职教研究者的理性价值,也是呼吁社会关注职教本科毕业生的重要方面。

本研究不仅展示了教育内核、社交网络以及职场现状之间的转换,而且揭示了职教本科毕业生与外部互动过程中职业定位变化的历程。在此阶段,笔者一直在经历对个人禀赋、教学方式、职业角色等的反抗,努力活成想成为的人。【但从结果来看,坚持反抗并非优策,一味转行逃避也不是良法。针对福柯的两条反抗策略而言,实际上仍有第三条路径,即职业锚的理性铸造。也就是说,虽然职业锚很大程度上建构于社会环境和师生交往,但这不意味着职业锚是被动铸造的,它仍可以通过自主适配、持续反思、顺势而为等方式自我构建,而职业困顿的消解实际上就是要求实现个体内在追寻与外在环境的协调、融合。为此,个体不仅要在他人建议的指引下锚定职业身份与理想的方向,而且也要主动把握时代脉搏,聆听社会声音,深入掌握职业行为、职业发展详情,达成内外协调下职业锚的铸造。】

笔者经历“被淘汰”“卷土重来”“再定位”等阶段,从中萃取出一定的经验与哲理,这也为现代职场人提供了一份“生存手册”。一是要将自身融入国家发展需求,求职者应主动贴近市场需求,把握行业企业发展情况,将自身能力与现实需求作适配性处理。二是个体不应被轻易规训、宰制,个体在面对具有挑战的职场情境时,切忌被动顺应,而要学会在与环境的交互中动态定位自身优势,在遭遇困境时,努力行动来创造破局机遇。三是要善于转化周围的信息,不断校正职业锚落点。个体要理智地把诸多的信息(如师生与同事的评价、学习与工作效率、个人状态等)转化为自身职业生涯塑造的源动力,及时根据各类信息调整发展方向,以此展现自身职业价值。职教本科毕业生应打破“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求职模式,让职业生涯的价值具有更大的张力与韧性。

二、提炼总结,而非机械重复

结论部分在对正文的研究观点进行概述时,应是注重对观点的提炼总结,而非机械重复。论文观点是对前文所提研究问题的回答,需要基于正文的分析过程,从而针对研究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回答。但有些作者在回答过程中,只是机械重复了正文分析过程中的关键词,或是把正文的代表性的表述,原封不动地拿到结论部分,从而有机械重复之感,不能自然流畅地表达观点。因此,需注意观点是需要用自然、准确、流畅的语言总结提炼而来的。

仍是《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公益性实现的影响因素——扎根理论分析》此文中的结论。在首段研究结论的表述中,其发表前后的写作存在明显不同。从下表可看二者在观点表述上的显性区别。发表前的结论处,只是把正文中“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公益性实现程度的影响因素”的关键词提取了出来,而表述成了“构建关系概念”“界定概念”。一方面并没有把这些关键词如何影响了“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公益性实现”而着重说明,另一方面也存在机械重复的现象。而在发表后的结论部分,一上来就直接阐述了“公共功能价值目标、公共资源配置”等是如何影响非营利民办高校公益性实现的,从而既有精炼、自然之感,也能使作者直观地获取了观点。实际上你会发现,研究结论不必像发表前一样赘述如此多,而在表述核心观点时,实则就能体现出发表前的论述中所体现出来的研究过程和核心关键词。

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公益性实现的影响因素——扎根理论分析

发表前

发表后

本文基于扎根理论构建了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公共价值目标、公共资源配置、公共管理制度以及公共价值感知的关系概念,得出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公益性实现程度的影响因素模型,最终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基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属性特征,界定了公共价值目标、公共资源配置、公共管理制度和公共价值感知的概念并对这几个公益性实现影响因素维度进行了划分

公共价值目标是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公益性实现的规范引导,公共资源配置与公共管理制度

从资源保障和机制影响角度阐释了公益性实现的行为依据及其管理过程,公共价值感知通过社会认同影响公益性实现。目前,随着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政府有意加强对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管理,逐步厘清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公共价值目标,在优化学校公共资源配置的同时不断完善公共管理制度。


三、尊重事实,避免过度概括

结论写作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则是要以事实为准则,不要有超出事实范围内的观点。研究结论处只容许有与研究观点直接相关的表述,其他次要信息最好不要过多涉及,也不要过度概括。但是很多作者为了使得研究结论看起来更具“创新性”或者更为“有力”,但凡与结论有一点关系的内容,都写入了结论中,反而因过度概括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仍以《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公益性实现的影响因素——扎根理论分析》为例。下表中仍是研究结论出的撰写内容,发表前的内容中,作者呈现了“揭露了……”“揭示了……”“完善了……”此类的表述。严格来说,此类表述更像是研究价值的表述形式,放在结论处并不合适。但抛开其表述形式与呈现位置,其呈现的内容也并非与事实相符。首先,针对“揭露了……”的表述,提到了“政治、经济与环境”的影响机制,但正文是从“价值目标、资源配置、管理制度以及价值感知”四个方面来探索影响机制,而没有着重凸显出政治、经济和环境,且这便与正文的分析事实不符。其次,作者又提到了“揭示了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公共价值合法性危机,并解释危机发生的机制与影响”,但这与此文探索“公益性实现的影响机制”没有观点上的直接关联,这便属于过度概括。最后,还提到了“完善了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公益性的实现路径”。此文仅是探索了“公益性实现的影响机制”,在没有任何过渡的情况下直接拔高到了“完善公益性实践路径”,则也明显属于过度概括。而在发表后的结论部分,可以看到这些难以由分析事实推导出的表述均进行了删除,直接简练客观地陈述了观点事实。

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公益性实现的影响因素——扎根理论分析

发表前

发表后

(2)构建了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公益性实现的理论模型,揭露了政治、经济与环境对学校公共价值与组织公共性的内在影响机制;(3)揭示了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公共价值合法性危机,并解释危机发生的机制与影响;(4)证明了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公共性对公益性实现的关键性作用,完善了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公益性的实现路径

公共价值目标是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公益性实现的规范引导,公共资源配置与公共管理制度

从资源保障和机制影响角度阐释了公益性实现的行为依据及其管理过程,公共价值感知通过社会认同影响公益性实现。目前,随着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政府有意加强对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管理,逐步厘清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公共价值目标,在优化学校公共资源配置的同时不断完善公共管理制度。


四、有据可依,避免过度泛化

很多作者在撰写结论部分时,为了追求结构要素的全面而导致写的内容存在泛化倾向。虽然追求写作要素的规范是较为提倡的,但是也不可因为了追求要素“全”而忽略了内容的“精”。在涉及到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写作上总是会感觉在泛泛而谈,一方面缺少具体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没有相关证据支撑,只是在做一种“不切实际”的主观声明。在结论写作尤其是撰写理论和实践贡献时,最好可以添加一定的依据,为价值观点提供证据支撑。

例如在《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公益性实现的影响因素——扎根理论分析》一文的结论部分的撰写,通过其发表前后的对比,能够在此方面有所体现。在发表前的结论部分,作者按照“研究结论-研究贡献-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的逻辑较为完整地呈现了结论的结构要素。但是只是追求了形式的完美,但却忽略了内容的完美。最为典型的是其“理论贡献”,如下文所示。作者用一个段落来阐述理论贡献,但实际上仅仅是泛泛而谈,没有实质性观点。下文大篇幅的内容只是在重复正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观点,但是理论贡献只是用“为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公益性实现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轻描淡写地带过。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公益性实现的过往研究视角是如何的?如何体现出本文是“新”的研究视角?缺少依据,只是在泛泛地做出主观声明。且后文更是把观点又重复了一遍,“形成的影响因素模型”只是观点,而究竟带来了什么贡献?也并未得以阐述。

而在发表后的结论部分,“理论贡献”这一部分作者没有将其呈现。在研究结论之后,着重对其现实贡献进行了详细的阐释。我们猜测,期刊编辑在审稿过程中也是同样发现了其理论贡献的写作存在缺少依据,过度泛化的问题,从而有意识地让作者更加凸显该论文所带来的现实意义,而弱化了理论贡献的写作。这实际上并非最好的处理方式,最好的处理方式则是,让作者通过文献比较来凸显研究创新点,也即,增加过往关于非营利民办高校公益性实现研究的研究视角,通过与之对比,从而凸显出该文的创新之处,这才是有据可依,相应地,也会有一定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发表前:

(二)理论贡献

本研究重点关注组织公共性对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公益性实现程度的作用机理,在访谈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进行了编码分析,重新探讨了公共性与公益性之间的关系内涵,最终定义了公共性相关的公共价值目标等四个主范畴,为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公益性实现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通过反映公共价值目标与感知对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公益性实现程度的主观影响,以及公共资源配置和公共管理制度对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公益性实现的行为与管理,共同形成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公益性实现程度的影响因素模型。

在撰写结论部分时,需要在以上几点上有所注意。要注意在写作过程中呈现精华,注意主次详略,凸显重点;需要对观点进行精准地提炼概括,而避免只是机械地重复正文中的核心词句;同时也要尊重分析事实和观点事实,不要过渡概括,使人生疑。最后,在观点的推论过程中,需有据可依,避免没有依据的泛泛而谈。作者们在写作过程中,需要以此警示,可少走弯路。

作者:张文静(科研写作研究所第二编辑部编辑)
转载开白请添加微信:ACWRITE01




科研写作研究所
人社部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实验基地“论文写作指导”课程考试招生培训机构,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COSE项目“论文写作能力”课程招生服务机构,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立项企业,百万博士青椒科研写作实训基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