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十级学者带你天津圣地巡礼

百科   2025-01-30 18:02   天津  
天津是个神奇的地方:九河下梢,华洋杂处。民国是个特殊的时代:“不旧不新又又旧又新,不古不今又又古又今,不中不外又又中又外。”

当天津遇上民国,气质意外契合,故事异彩纷呈。作为《潜伏》十级学者,今天带你看民国《潜伏》,逛神奇天津。

结尾附 《潜伏》圣地巡礼路线图,注意保密,不要暴露。

《潜伏》故事背景

剧中主角余则成原是军统局的一名特工人员,弃暗投明后奉命在军统继续潜伏。军统局是国民党最重要的特务机构之一,其前身是成立于南京的复兴社特务处。1938年4月,蒋介石将中华复兴社特务处扩编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局长由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主任贺耀祖兼任,原复兴社特务处处长戴笠以副局长代行局长职务。
抗日战争时期是军统局的全盛时期,抗战结束时,军统已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庞大、机构健全的特务组织,除内部机构有八处、十室和一个设计委员会外,还下辖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军令部第二厅、内政部警务司、财政部缉私署、兵工总署警卫稽查处等十几处公开机关和忠义救国军、别动军两支武装部队,另外军统局在全国各地设置了几十家办事机构。此时,军统仅内外勤特务(不包括武装特务部队)便有50 000人左右,其中直接在军统局领薪的有25 000多人,其余半数分散在各公开单位。
1946年3月17日,戴笠从北平乘机返回上海途中飞机发生故障,在南京附近坠机身亡。戴笠死后不久,军统局核心单位和人员缩编为国防部保密局,由军统局主任秘书毛人凤担任局长(1948年前由郑介民代理局长,毛人凤以副局长身份主持工作),继承了原军统局的衣钵。其他人员和一些公开单位合并到国防部第二厅和内政部警察总署,这两家单位分别由原军统局帮办郑介民、唐纵担任厅长和署长。
军统天津站是什么地方?
《潜伏》一剧主要以余则成在天津站的活动为主线展开,天津站在复兴社特务处时期就已成立,抗战爆发国民党撤离华北时,曾在天津布置下了一些潜伏的特务组织,抗战胜利后,又冒出了许多自称是军统潜伏人员的特务,一时间搞得乱七八糟。
1945年12月初,戴笠亲自到天津裁撤了原有各潜伏组织,建立军统局天津站(1946年7月1日后改称国防部保密局天津站)作为当地特务最高指挥机构,以老牌军统特务陈仙洲担任站长并兼任天津警备司令部稽查处处长和天津财产清查委员会行动组长。

站长原型是谁?
1947年4月,陈仙洲调往沈阳,按照保密局公开机关和秘密单位分离、秘密单位指挥公开机关的原则,保密局派吴景中任天津站站长,白世维任警备司令部稽查处处长。这位吴景中即电视剧中保密局天津站站长吴敬中的原型,湖北黄陂人,早年曾加入中共,毕业于莫斯科中山大学,后加入军统,历任军统临澧训练班第一大队第二中队指导员、中苏合作所科长、军统西北区区长、第八战区长官部调查室主任、军统东北区区长兼北满站站长、国防部保密局天津站站长等职,1949年去台。
天津站是保密局系统中一个比较大的单位,据沈醉在《国防部保密局内幕》中透露:“保密局外勤各省站的编制,按国防部核定的人数分为三种:如上海、南京、天津、北平、四川、云南等大一点的地区称为甲种站,为160人;安徽、贵州、新疆等称为乙种站, 110人;更小一点的地方称为丙种站,只有60人。”天津站就是编制比较大的甲种站,其在天津的主要活动是会同中统天津区、宪兵第20团、天津市警察局、天津警备司令部稽查处、三青团天津支团等军警宪特机关镇压天津市的学生和工人运动,并且指挥全市范围内的大逮捕、大搜查。1948年秋,保密局又把派驻天津的各公开机关的特务分子分别编成若干情报组,归天津站统一领导。
李涯原型是谁?
1948年天津解放前夕,保密局驻天津人员纷纷自寻门路逃命,吴景中趁机借故南逃,后在南京被毛人凤关押,次年去台湾,1950年经蒋经国保释出狱。吴景中离职后,孤城天津已岌岌可危,保密局急派天津警备司令部稽查处副处长李俊才接任天津站站长,布置特务潜伏,李俊才挑选了一些未曾暴露过身份且有一定社会关系和职业作掩护的特务分子,分成4个情报组潜伏下来。天津解放后,李俊才被我军俘虏,1966年4月16日被人民政府特赦,后曾任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参事,据说此人就是电视剧中保密局天津站行动队队长李涯的原型。
余则成的原型是谁?
《潜伏》在荧屏播出后,热心的观众纷纷猜测余则成真实的历史原型,有人说是1950年牺牲于台湾的“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将军,有人说是抗战期间潜伏于军统局内部的秘密共产党员张蔚林,还有人说是中共党史上赫赫有名的“龙潭三杰”(钱壮飞、李克农、胡底),甚至有观众根据余则成的姓氏将其穿凿为沈醉的姐夫、军统元老余乐醒。
对于这些猜测和评论,小说《潜伏》的作者龙一表示人物和故事都是虚构的。文学作品塑造角色既可以以真人真事为原型,也可以综合多个不同人物虚构,正如鲁迅所说:“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龙一原来曾从事历史研究,对在龙潭虎穴从事情报工作的共产党人比较熟悉,从这个角度讲,剧中人物身上肯定有许多历史人物的影子。


《潜伏》圣地巡礼路线图

寿德大楼与狗不理包子

📍军统天津站

按照最后一任站长李俊才(李涯)的回忆,在天津市林森路34号(现在的和平区新华路36号)。1946年3月,军统天津站牵头建立了外围组织“天津忠义普济社”并搬至寿德大楼,该大楼便成为军统天津站外围组织的所在之地。

寿德大楼位于天津市和平路322号,建于1933-1936年,由中国工程公司的著名建筑师阎子亨设计。大楼名字来源于投资方胡寿田,他取自己名字中的“寿”和洋行名中的“德”字,合成“寿德”。1938年9月,中共平津唐点线工作委员会在此成立,作为地下党活动的重要场所。该建筑曾用作中共地下党组织的联络点,并在天津沦陷期间成为重要中转站。 20世纪40年代,寿德大楼曾是国民党军统天津站的所在地。2000年前后,狗不理公司投资对大楼进行了整体加固和装修,将其改造成新式过街楼,并安装了观光电梯。

📍利顺德大饭店

翠平来津接风宴所在地,“耍老娘找死啊”旧址。

天津利顺德大饭店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外资大饭店,于1863年由英国人创建,至今已有162 年的历史。

孙中山曾经在这里指挥与军阀抗战的慷慨激昂;溥仪与婉容在大厅翩翩起舞的末世狂欢;蔡锷与小凤仙在此约会的万种柔情;少帅张学良与赵四小姐初次见面。美国第31届总统胡佛,从政前曾在中国工作多年,在天津居住利顺德饭店多个年头。

酒店内设有博物馆,展示了近千平方米的文物和展品,全面叙述了其百年历史。

📍觉悟社

“五四”运动之初,天津爱国学生组织都是男女分设。随着斗争的深入,一些学生运动中的骨干力量开始希望打破男女界限,建立统一的组织。1919年9月16日,天津学生联合会和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的骨干,周恩来、邓颖超、郭隆真、刘清扬、谌志笃、马骏等共20名男女进步青年组织成立“觉悟社”,同时确定该社的宗旨、任务、入社条件和组织形式,并决定用白话文出版社刊《觉悟》。觉悟社的主要活动有组织演讲,讨论研究新思潮,推动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深入发展。

天津觉悟社纪念馆位于天津市河北区宙纬路三马路三戒里49号。该纪念馆依托觉悟社旧址建立,展示了周恩来、邓颖超等革命先驱者的革命活动。纪念馆于1984年9月16日对外开放,1986年邓颖超亲笔题写馆名,成为天津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美国海军俱乐部

天津海军俱乐部,原称美国海军俱乐部,位于天津市解放北路113号,是一座具有历史风貌的建筑。

俱乐部于1924年建成。由英国人纳尼斯出资建造,其朋友罗士博负责经营。最初是专供外国驻军娱乐的场所,包括英国和美国军队。约2400平方米,为二层砖木结构。具有英国古典主义风格,外立面为灰色水泥墙面,装饰丰富,拱券式门窗和古罗马圆柱支撑的廊式阳台是显著特征。楼内设有舞厅、酒吧、球房、餐厅、赌场和咖啡厅。

📍李涯坠楼处/警备司令部

天津张园是一座具有丰富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的宅邸,位于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59号。它曾是清末湖北提督张彪的居所,并在近代史上扮演了多个重要角色。1947年,“张园”被用于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部。现在,张园推出了沉浸式历史演绎,展示给游客,使其在传承历史记忆的同时,也具有了文化娱乐的功能。

“近代历史看天津”看的正是天津在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的独特之处。研究天津,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近代历史看天津”并非一句空话,是对天津历史作用的真实概括。



 - END - 



🔻
往期文章:
喝水勿看!比相声还爆笑的天津话,第7个你绝对没听过
为何天津人不入缅北?(深度解析)
117大厦又又又又复工了?
《一路繁花》的泼天流量,不带货,不接广,刘晓庆用这部大戏《风华绝代》来承接!无B角全国巡演,首站天津即将开演!


杨雪菲
时事+书评 | 打破信息茧房,对抗功能性文盲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