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不观看没有发言权的原则,我去电影院看了《涉过愤怒的海》。
简单说,这是个女儿死了,父亲寻凶复仇,嫌疑人母亲包庇,最后查出真相,女儿是自杀的故事。
剧好剧坏,见仁见智,但剧中的父母,确实个个疯批,没有一个正常人。在这种疯批演绎之下,我感觉我读懂了导演真正想要表达的:
很多父母,其实只是在cosplay父母这个角色。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在《一首小夜曲》里说: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考试,就觉得简直太可怕了。
在电影里,主创把这种可怕演绎到了极致。
具体来说,就是他们每个人都没有做父母的资格,所以只是在cosplay一个个好父母。
黄渤饰演的父亲,看起来是为女儿赚钱、为女儿好教她游泳,但他甚至需要“你的女儿死了,你得痛啊”这样的话来催眠自己,作为复仇的动力。
闫妮饰演的母亲,在娜娜的世界里是缺位的,只有极少数出现在娜娜面前或者别人面前的时候,她才会cosplay那么几分钟,所以她观众缘最好。
还有过分宠溺孩子,以至于孩子生死未卜就要自杀的周迅;一幅为母为女报仇样子,却不舍得杀死儿子的祖峰,都是在cosplay极端爱孩子的父母。
现实生活中,当然没有四个这么极端的父母。
但以“为你好”之名,逼迫孩子做不喜欢的事的父母,像不像黄渤?
成天工作不着家,偶尔陪陪孩子的父母,像不像闫妮?
一天天只会说“他还是个孩子”的熊孩子家长,像不像周迅?
本着“这个号练废了再生一个”的思想要二胎的家长,像不像祖峰?
许多父母都在某一时间,被这四种父母上身,cosplay过父母这种角色。
《涉过愤怒的海》的主创团队,就是指着这类人的鼻子骂,你们不算是父母,最多算个coser,而且是你们最看不起的,群魔乱舞的coser。
在中国,你问一百个父母,他们爱孩子吗,有一百零一个父母都会说:
“爱呀,特别爱,我把命给孩子都行。”
然后多数父母会很快画风一转,愁眉苦脸地抱怨,自己爱孩子,但孩子不理解、叛逆、不爱学习、不听话、整天玩手机电脑Switch,咕卡娃娃cosplay……
从他们的抱怨中,你能发现一件事。
Cosplay父母爱的并不是孩子这个真实的个体。
而是一个会听话,有出息,能给他们挣面子的,作为他们附庸的孩子。
一个cosplay的父母,他们心目中理想的孩子是这样的:
从说话开始,就表现出旺盛的课外兴趣班欲望,上学之前精通三门以上音乐课程,能在包括但不限于新年家宴之类地方,大方漂亮地为家族表演。
从上学那一刻开始,一门心思只有学习,年年三好学生加班干部,看见异性就跟看见贞子一样,一直到大学毕业。
大学毕业之后,三年之内解决婚姻、工作、生子的人生大事,并且在子女伴侣与他们有争执的时候,旗帜鲜明地站在自己一方。
说白了,他们对孩子的爱,本质上是对自身期望的爱,一旦孩子不能满足他们的期待,cosplay的父母们就会开始痛恨孩子。
本质上来说,这些父母不愿意了解孩子,听不见孩子说话,无视孩子的意愿,不在乎孩子的努力成就挫折苦闷,不愿意学习怎么教育。
但是他们说的把命给孩子,也是真的,是不是很有意思?
因为把命给孩子,其实是一种把自己放在弱势地位的舆论宣传,本质上相当于在说:我把命都给你了,你还想怎样?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是不会给孩子这么大的精神压力的。
而cosplay的父母,最擅长与孩子争弱势地位。
我们的文化中有一句并不值得宣传的毒鸡汤,叫“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在这句话的影响下,许多家长即便做错了事,也只会说一句“来吃饭了”,或者“爸妈也是第一次做父母”。
这些都是辞藻华丽的扯淡,换句话说,纯纯就是在PUA。
每个人都未必当过父母,但人人都是当过子女的。
自己做子女的时候,喜欢什么样的父母,会在什么时候对父母失望,都是刻在DNA里的记忆,一辈子不会忘的。
照着自己喜欢的样子做父母,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但因为他们只是cosplay的父母,所以内心深处并不愿意真正满足孩子,所以才做出一系列奇葩事,然后在孩子反抗、做出他们所不能承受的后果的时候,表演发疯、崩溃。
因为cosplay的父母不知道怎么爱孩子,所以他们的行为往往极端趋向于表演。
因为更在乎自己,而不是孩子,所以他们在应该关心孩子的时候,想的却是复仇;在应该悲伤的时候,想的却是“白养你几十年”;在应该安慰鼓励孩子的时候,想的却是宣泄自己的怒火。
只有孩子让他们满意了,他们的笑才是发自内心的,所以这个社会上,讨好型人格与抑郁症越来越多。
其实医院早就知道,当孩子心理出现问题的时候,父母也要挂号问诊。
因为许多时候,病因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只不过许多cosplay的父母并不知道。
最后说个事
公号算法变了,为防止看不到我的更新
大家可以加个星标
点击上方的公众号卡片
再点右上角三个点
就能看到“设为星标”
算我跪下来求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