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字送给2023

文化   2024-01-09 00:23   上海  

大风吹过,又一个新年。


这几年,“年”这个字变得很神奇。


对于有的人,一年最多像一个月,匆匆一转眼。对于有的人,一年恍若半生,煎熬得很。


而我对“年”的感受,似乎也感觉不是年,而是一段段细致的时间线,一个个具体的画面。就像王家卫写的,2023年12月30号下午一点十三分,我遇到了一个戴着墨镜的女人。


尤其在我看到小米在敦煌举办的“「⼈间三万秒」敦煌影展”,这种感受就更强烈。


2023的最后一天,3万张照片,以一秒一张的方式,陪大家倒数跨年,回看过去这一年。


看过之后,我才发现,构成人生的计量单位,不是年,而是一秒,一瞬间。


在「⼈间三万秒」中,有许多给我带来极大震撼的作品,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给大家。



这几张作品叫《人脸识别》,是一套组图作品。


看到他们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傍晚还没亮的路灯、一棵树两旁的标识、建筑顶端的钟楼……我们每天走过的小路两旁,其实有那么多的“新面孔”。

<<  滑动查看下一幅作品  >>
作者:尚心原


那一刻,我想匍匐在地,认这个摄影师为我的人生导师。


在多数时候,秒都不会成为我们在意的时间单位,我们每天要30分钟起步的通勤,开两个小时的会,上一整天的班……


我们太着急了,因为着急,我们辛苦。因为辛苦,我们大意。因为大意,我们错过。


错过什么?一天24小时,一小时60分钟,一分钟60秒,我们每一天有86400秒。我们错过了这当中的许多秒。


因为,这里面的任何一秒,都被我们忽略了。


这组作品,是在告诉我们,不要忽略,要识别。



第二个作品叫《决斗》。


这是一个男人站在云梯车上,拿着拖把擦拭牌匾,有人看到了一个辛苦工作的人,有人看到了牌匾里的影子,但联系起来看,像极了决斗的姿势。


作者:东篱


其实,第一眼我以为说的是人与影子的决斗,但我很快就发现,这是一个男人与生活的决斗。


生活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对待生活?这个问题有很多回答,不同的回答都是在生活的前面加一个动词。


有用“享受”这个词的,有用“拥抱”这个词的,有用“充实”这个词的,所有人似乎都在想要长久地占有生活。


在这幅作品中,我学到了一个最好的前缀生活的词:投入。


只有投入到生活之中,这一秒属于你,你属于这一秒,你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妙。



第三个作品叫《背有爱心的男人》。


树荫下,光线穿过枝叶,在一个蹲在路边的男人的背上,留下了一个爱心。背后有爱,无比可爱。


作者:sam611


一个人,蹲在路边,疲惫至极,就像我们也都有过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想蹲下来歇一歇的时候。


但拍摄者在这一刻,看到阳光透过缝隙,照亮了他背上的爱心。


说来有些矫情,但我在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我觉得生活再怎么糟糕,但对这个男人,还存在一丝丝的温情。


至少在这一秒,生活在用自己的方式治愈他。这份治愈也被拍摄者收到了,并将这一份治愈转赠给我们。


这一秒也在告诉我们,不会自愈,还会有人治愈。


背着爱心的人,生活在给我们回血。



这个作品叫《身披彩虹的少年》。


其实,我一开始不太明白,这个走到彩虹边的小孩,怎么就是身披彩虹的少年。


作者:刺猬小蔡


仔细看过这幅作品之后我才明白, 身披彩虹的少年,不是画面中的孩子,而是拍摄者。


清晨,青草地,阳光彩虹,懵懂孩童,一个非常转瞬即逝的画面,但只要心怀童真,我们看待世界就多了份全新的视角。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所以,这个《身披彩虹的少年》的关键词,很简单,就是“珍惜”这两个字。


也许他也曾在写字楼里默默无闻,也许他也曾在晚高峰里没了脾气,也许再过几年,孩童会长大成书桌前的少年。


但是就在这一刻,他们都是身披彩虹。



这个作品叫《“漂浮”的床垫》。


第一眼看上去,这个画面有些超现实,空旷的街上,一个床垫浮在半空,仔细看过,又会被这种展示所触动。

作者:黄鱼


它很简单,画面里不过一街一人一影一床垫,它也很复杂,复杂到观众可以从每一个元素中,解读出不一样的东西。


用一张照片触动观众的恻隐之心,让所有看到的人内心深处,对于劳动者的悲悯产生共鸣,考验的不是拍摄者的技术,而是拍摄者对于观众的信任。


这一秒,作者在用一种推己及人的方式,证明一个最简单的道理。


即便世界破碎了,人们心底的善还在。



这个作品叫《超级大灌篮》。


几位老人被护工推着,进行一场篮球比赛,但在她们眼里依然有光。


作者:余丹戈


我一直觉得,走进一个人内心的难度,会随着年龄的增加呈指数增长。


其实道理很简单,只要在一个人世界观尚未形成的时候出现,那你就会成为这个人世界观的一部分,所谓年少不要遇到太惊艳的人,就是这个道理。


人是这样,爱好也是这样,但在这两个老奶奶身上,我发现了一种叛逆的美,谁说只有男人才爱玩篮球?谁说只有年轻人才能玩篮球?


只要喜欢,人生的每一秒,都是在构建世界观。



这幅作品叫《餐摊车的希望》。


作者:暖摄调


一个摊位,母亲在售卖宵夜,孩子在车头低头学习。


在这张照片中我们看到两个世界,一个柴米油盐,能抹零就抹零,一个笔墨翻飞,不愿算错一点。


但其实两个世界终将交汇,母亲会坐在车头,想着将来能为孩子准备多少学费,孩子会坐到车后,想着今天又学到了什么,将来能让母亲不必日夜操劳。


这张照片,是很多普通家庭的写照,她们没想着天降横财,没想着一夜暴富,而是相信自己靠一双手,靠着旺盛的生命力,去冲破命运的天花板。


我永远被这样强大的生命力感动。


身在底层,向上生长。她们认真活着的样子,就是希望本身。



所以你看,这系列作品,无论是识别这一秒,投入这一秒,治愈这一秒,珍惜这一秒……其实核心都是一样:抓住这一秒。


因为人活着,其实就是去挣时间,就是把逝去这一秒一秒的时间,给挣回来。


毕竟,人不是24小时的生物,不是365天的生物。人就是一个一秒钟一秒钟过的生物。


因为能感到秒,生命才妙。



所以,这正是「⼈间三万秒」影展带给我的震撼。


我没想到,这么多人记录的秒,是这么的妙。


我更没想到,当主打“发烧”的小米手机,人文起来的时候,会这么让人上头。


本来觉得小米与徕卡的合作只是技术合作,但我却惊讶地发现,小米还是那个小米,他依旧重视每一个用户,希望让更多人举起手机,捕捉日常生活里,那些失不再来的瞬间。


所以才有了这场“「⼈间三万秒」敦煌影展——2023中国影像辞典跨年夜”。


(完整版点击底部【阅读原文】查看)

「⼈间三万秒」是以线上影展的方式,在敦煌陪大家跨年,回看过去的2023的。


小米从“2023小米徕卡影像大赛”84万张参赛作品中挑选出3万张照片,以一秒一张的方式,组成了这支8个多小时的「⼈间三万秒」


在这支长视频里,我慢慢感受到了小米的人文影像观——每个普通人的瞬间,都值得被看见,被记住。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这是小米第二次以「⼈间三万秒」的形式,与大家一起道别刚刚过去的一年。「⼈间三万秒」正在成为我们回顾这一年的仪式感,换句话说,这个创作者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影展,正在逐渐成为我们用手机记录自己的生活的理由。


就像小米所说的那样,影展可以展示的,并非只有艺术家苦心孤诣的作品,更可以是我们与生活偶遇,记录人间四季。让一张照片所表达的,远超我们所能看到的。


就像抓住纸钞一样,抓住每一秒。


而我,已经开始学会抓住了。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间三万秒」完整版视频。

王左中右
文学家,艺术家,丑到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