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在一张遗照前骂娘
文化
2024-10-27 20:56
上海
“这完全就是个自私冷血的怪物,一个不知人伦的畜生!”这是一个拥有几百万粉丝的知名医生博主抨击沙白白的措辞。我只是摘取了其中一部分。他在微博连发了数条,在微信公号也整合成了一条长文,传播很广。这位博主大概自认为这篇“檄文”颇有点鲁迅先生“我已经出离愤怒了”的风范,通篇慷慨激昂,义正言辞。似乎沙白白是他的杀父仇人。我前天刚写了一篇文章谈付航的悲悯,没想到两天后就见到了悲悯的——用阎鹤祥老师的话说——对跖点。这位医生博主最主要的论据是基于自己的专业出发,表示红斑狼疮患者遵循医嘱规范治疗是可以获得“正常的生活质量”。这是没有问题的,也对所有红斑狼疮患者起到了很好的宽慰和普识作用。但对于什么是“正常的生活质量”,他没有给出自己的见解,没有展开。因为他知道矛盾点就在这里,展开的话不利于自己的立论。只希望这样的含糊其辞、一带而过获得自己读者囫囵吞枣般的认可。但“正常”实在是一个宽泛的中文词汇。每个人对“正常”的理解都有自己的“正解”。而这正是沙白白引起争议的部分。因为每个人的“正解”显然并不一样。你觉得生活最重要的是物质,有人觉得只有物质没有精神就是行尸走肉。你觉得生活可以没有爱情,有人觉得爱情是生活的必需品。你觉得最大的痛来自肉体,有人觉得最大的痛莫过于心痛。你觉得黑暗里也可以呼吸,有人觉得一片黑暗就会感到窒息。重要的是——哪怕你是对的——当面对一个人类个体选择主动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生者最好不要如孔雀开屏般展示智力上的优越感,对她选择结束自己生命的理由表示嗤之以鼻、不可理喻甚至口出恶言。不要因为沙白白在镜头前表现的释然与洒脱,从而低估她做出这个决定时面临的人间最定格的痛苦——至少对她是。如果不是在她自己的世界里万不得已,我想大概没有人会选择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你可以怀疑一个人对死的敬畏,但永远不要怀疑一个人对生的渴望。沙白白在视频里仅展示了她光鲜亮丽的一面,这让有些人会产生她的人生并不赖的错觉。但是,当你探身到那些视频背后,按下一个按钮,播放记录她生活的幻灯片,你大概会看到:她在病情发作时疼痛的蜷缩,在接受治疗时无助的苍白,在无人深夜的失声痛哭,在窗前看着树叶飘落时的呆滞以及,无数次想自杀……这位医生博主以及在他的文章下面留言“沙白这个名字巧了,首字母是SB”获得高赞的网友,相信我,在温度如此舒适的秋天,当你用你最舒服的姿势盘腿坐在家里电脑前,电脑旁放着你最爱喝的饮料、最爱吃的水果、最爱抽的烟,用键盘敲下那些字眼时,你过的正是比沙白白幸运百倍的人生。就因为她想要给自己短暂的人生一个灿烂的收尾,你就对这样一个素不相识的不幸的女士口诛笔伐满嘴脏话,良心真的不会痛吗?“为了更多的人们”,是这位医生博主大概率会给的大义凛然的回答。“你自己作死也就完了,临死还各种煽风点火,把自己作死行为描绘得浪漫美好,引诱其他得了类似疾病的患者效仿,这不妥妥的作孽吗?”“老父亲八十岁了,不好好爱惜身体,不好好爱惜生命,不给老人尽孝送终,而是让八十岁老父全程陪同自己自杀,让可怜的老父亲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尼玛不孝自私到什么程度才干得出来?”你看,就像李诞说的那样,这个社会总是不缺听觉超能的人,他总能听到“远方的哭声”。他总觉得天降大任于斯人,总觉得远方人们的命运起伏就在自己弹指间。总觉得远方的人们容易被煽动,远方的人们容易效仿。这位医生博主不尊重远方的人们会有自己的思考,就像他不尊重沙白白拥有自己的思考一样。似乎远方的人们都是智力远低于他的人,是对自己所患的病、所想要的人生都不明了的傻子和白痴。远方没有哭声,只是这位医生博主想象出来的哭声。然后为了想象中的哭声,他选择伤害眼前的人。这位医生博主口口声声觉得沙白白的老父亲很可怜,在未来的日子里将饱受孤独与相思的煎熬,于是为了宽慰这位老父亲,他选择在他女儿的遗照前唾沫横飞地骂娘。希望他不会看到这位医生博主的文章。如果不幸看到了,也希望是在发病的时候。这样,他就会指着手机里的文章,然后抬头懵懂而期待地问身旁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