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掌握了关怀的语言吗?
当照料身心的愿望摇摇欲坠,怎样把关怀的种子从空中带回到土壤?
事实上,在去年带来“关怀作为一种( )行动”友谊圆桌前,眼下这场与彬华合作的线下工作坊就已经在酝酿和期待中了。
为什么过了一年才落地呢?除了各方面条件还不够“天时地利人和”,其间也涉及到(自我)关怀的核心课题:如何知行合一地“care”。
“关怀汇流 | 转身,是彼此托起的关怀之力(点击链接查看回顾)”那场论坛带来了深深的疗愈和启发,但不得不承认:当“回到现实”,尝试把围绕“care”的种种价值真正践行——哪怕只是试图让接纳、平和的力量作用于自己的生活,还是会遭遇重重困境——微观如“我不行”或更多自我苛杂的念头反复萦绕,宏观如与权力怪兽日复一日的碰撞拉扯。
在这段细腻、复杂又绵长的挣扎中,我意识到一件事:在我们所生活的社会里,“关怀”常常是飘在空中的。因此,对于那些渴望善良、正义、包容的个体,想要学习并真正践行自我关怀相当不易。你必须吐掉一些“狼奶”(所谓unlearn),与创伤和平相处——至少,先培养对毒素的辨认能力;同时,通过探索一些具体的方法(用彬华的话,“来自不同脉络的技巧”)和经验,习得相应的信心和能力。
只有经历这样一段路,“关怀”的种子才能从空中落到土壤,深深扎根。
原来关怀真的是需要去好好学习和练习的——好像要跋涉千山万水才恍然意识到这个朴素的道理。关怀的路,如果只是一个人摸索,可能会觉得孤独不安。但如果有相契的伙伴同行,或许能多找到一处锚点。以上,便是本次“关怀汇流·身心工作坊”的发心。邀请你来这片疗愈的群岛。
——“关怀汇流”发起人 书韵
关怀实际上很需要从日常的语言出发,但我们谈论的关怀常常源自于“关怀伦理”、“自我关怀”等来自英文的概念。将关怀从理念落地成实践,需要非常实在的行动来创造新的语言。其间包括我们身体的在场、可行的计划以及集体关怀的氛围乃至制度性安排。这场工作坊希望带来来自许多不同脉络的技巧,譬如反压迫实践和认知行为疗法等,重新组合为更符合我想象的滋养可能。期待这场工作坊能够为大家(再)种下一颗滋养的种子。
——本次工作坊主创、带领者 彬华
关怀汇流·身心工作坊
/朝向集体关怀的自我滋养练习/
■ 疗愈的起点:身体在场
■ 培育对自己的善意与慈心
■ 一起创作《自我/互助滋养计划》
■ 想象集体关怀的落脚点
活动
信息
[主创/带领]
[联合策划&协调]
[无障碍支持]
手语翻译:小白
提供实时字幕转录
*如有其他无障碍便利需求,请在报名时注明。我们会尽量满足。
[友谊联动]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本活动面向残障或面临某种身心/经济困境的伙伴提供公益价99元/人,报名时请简要注明状况与便利需求。
报名成功后
请添加活动小助理微信
预约
须知
报名成功后,请添加活动小助理微信,备注“关怀”;
如有其他疑问,亦可咨询活动小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