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口雌黄”的“雌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信口雌黄”,而不说“信口雄黄”?

文化   2024-11-13 15:34   河南  
日常形容人不顾事实,随口乱说时,我们会说他信口雌黄。但为什么是雌黄,而不是雄黄?雌黄和雄黄有何关系?又有何作用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二吧。
信口雌黄
【释义】信:听凭;信口:随口,出言不加思索;雌黄:即鸡冠石,黄赤色,可作颜料。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抹再写。成语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轻下断论,前后矛盾时又随意改口。

【出处典故来源于《晋书·王衍传》:(王衍)“妙善玄言,唯谈老庄为事……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更改,世号‘口上雌黄’”。晋代孙盛在《晋阳秋》中亦载:“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后人渐提炼为“信口雌黄”。

王衍,字夷甫,出身士族,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长相清秀俊美,号称当时第一美男子。他的堂兄王戎、弟弟王澄都是当时的大名士,崇尚清谈。王衍的妻子郭氏,与贾皇后有亲戚关系。王衍的一个女儿被聘为晋惠帝的妃子,另一个女儿嫁给当时权势煊赫的贾谧,还有一个女儿嫁给了裴遐。裴遐出身山西的望族,也是当时的名士,他的妹妹还是东海王司马越的妃子。王衍依靠着联姻后的裙带关系,历任黄门侍郎、尚书令、中书令、太尉等职,权倾朝野。王衍也是当时出名的清谈家。他少年时就伶牙俐齿,有一次,他在文学名家山涛府上做客,以清秀的仪表,文雅的谈吐,赢得四座赞赏。但山涛却感叹道:“日后耽误天下的,未必不是此人啊!”王衍成年后,喜好老子、庄子的学说,善于用老庄的道家思想解释儒家经义,讲授玄理。讲的时候,他总是身穿宽袍大袖的衣服,手执玉柄拂尘,轻声慢语,满嘴都是玄妙空虚的怪话,但总是把义理讲述得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别人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质疑,他也满不在乎,甚至不假思索,随口更改。因此人们便嘲讽他是“口中雌黄”。

雌黄
看完信口雌黄的典故,我们来认识一下雌黄。

雌黄,又名石黄、黄金石、鸡冠石等,是一种单斜晶系矿物,主要成分是三硫化二砷,有毒。柠檬黄色,条痕鲜黄色,捶打敲击或燃烧会发出酸臭味。南北朝《雷公炮炙论》认为“雌黄,软如烂金者佳,其夹石及黑如铁色者不堪用”。其多为细粒状、片状或柱块状,多有珍珠光泽,可用作颜料,如我国著名敦煌莫高窟壁画所用的黄色颜料中便有雌黄。 
此外,古人写字用的多为据说能防虫蛀的黄檗染成的纸,略带黄色,与雌黄颜色相近,古人写错字时的“涂改液”便由雌黄担任,用雌黄涂掉重写。

宋代《遁斋闲览》有云:“……有误字,以雌黄灭之,为其与纸色相类。”

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详细描述了雌黄改字的用途:“馆阁新书净本有误书处,以雌黄涂之。尝校改字之法:乱洗则伤纸,纸贴之又易脱,粉涂则字不没,涂数遍方能漫灭。唯雌黄一漫则灭,仍久而不脱。古人谓之铅黄,盖用之有素矣。”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如果用雌黄涂改写错的字,不仅见效快,而且长时间不脱落。

作为药材,雌黄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中品,其性温味辛,归肝、大肠经,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的功效。主治痈肿疗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制膏涂。内服一般入丸、散,每次0.1~0.15g。要注意的是,阴亏血虚者及孕妇禁用。

雄黄和雌黄
在矿物世界中,经常会有两种以上的矿物共生在一起的现象。雌黄、雄黄都是含砷的硫化物类矿物,物理性质相似,成因相同,经常共生在一起,形影不离。最初发现雄黄和雌黄的古人以为雄黄只出现在山的阳面,雌黄只出现在山的阴面,因而按照阴阳五行之说将其分为雌雄两种,把它们定为颇有浪漫色彩的“鸳鸯”矿物。

名医华佗的弟子、三国时期的医药学家吴普在《吴普本草》中对雄黄的名称由来做过专门解释:“山阴有丹雄黄,生山之阳,故曰雄,是丹之雄,所以名雄黄也。”

在南北朝时期,医药学家陶弘景发现,雄黄和雌黄可出产于同一座山上。虽有此发现,但他仍未摆脱阴阳学说的限制。在《名医别录》中,陶弘景认为,雄黄“生武都、敦煌山之阳”,雌黄“生武都,与雄黄同山生,其阴山有金,金精熏则生”。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则对雄黄与雌黄的关系做了生动比喻,称二者“造化有夫妇之道”。所以,在中国古代,雄黄与雌黄有“鸳鸯矿物”的说法。

图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古诗词文欣赏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