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规则是部分推送,您只有设了星标⭐️,才能及时接收最新推送
关税与中美贸易战
为什么是加60%的关税?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认为“加关税”不过是一句威胁,一场普通的贸易争端,做生意吵吵嚷嚷难免,坐下来就没有什么不可谈的,直到贸易战不再只是贸易战……
8年以后,特朗普又来了,关税大棒又要挥舞起来了,这一次,没有人敢不认真地对待这个人的威胁了。
不过。首先的首先,我们还是要把特朗普的贸易主张和共和党的主流贸易主张进行一个区分:
虽然都主张对华加征关税,但特朗普是一个带着民粹色彩的重商主义者,在对外贸易上表现为贸易保护主义、加征关税、保护制造业、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等,一切围绕“美国优先”;
而共和党不是,历史上喜欢对华加关税的大部分是民主党执政时期,传统共和党是主张自由贸易的,他们加征关税的理由是“公平贸易”,认为有国家利用“不公平的手段”损害了本国的产业,加征关税只是为了把双方拉到同一个起跑线上——当然,只是他们自己这么认为。
这个区别很重要,虽然对华加征关税是共识,但如何加征,共和党内也有分歧,共和党内反对特朗普的建制派力量很大,特别是在国会,再加上帮助特朗普上台的资本也有自己的利益,像马斯克,他控制成本的关键就是把供应链大量转移到中国,这些力量的存在,都会对“加关税”的方法产生影响。
只是,共和党内还有比特朗普更激进的人,从2021年开始,一直有议员提案要求取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这实际上比特朗普第一任期内贸易战的政策又进了一步,但这未必不能成为特朗普第二任期要做的事。
特朗普在竞选时承诺,如果重返白宫,将对中国产品征收60%的关税——这个60%不是随便说说,而是有依据的:
中国目前对美出口的总体关税水平约为19.25%,如果把中国变成“非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关税可能再增加32%,再加上他宣称要对全球进口产品一律征收的10%的关税,差不多就是60%。
所以,60%的关税最后实际能加多少,以及对中美及至全球制造业的影响,一大半都取决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这件事。
本文就先从这件事开始说起。
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的来龙去脉
美国给予中国的这个“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是怎么来的呢?
“正常贸易关系地位”在克林顿政府之前叫“贸易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另一国享有不低于任何第三方享有的贸易待遇,这是以前降低关税谈判的重要方法,从而让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能享受较低的关税。
这个“贸易最惠国待遇”在中美双方签署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国会要每年批准一次,所以没有“永久”这两个字。
我记得小的时候,每年新闻联播都要播放美国扬言“不再延长中国的贸易最惠国地位”的新闻,我方播音员总是痛心疾首地劝美国政府“悬崖勒马”,结果每次美国政府也都是“回头是岸”,还是延长了。当时还觉得我们说话挺管用,后来才明白,美国根本就没打算取消(除了极个别特殊的年份),只是想每年出来敲打一下我们,意思是,我随时可以不跟你玩,别忘了我有这个权利。
到了1998年,“贸易最惠国待遇”更名为正常贸易关系地位,再到2000年,中美基本谈妥了中国加入WTO的条件,美国才在正常贸易关系地位前面加上了“永久”这两个字,意思是以后不再每年批准了,不是美国人想通了,而是因为中国加入WTO后,由于WTO要求会员之间要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所以理论上说,中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此后就变成了WTO会员国的权利义务,不受美国国内法律的约束。
但WTO实际上是管不了美国的,美国人相信“美国例外”,政府也习惯性的把国内法律凌驾于国际关系之上。
所以特朗普第一任内挥舞关税大棒时,他的一系列加税的法律依据,都是在美国国内贸易法的框架之下,包括201关税条款、232关税到后面的301关税。
以涉及金额最大的301条款为例,源自美国《1974 年贸易法》第三章第 301节,标题为“不公平贸易行为的救济”(Relief from Unfair Trade Practices),所以统称 301 条款(Section 301),这个条款允许美国政府对其认为“不合理”“不公平”并损害美国利益的国家,进行调查和谈判,最后由美国总统决定采取提高关税、限制进口、撤销或暂停贸易协定的优惠等绕过 WTO 争端解决机制的措施。
这个条款最初是为日本量身定做的,自从1971年转成了贸易逆差国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到1989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前,总计对日本发起过24件“特别301调查”。
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301条款变成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特别是民主党执政的克林顿和奥巴马政府,都启动过这个条款。
不过,总体上,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这个条款用得越来越少,直到特朗普上台,2018年,美国政府依据“301调查”单方认定结果,宣布将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 25%的关税,涉及约 500 亿美元中国对美出口,从此打开了对中国贸易战的第一炮。
第一次中美贸易战的结果,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的约六成加征了20%以上的关税,仅剩四成还享受2%的最惠国关税待遇,导致中国现在对美出口的总体关税水平升至19.25%。
特朗普执政的最后一年,忙于应付疫情,关税谈判就此搁置,他下台后,民主党政府在对华关税水平上实际延续了特朗普的政策,但共和党中的“反华派”并不满足于此,而寻求从法律上永久性的提升对华关税。
从2021年开始,有议员提案,就是开头说的要求“取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的“永久”两个字,重新变回一年一审,没有通过;今年9月又卷土重来,目前在审议中,而特朗普的当选,加大了该法案通过的概率。
所以,特朗普要履行竞选中加关税的承诺,就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和2018年一样,通过301条款等,这么做的好处是可以与中国谈判,尽量减少中国的贸易报复,这就是2018~19年发生的事。
第二种方法,如果特朗普想在自己最后一个任期内“干一票大的”,那么完全可以通过此法案,那中美的谈判余地就很小了。
这两种方法在流程上有很大的区别,也决定了后面贸易战的节奏。
10%的关税
最后还有一个10%,不是针对中国的,是特朗普宣称要对所有对美顺差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统一加征10%的关税,自然也适用于中国。
这个10%也有美国国内的法律依据,当美国遇到国际收支危机和美元危机,可以征收临时关税,尼克松在1971年就用这个理由征收了90天的临时关税,向所有国家征收了10%。
这个理由现在也可以用,美国长期以来都是贸易赤字的状态,特朗普再渲染一番美元危机、美元储备地位等问题,就可以把这个10%甩向全球了。
但这个10%的关税,征收阻力就比较大了,涉及到的利益群体太多,最后大概率加不了。特朗普提出来,主要是一种谈判中“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威胁手段,要求对方把关税降下来。
而且这个10%的关税还涉及到一件2018年没有的东西,也是这一次特朗普新提出的对“转口贸易”加税。
上一轮贸易战后,我们大量的商品通过东南亚和墨西哥再加工,以“转出口”的方式间接出口美国,这一次特朗普在竞争时也提出了专门的政策,并特别点名从墨西哥出口到美国的中国汽车,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这一次贸易战的规模将不同寻常。
对GDP的影响
2018年贸易战的时候,一开始主流的观点都认为打贸易战对美国没有好处,特朗普不会真打,结果证明美国还是愿意承受这个代价的。
2018年的贸易战对美国影响了0.3到0.5个点的GDP,不是个小数目,之所以还要打,原因之一在于美国当时正处于经济周期繁荣上行期,就业处于历史最好的状态,2018年美联储加了四次息,12月最后一次加息时还没有衰退的迹象。
结果到了2019年,衰退出现了,特朗普倍受压力,各行业都要求尽快结束贸易战,在这个背景下,中美贸易谈判才有了结果,接下来第一次降息是2019年7月,此时,几轮加征关税都已经落地,形成了对冲。
相比而言,中国当时就比较痛苦了,2018年是去杠杆,叠加了贸易战,经济快速下行,“去杠杆”去了一半,不得不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重新进入财政扩张周期,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贸易战让去杠杆提前结束。
总体上,上一轮加关税是分批落地,然后中间还有一些豁免,双方都有缓冲。
所以贸易战最终的激烈程度,也与明年的经济状况有关,根据研究机构的测算,如果真的对华加60%的关税对全球加10%的关税,且所有关税一次性落地的话,考虑到全球的贸易报复,对美国GDP的影响可能会达到两个百分点。
而目前美国经济正于降息周期与衰退的转折点,就业率已经显疲态,而通胀的尾巴持续坚挺又不敢大幅降息,所以加征关税最终的程度,也要看美国的这一轮衰退的程度。
当然,最终也要看对中国的影响有多大,如果经过双方谈判,只对有限商品加30%的关税,对我们的影响将是0.5个点的GDP,如果全面加60%的关税,或者取消“贸易最惠国待遇”,影响将达到1个点。
如果是2018年,0.5~1点还是可以承受的,但现在正在进行艰难的“三年化债”,不宜进行大规模财政扩张时,如果三驾马车中的出口受挫,那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可能还会像2018年暂停“去杠杆”一样,采取非常手段。
在这种两败俱伤的结果面前,在中美经济都处于不确定的状态时,不得不考虑特朗普加关税再度挑起两个大国之间全面贸易战的可能性有多大。
兑现承诺的可能性
对一般的美国政客而言,竞选是竞选,实际是实际,不一定要兑现,到底兑现概率有多少呢?这些都有历史数据可参考。
如果只看比例,特朗普上一任任期完全兑现的政策,仅占20%多,相比之下,奥巴马有50%的兑现率,拜登完全兑现的承诺也有28%。
那为什么很多人都有“特朗普兑现承诺比较高”的印象呢?因为特朗普的承诺都比较激进,大家都不是很相信,但上任后又一直在认认真真(也可以是展示给外界的形象)地做,所以给大家这样一个印象,但实际结果兑现度并不高,最典型的是减税,竞选的时候是第一重点,实际上减得程度很小。
问题在于,他在外贸、移民、气候和能源这些领域的竞选承诺兑现又是最充分的,超过八成的承诺得以推进。
在特朗普的各主张上,按他本人的重视程度来看是:减税>打击非法移民>去多元化>加征关税>气候与能源。
从难度上看,从容易到最难是:加征关税>气候与能源>去多元化>打击非法移民>减税。
这就存在一个先后顺序的问题,因为留给他的只有4年,有一堆棘手的事要办。
如果他是很艰难地胜选,那从常理上看,应该是从最容易的“加征关税”开始,但目前他是横扫(大概率能拿下众议院),在2026中期大选前有两年“权力最大”的时间,那很可能先搞最难的“减税”和“打击非法移民”。
如果先推进这两样,那加关税的节奏可能类似于上一任期,要到第二年即2026年,再加上关税还有一个流程,如果还是从301条款入手,那还要先调查,也要大半年。
当然也存在一种可能,就是特朗普几件事同时进行,毕竟他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
除了最影响节奏的美国经济的不确定性之外,还有共和党内意义分歧的问题。
特朗普是靠民意上来的,而白宫国会毕竟都是建制派主导,对特朗普有普遍的敌意,白宫和各级州政府都由所谓的“深层政府”控制,大部分共和党人也只是借特朗普的竞选能力重新执政,几年前跟着民主党一起弹劾特朗普的共和党议员有些还在台上,在“加关税”这种涉及共和党利益的大事上,特朗普能不能得到党内的支持,都是一个问题。
所以很可能出现一种情况,特朗普的上述政策都不顺利,只能从没有什么争议的对华政策开始,即把对华关税跟对其他国家的关税政策区分开来。
总之,快的话明年下半年开始,慢的话后年也会启动,留给我们应对的时间不多了。
对投资的影响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全球大类资产配置的影响是巨大的,无论美股、港股还是A股甚至日韩印度东南亚股市,无论是黄金、有色、石油,还是农产品,无论是美债还是中债,都会受到影响。
只是现在有诸多不确定因素,且他的很多政策都是自相矛盾,最终实施的顺序反而影响更大,所以是一个复杂而专业的话题,我放在了我的“圈子”里,目前已经做了两到三期的综合分析,接下来会进行持续的跟踪,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入——
——钢大的财富新思维圈子——
近两年全球股市上涨、商品通胀、黄金暴涨、航运暴涨,资本转移……,既是机会,也是风险,需要时刻关注全球宏观经济的变化,建议订阅我的“钢大的财富新思维圈子”,这是一个以全球宏观分析与资产配置方案为特色的圈子,每天更新全球各大类资产观点,定期更新全球资产配置方案。
新圈子主要提供以下五大类内容:
1、全球宏观每日解读
2、更新资产配置方案
3、社群与精选问答
4、不定期内部直播
5、资讯、培训和金融产品
文章比较长了,更具体的介绍,可以看招募文章:
《赚翻了的“渡边太太”,会在中国重演吗?》(招募文章)
如果您还没有关注我,可以点击下面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