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诺妈
一晃,开学近两周,回顾半个月的初中生活,儿子总结了一个字:累。
早上6点起床,7点到校,晚上7点回家,在校学习足足12小时。
这还没完,五门功课压身,作业繁重,紧赶慢赶,每天写完作业,也就到了晚上10点。
而这,才是刚开学的节奏。
对于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来说,根本无法保证一天8小时的睡眠。
虽然在入读前,我和儿子一起做了不少预设,但双脚迈进中学大门才发现:现实要比想象的困难多。
总结儿子最近的状态,作为一个过来人家长,我越来越觉得:在小学阶段,家长们一定要抓牢3件事!每一件,都对孩子的中学生活起到深远的影响作用。
抓“关键词”,避免因小失大
儿子属于贪玩、偷懒而又粗线条类的孩子。也因此,在他小学阶段的练习、考试卷上,有数不清的因为“没有划关键词,导致没有看到关键信息”而出错的题。可以说,吃亏无数次,一点没长记性。
上了初中,儿子信誓旦旦,各门功课一定争优。可纵观他开学至今的作业和练习卷,出错问题,依然如出一辙。任课老师甚至在他的作业本上,不止一次留下大大的“关键词呢?”红色评语。
每问儿子,他总是懊恼地回答:
“我当时眼瞎,没看到关键信息,下次注意。”
等下次,还是一样犯错。
孩子的这个问题,让我很担心,也自责。如今回想,一半责任在我。
实际上,早在读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孩子的数学老师就不断强调做题要划关键信息,当时还专门表彰了一个优秀的孩子做榜样。
问题就出在落实执行阶段。
儿子嫌麻烦,做题压根不划关键词。而作为家长的我,看到他做对了,也就不要求他重新再划,做错了,也就批评几句。老师强调得紧了,也会盯着孩子划关键词,但他不耐烦,乱涂一气。为此,母子争执,渐渐地,我也就随他去了。不想,这个坏习惯沿袭至今。
以前,儿子认为:只要自己认真了,就能做对题。如今才发现:忽略关键词的坏习惯已经刻在骨子里,很难改。
做题划关键词的习惯,家长一定要在小学阶段培养好,这影响到孩子的全科成绩。
如今中考难度逐步降低,考生之间的考分比拼,有很大比例在基础题,拼的是彼此的认真程度。
千万不要让“漏看关键信息”成为考试的失分重灾区。在“一分一操场”残酷现实中,每一题,每一份,都关乎孩子的前途。
抓“背诵功底”,提前做储备
七年级语文第一课,是鲁迅先生的《春》,要求全文背诵。
儿子上完第一课时,回家任务是背出第一至第五段。得益于暑假期间通背过一遍,这天晚上,儿子花在背诵上的功夫为10分钟。据反馈,班上有不少孩子孩子背到晚上11点,都没能背出来。
实际上,《春》这篇课文,儿子在暑假期间,足足花了一个星期,才一字不差拿下背诵任务。
虽然时隔两个月,但凭借着背诵记忆,儿子在正式学习的时候,只稍稍重温了一下,就回忆起了全文,节省了很多时间。
我问儿子:“现在知道提前背诵的好处了吧?”
他点点头,非常认可。
举这个例子是想告诉各位家长:一定要在小学阶段,抓好背诵功底,完成初中乃至高中阶段的背诵任务。
小学阶段,孩子学习任务轻,时间也相对充裕,是背诵的大好时机。实际上,我们的背诵储备量也不够多。与学霸家长交流下来,他们早在小学阶段,让孩子背完了初中三年的古诗及文言文。
家长不用担心,时间长了,孩子会忘记。
背过的内容,一定会在孩子的记忆中留痕。在被唤起记忆时,它能够比第一次接触的孩子接纳得更快、更有效。并且,背诵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熏陶,对孩子的语文语感起到正向帮助作用。
家有小学生,家长可以提前规划背诵任务,孩子背得轻松,能为读初中后省出很多睡眠时间。
抓“计算能力”,夯实数学功底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一定要重视计算的基础训练,让孩子熟练掌握 20 以内的加减法,掌握乘法口诀!!!
这关系到孩子的数学能不能拿满分!
家长不妨去看看孩子的卷子,80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拿不到满分的,十有八九都有“计算出错”项。
我统计了一张儿子最近做的数学卷,因为计算失分的,涉及3道题。有计算题,也有应用题。
儿子辩解:“我算式列对了,就是最后计算出错了。”
但是,对不起,计算出错,扣分也毫不留情。
小学阶段,一定要重视口算训练,让孩子做得快,也要做得对。把计算练成肌肉记忆,孩子才不会因小失大。
再换句话说,小学数学成绩不好没有关系,只要计算能力佳,到了初中可以重起炉灶。
但如果孩子的计算能力不行,那么,在数学的科目上,真的很难有翻盘几率。
因为,对数学而言,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体系截然不同,唯独计算贯穿始终。
抓“划关键词”的习惯,抓背诵基本功,抓计算能力,这3点看似都很小,但都非常重要,对孩子升入初中后的学习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
家有小学生,家长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