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小学,孩子为什么就有“零食瘾”?
文摘
育儿
2024-08-26 17:32
浙江
如果留心观察,爸爸妈妈们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孩子自从上了小学,突然零食吃上瘾,明着吃、偷着吃、饭前吃、饭后也吃。上幼儿园前,零食几乎不进家门,孩子也几乎不碰零食;上了幼儿园,偶尔会买一些零食备在家里,如果不提醒,他几乎不会想到主动吃。但自此上了小学,情况急转而下,每一天一放学,孩子翻箱倒柜找零食,有时候备货不足,他还主动提要求:想买 零食。为此,我纳闷很久:孩子到底怎么了?怎么突然对零食产生了这么大兴趣?后来和几个同龄孩子的妈妈一聊才发现:吃零食,是孩子们的共性!“以前也不见你喜欢吃零食,为什么读了小学,感觉突然上瘾了呢?”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在吃零食,我也觉得零食挺好吃的。”
孩子上了小学,突然爱上吃零食,原因多种多样,综合起主要是生理和心理两方面。上了小学的孩子,一天五六节文化课,脑力消耗不少。加上体育课、课间活动等等,孩子运动量大,能量消耗也快,因此身体本身对营养的需求很高。放学铃声一响,孩子常常饿得饥肠辘辘,吃零食就是他们的第一念想,要么直奔校园外的小食摊,要么回家第一个动作就是翻箱倒柜找零食吃。在肚子饿的时候能吃上零食,对孩子来说,那简直就是最美的享受。并且,如今的零食在“色香味形”上大下功夫,好看的形状,丰富的颜色,多样的口味刺激着孩子们的嗅觉和味觉,自然让孩子十分喜欢。孩子上了小学,相互分享零食是维系友情的一种方式:今天你买给我吃,明天我送给他吃,随着零食的流转,同时维系的还有友情,不知不觉,吃零食的行为也被逐渐传染。小诺有几次跟我老实交代,他曾偷偷拿过零花钱在放学路上过零食,不仅是自己有些忍不住想吃,还因为同学也请他吃过,他想回请。但其实,这种愈演愈烈的“零食风”,会形成一种不好的攀比风。一种情况是,孩子看到同伴买了什么好吃的,他自己也想买什么;另一种情况是,孩子觉得自己比别人买的零食花样多,他的自我感觉变得良好,不由自主进行吹嘘和标榜自己。零食,怎能多吃?为了不让孩子养成不良的吃零食习惯,有些父母索性从小对孩子下了“禁零食令”,不允许孩子碰零食。想起一篇在网上走红的小学生作文,道出一个孩子对零食的渴望。作文标题就三个字:《可怜啊!》原来,这个孩子每天放学都目不斜视地迅速穿过林立的商店街逃回家。这不是因为他不愿意与同学相伴而行,也不是因为家里有要事等他,而是作为吃货的他,在没有零花钱的窘境下,只能用逃避来面对。这个孩子说,因为每天只有5角钱零花,所以面对那些他心目中的美食,他总是无比煎熬。幸运的是,有一天,他捡到了20块钱,顿时让他心里乐开花。孩子盘算着20块钱可以买多少好吃的东西,但最终天使战胜了魔鬼,他还是把20块钱交给了老师。如果说这个孩子还能自我克制,那么另一个孩子的行为却令人感触。广西南宁地铁站里,一个小男孩刷卡买了4张地铁票,但他没有进站,而是很快来到服务台办理退票手续。更加神奇的是,当孩子成功拿到10元退款后,他抑制不住激动,直接在现场跳起舞来。工作人员感觉异样,随后进行情况了解,却发现:男孩退票的原因,令人哭笑不得。很多父母以为,在自己的视线里面,孩子不嗜吃零食,拥有很好的克制力。但其实,孩子在父母面前有多克制,在父母背后,他们的欲望就有多膨胀。这种被限制后的加倍渴望拥有感,其影响甚至会延续到孩子成年后,让孩子产生报复性的补偿心理。零食不是洪水猛兽,适当给孩子吃零食,也未尝不可。父母该如何正确做好引导呢?让孩子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能够从一定程度上遏制孩子爱上吃零食的习惯。很多对零食吃上瘾的孩子,往往因为放学后饥肠辘辘,零食吃饱了,正餐吃不下,但又由于零食无法提供足够的能量,过了餐点,饥饿感又袭来,孩子于是再次找吃零食吃,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正餐吃的越来越少,零食却吃得越来越多,长此以往,养成吃零食习惯。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则要求父母能够按时给孩子做饭。当然,碍于现实情况,有些父母因为工作时间来不及,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则应该尽量让孩子吃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水果类适当垫饥。规律的饮食习惯,可以有效减少孩子对零食的需求量。孩子抵挡不住零食的诱惑,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零食的美味。
一日三餐,面对一成不变的饭菜口味,孩子会慢慢失去对正餐的兴趣。也因此,具有新鲜感刺激口味的零食摆在孩子面前时,对他们充满了无比的诱惑力。这就比较考验家长的烹饪技巧,在做饭时可以花点心思,调剂一下饭菜的口味。当孩子吃饱了可口的饭菜,也会对零食失去相应的食欲。举个例子,如果父母限制孩子吃糖,你会发现,孩子越喜欢吃糖。这是因为家长的限制,不断勾起孩子对糖的渴望。相反,满足孩子对糖的渴望,反而能够降低孩子对糖的期待。在网上曾经有一位爸爸分享了对自家孩子的控糖过程。一开始,爸爸到处藏糖罐,但他时不时会发现,孩子总有本能找到藏糖的地方,并且糖罐里的糖也不经意少了数量。后来,这位爸爸把整个糖罐交给孩子保管,并约定,每天最多只吃一颗糖。自从调整了策略,爸爸发现:孩子出乎意料地做到了自我控制,他并没有像父母担心的那样贪吃,而是按着约定的数量享受他的美食。事实上,当孩子有机会接触到的糖,当他满足过味蕾之后,孩子的脑中也慢慢的不再对糖念念不忘。《小王子》里说,每个大人都是曾经的孩子,只可惜后来忘了。如果回忆一下我们自己的童年,那些五颜六色的棒棒糖,那些香甜可口的冰激凌……都是童年最美最香甜的记忆,仿佛只要尝上一口,就能减去无数烦恼。没有零食的童年是不幸福的,尊重孩子对吃零食的真实需求,让孩子拥有适当的零食权,引导孩子正确面对零食,让他们的童年充满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