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蓝添时间”关注我呀
原文摘录: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达观察结果。例如,它会说“欧文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没有进一个球”,而不是说“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
—— 引自章节:第三章 区分观察和评论
他人的言行也许和我们的感受有关,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起因。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一一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社会文化并不鼓励我们揭示个人需要。对妇女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她们的形象常常和无私奉献联系在一起——这是社会对女性的期待。
—— 引自章节:第五章 感受的根源
"生气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受伤的灵魂。"
马歇尔在书中说,愤怒不过是一种需求未被满足时的表达方式。
每个人都会生气,但真正的智者却很少发怒。
因为他们深谙一个道理:愤怒无法解决问题,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告诉我们:高手过招,从不靠情绪。
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那些总是动不动就生气的人,其实都在用最笨的方式过活。
而那些真正的高手,都具备这三种关键能力。
01
懂得“看见” 情绪背后的需求
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母亲抱怨她14岁的儿子总是把脏衣服乱扔。
每次看到衣服散落一地,她就会暴跳如雷:"你怎么这么邋遢!房间乱得像猪窝一样!"
儿子不但不改,反而变本加厉,母子关系越来越僵。
后来她学习了非暴力沟通,才明白自己的愤怒源自于什么。
原来她内心最在意的是:希望家里整洁有序,希望孩子能学会自我管理。
于是她改变了表达方式:"我看到地上有很多脏衣服,我希望房间能保持整洁。你能帮我把它们放进洗衣篮吗?"
令她惊讶的是,儿子竟然二话不说就照做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生气时,与其对他人大发雷霆,不如先问问自己:"我到底需要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对他人发火,是因为某个重要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比如,下属工作拖延,老板暴跳如雷。
表面上是因为下属不靠谱,实际上是老板对"按时完成任务"这个需求未被满足。
如果能看到情绪背后的需求,就能避免无谓的冲突。
正如书中所说:"当我们把注意力从指责他人转移到自己的需要上时,我们就更有可能找到满足需要的方法。"
02
掌控“描述” 而非“评判”的说话方式
在书中,作者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办公室的故事:
一位主管对下属说:"你这个报告写得太差劲了,完全不符合要求!"
下属听完立刻恼羞成怒:"我已经很认真地写了,你凭什么说我差劲?"
场面一度剑拔弩张。
如果换成非暴力沟通的方式,主管可以这样说:
"这份报告中的数据分析部分只有两页,而客户要求至少需要五页。你能补充一下相关内容吗?"
这样的表达方式,既指出了问题所在,又不会伤害对方的自尊。
因为它只是在描述客观事实,而不是对人下判断。
生活中,我们经常不自觉地用评判性语言。
"你太粗心了""你怎么这么马虎""你真是不负责任"...
这些话听起来像是在说事实,实际上都包含了主观评判。
而高手说话,总是善于描述具体事实:
不说"你总是迟到",而是说"这周你有三天超过九点才到公司"。
不说"你这人太自私",而是说"当我需要帮助时,你拒绝了我"。
描述性语言就像一面清澈的镜子,照见事实本身,让对方心服口服。
正如书中所言:"当我们用评判代替描述时,对方听到的往往是批评和指责,而不是我们真正想表达的内容。"
03
学会“请求” 而非“命令”的沟通方式
书中讲述了一对夫妻的故事:
丈夫总是看电视到很晚,妻子每次都会说:"你能不能别老熬夜看电视?对身体不好!"
丈夫却总是敷衍了事。
直到有一天,妻子换了个说法:"老公,我很担心你的健康,你能答应我11点前上床休息吗?"
这个小小的改变,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区别在于:前者是命令,后者是请求。
命令让人产生抵触情绪,而请求则让人感受到尊重。
在工作中也是如此。
不说"这个必须今天完成",而是说"你看能在今天5点前完成吗?"
不说"你必须参加这个会议",而是说"这个会议对项目很重要,希望你能来参加"。
请求的力量,在于它给了对方选择的空间,也表达了对对方的尊重。
正如书中所说:"真诚的请求,往往比强硬的命令更容易达到目的。"
04
写在最后
生气,是一种本能反应。
但控制情绪,却是一种能力。
那些真正的智者,不是不会生气,而是懂得用更智慧的方式来表达。
他们知道:情绪是个糟糕的主人,却是个忠实的仆人。
学会驾驭情绪,方能在人生路上走得更远。
正如书中所说:
"非暴力沟通不是要让我们压抑情绪,而是教会我们用更优雅的方式表达。"
愿我们都能成为情绪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让沟通变得更有温度,让生活变得更有质量。
END
多点一下【赞】和【在看】多一条小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