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蓝添时间”关注我呀
原文摘录:
在一次研讨班中,一位女士谈道:“我请我先生少花一些时间在工作上。三个星期后,他和我说,他已经报名参加高尔夫球比赛。”这位女士说出了她不想要什么一一她不希望先生花太多的时间在工作上,但 没有说清楚她想要什么。于是,我们鼓励她直接说出愿望,她想了想,说道:“我希望他每周至少有一个晚上在家陪我和孩子。”
—— 引自章节:第六章 请求帮助
如何区分命令和请求: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我们越是将他人的不顺从看作是对我们的排斥,我们所表达的愿望就越有可能被看作是命令。这将导致恶性循环,因为一旦人们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她们就会不太想满足我们的愿望。
—— 引自章节:第六章 请求帮助
当我第一次读到《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时,内心被深深触动。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用40年时间,走遍世界各地调解冲突,发现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往往源于一个简单却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我们总是把"请求帮助"说成了"发号施令"。
这让我想起自己生活中的种种场景,
原来我们说出的每一句抱怨和指责,都暗含着一个没说出口的请求。
01
指责的背后 是没说出口的请求
书中讲述了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
一位母亲每天都要对上班的女儿说:"你怎么又不吃早餐就走?身体不要了吗?"
女儿不胜其烦:"我又不是小孩子了,你能不能别管那么多!"
两个人因此常常争吵。
直到有一天,母亲改变了说话方式:"女儿,看到你总是不吃早餐就匆匆离开,我很担心你的身体。我希望你能按时吃早饭,这样我也能安心。你觉得怎么样?"
女儿愣了一下,第一次认真听进去了母亲的话。
从那以后,她开始调整作息,准时吃早餐。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我们想表达关心,却用了指责的方式。
我们说:"你怎么又熬夜?"
A
其实是想说:"我担心你的健康。"
我们说:"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
A
其实是想说:"我需要你的帮助,希望能做得更好。"
我们说:"你能不能靠谱一点?"
A
其实是想说:"我很着急,希望你能重视这件事。"
02
命令的外衣下 是内心的不安全感
书中提到一个发生在办公室的案例:
一位主管总是用命令的口吻对下属说话:
"这个方案必须今天完成!"
"你必须准时参加会议!"
"这些数据必须重新核对!"
结果团队气氛越来越紧张,工作效率反而下降了。
后来通过沟通才知道,这位主管内心其实很没有安全感,害怕项目完不成,担心自己会被认为能力不足。
他用命令的方式说话,是想让自己显得更有控制力。
这让我想起生活中常见的情景:
父母说:"你必须考上重点大学!"
A
背后是:"我担心你的未来,希望你能过得更好。"
老师说:"你们必须认真听讲!"
A
背后是:"我希望你们能学到知识,担心你们跟不上进度。"
领导说:"这个项目必须按时完成!"
A
背后是:"我需要团队的配合,担心无法达成目标。"
03
学会表达 让沟通不在伤人
书中介绍了一个简单却有效的沟通方式:
观察:描述具体的事实,而不是评判
感受: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需求:说明自己的需要
请求:提出明确的请求
比如:
原来的说法:"你整天玩手机,学习根本不上心!"
可以改成:
"我看到你每天花很多时间玩手机(观察),这让我很担心(感受),因为我希望你能有个好成绩(需求)。你愿意和我一起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吗?(请求)"
再比如:
原来的说法:"你做事总是这么马虎!"
可以改成:
"这份报告有几处数据不准确(观察),我感到有些着急(感受),因为这关系到项目能否顺利进行(需求)。你能帮我仔细核对一下吗?(请求)"
这种表达方式:
- 不带评判,只说事实
- 表达真实感受
- 说明具体需求
- 提出明确请求
这样的沟通方式,既表达了自己的诉求,又不会伤害对方。
04
写在最后
读完《非暴力沟通》,我开始留意自己的说话方式。
发现我们常常把最简单的请求,说成最伤人的话。
其实每个人都期待被理解,都希望得到帮助。
只是我们习惯了用命令代替请求,用指责代替表达。
当我们学会温和地说出内心的需求,沟通就会变得不一样。
就像书中所说:
"当我们以爱的方式表达需求,往往能得到爱的回应。"
所以,下次当你想要别人的帮助时,不妨试试:
- 放下命令的语气
- 说出内心的感受
- 表达真实的需求
- 提出诚恳的请求
你会发现,温和的力量总是能打动人心。
因为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渴望被温柔对待的孩子。
当我们学会用温和的方式表达,就像是给了彼此一个拥抱。
而这份温和,终将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END
多点一下【赞】和【在看】多一条小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