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蓝添时间”关注我呀
原文摘录:
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一个人说“"你从不理解我”,他实际上是渴望得到理解。如果太太说“这个星期你每天都工作到很晚,你喜欢工作,不喜欢我",那反映了她看重亲密关系。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并不习惯从需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不顺心时,我们倾向于考虑别人有什么错。例如,如果孩子把外套放到了沙发上,而没有挂在衣柜里,我们可能就会说他们是懒虫。如果同事没有听从我们的建议,我们也许会指责他们不负责任。
—— 引自章节:第五章 感受的根源
✦
•
✦
他人的言行也许和我们的感受有关,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起因。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一一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 社会文化并不鼓励我们揭示个人需要。对妇女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她们的形象常常和无私奉献联系在一起——这是社会对女性的期待。
—— 引自章节:第五章 感受的根源
✦
•
✦
"你为什么总是这样?""你就不能换个方式吗?""你从来都不理解我!"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和指责。
当这些话语脱口而出时,我们以为自己在表达不满,其实是在诉说内心深处的渴望。
在《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真相:每一句批评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未被满足的需求。
当我们说"你从不理解我"时,其实是在说"我多么希望被你理解"。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什么批评总是事与愿违,又该如何化解这些困局。
01
批评 是爱的笨拙表达
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母亲总是对女儿说:"你房间怎么又这么乱?书包随手乱扔,衣服也不叠,你什么时候才能改掉这些坏习惯?"
女儿每次都会反驳:"这是我的房间,关你什么事?你总是唠叨!"
两个人总是因此争吵不休。
直到有一天,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母亲才意识到:她对女儿的批评,其实是担心女儿将来无法独立生活。
当她改变表达方式,对女儿说:"我担心这些习惯会影响你将来的生活,我希望你能过得更好。"时,女儿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批评是一种笨拙的关心方式。
就像父母说"你怎么又玩手机",其实是担心孩子的健康;
老板说"你的工作态度不够认真",其实是期待员工能有更好的发展;
伴侣说"你从不关心我",其实是渴望得到更多的爱与关注。
正如书中所说:"当我们用批评的方式表达需求时,别人听到的往往只有指责,而看不到我们内心真实的渴望。"
02
指责 是痛苦的出口
在书中,作者描述了另一个典型案例:
杰克和玛丽是一对结婚多年的夫妻。每当玛丽加班回家晚了,杰克就会说:"你总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从来不在乎家庭!"
表面上看,这是一句责备,但背后却藏着杰克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失落。
他真正想表达的是:"我很想念和你共处的时光,希望能多些时间陪伴彼此。"
作者指出:"我们习惯用指责来表达痛苦,却忘了直接说出内心的需求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
同事之间抱怨"你从来不主动承担工作",其实是希望得到更多协作;
朋友之间埋怨"你总是迟到",其实是渴望被尊重;
夫妻之间指责"你不关心我的感受",其实是期待更多的理解和体贴。
这些指责就像是情绪的出口,让我们暂时纾解了不满,却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03
转换视角 重建连接
那么,如何将批评转化为有效的沟通呢?
书中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1
觉察自己的真实需求
当你想说"你太自私了"时,不如问问自己:我在期待什么?是希望得到关注?还是渴望被重视?
2
用"我"的陈述代替"你"的指责
与其说"你从来不听我说话",不如说"当你看手机时,我感到很难过,因为我很想和你分享我的想法"。
3
表达具体的期待
不要说"你做事总是这么马虎",而是说"我希望你能再仔细检查一遍报告,这对项目很重要"。
就像书中提到的一对夫妻:
妻子不再说"你从不帮我做家务",而是说"当我下班回家看到满屋子的杂物时,我感到很疲惫。如果你能帮忙整理,我会很感激。"
这样的表达不仅传达了需求,也给了对方行动的空间。
04
写在最后
生活中的每一句批评,都像是一个求救的信号,在诉说着"我需要你"。
当我们学会解读这些信号,就能在批评的迷雾中,找到通向彼此的桥梁。
正如作者所说:"非暴力沟通不是要我们改变别人,而是创造一种能让所有人需求都得到满足的关系。"
下次当我们想要批评他人时,不妨停下来问问自己:
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我期待对方如何回应?
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表达?
因为每一次批评的背后,都藏着一颗渴望被理解的心。
当我们学会用爱的语言代替指责的话语,就能让关系变得更加温暖和谐。
毕竟,理解是两颗心之间最温柔的桥梁。
END
多点一下【赞】和【在看】多一条小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