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上过不下15个兴趣班,我发现这样的老师让孩子收获最大

文摘   母婴育儿   2024-09-05 11:29   北京  



这是我很早之前写的一篇,教师节这天翻出来再看下,好的老师真的是孩子生命中的一束光,会照亮孩子的某些盲区,打开更多的可能性。


学校老师我们没有选择的自由,但是兴趣班的老师,可以多留意观察下,尽可能给孩子选到好的。不好的赶紧换掉,及时止损。


这篇里我提炼好老师的共性,这么多年过去,标准依然不变。


👇正文开始


芊芊这些年遇上的不少好老师,比如她刚转学时,有一度上学特别困难,我每次给她带到校门口都不进去。


她的班主任特别特别有耐心,完全不会责怪芊芊,就一步步帮她适应,先是到校门口接她,跟她在校园里聊天,慢慢带她进教室,就这样大概要一个月都是这么过来的,后来就越来越顺利了,跟老师和同学都很好。

我真的特别感动,我现在还记得Lily老师第一天出来接她,就透着车窗在跟她聊了小半个小时才带她进去。


疫情的时候,隔了很长时间不上学,我送芊芊去学校也是捏了把汗,没想到前一天晚上lily老师就给我发微信说,明天早上您到了微信我,我去接她,一个学期没上学了,老师还没忘这件事。

开学的时候我和老师担心的情况都没有发生,芊芊很顺利的就上学了。真的很感谢遇见这么好的老师,尤其对于一个高敏感的孩子来说,能有个包容的老师和环境,真的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不过学校老师毕竟我们都无法选择,只能教孩子去适应不同老师的风格。

上次跟大家聊了聊兴趣班的老师,一是我给芊芊报的兴趣班比较多,遇到的老师也形形色色,二是芊芊的性格也属于比较敏感特殊的,所以对老师还是有一定挑战的,优秀的老师和普通的老师一对比,真是力见高下。

这篇就和大家说说那些真能帮孩子成长和进步的老师都具备的几个特点。

如果兴趣班老师可以自由选择,尽量选的时候按照这个标准选,如果不能自由选,那么你可以和老师私信沟通,跟老师提出你具体的期望,老师通常都会配合。



1、好的老师对孩子不会一视同仁


这点是我近些年接触的老师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因为芊芊性格敏感内向,对陌生环境是需要一个适应时间的,有时候兴趣班临时换个代课老师,我都要提前给她做好心理建设,要不然那天的课很可能就进行不下去了。

所以不管是芊芊的兴趣班,还是学校老师,我都会跟每个老师提前沟通,说明孩子的性格,孩子的一些处事方式,让老师对孩子有更多的了解,并且愿意配合孩子的性格,给她一些时间去适应环境。

而通常得到的答复是:嗯嗯,家长我们明白,不同的孩子一定要用不同的方法。

每次听到老师这样的回答,我都特别安心。我甚至觉得这应该作为一个老师的基本准则,以前的传统教育就是不管什么孩子,都是那一套方法,所以就导致适应这套方法的孩子能够发挥出特长,不适应的孩子越来越差。

而现在我发现,很多老师都在观察孩子的不同特点,找到适合她的方式。

芊芊的跑酷课老师这点尤其突出,她第二次上课的时候,由于和同学还不太熟,还不敢进去,我就在一边鼓励她,每做完一组动作我都会说一次,你从下组加入试试,直到第6组动作,我一推她,她还真上去跟着做了,然后就顺利的开始了这堂课。

下课后我问芊芊你为什么从第6组动作才加入,她说,因为这个动作是上节课做过的她熟悉,所以就敢进去了。

下课和老师聊天,我就和老师提了一下这件事。

结果下周我带芊芊去上课的时候,老师也没和我沟通什么的,而是直接把第1组动作就换成之前的第6组动作,我心领神会的就推了芊芊一把说,今天第1组动作就是你熟悉的,赶紧上去吧,她果然就从第1个动作就加入了课堂,顺利的上完了一整节课。

这样善于观察孩子特点的老师,往往教学的效果也特别好,因为老师结合孩子特点来微调教学方式,会让每个孩子都有积极性,相对的给每个孩子的机会也就是均等的,尤其作为我这种慢热孩子的家长,不用担心孩子锻炼的时间不够。

2、好的老师解决问题,而不是把问题推给你


我曾在给芊芊调过一次班,主要就是觉得老师把难题都扔给家长。

前期每次下课这个老师就会跟我说芊芊的各种问题,刚开始说她进度慢,我就替孩子解释说,同班都是10岁的小朋友,而她只有8岁,其他小朋友上了半年,而她只上了2节课,所以进度慢,麻烦您给她点时间,我晚上回家一定会带她练习,她慢慢就跟上了。

结果每次下课都要跟我抱怨,什么今天这节课芊芊有一个动作不敢,他又要照顾她,又要照顾其他孩子,他的课没有助教,手忙脚乱的。

大概5节课下来,都是这样的反馈,我实在忍不住了就问老师,老师您要是觉得这个孩子您教不了,可以和我直说,我们再换班也可以。老师又说,没有,我能教她,我就是跟您反应一下情况。

结果等我们再上课时,下课老师又来跟我说,这回是当着孩子的面说,今天芊芊上课,所有同学都要等她完成这个动作,我还要特殊照顾她,其他同学都不高兴了。

之前跟这个老师我都是很礼貌和尊重的与他沟通,他提出什么问题,我都是积极带孩子配合去改,那次我听的心里也非常不舒服,就直接跟老师说:首先您在课堂上发生的事情,作为一个家长我解决不了;其次您是受过专业培训的老师,我提出过换班,您说您能教,我在外面等着想管也管不了啊;最后,当那么多同学不高兴时候,不正是您一个引导孩子们的机会么,大家如果都来帮助她下,把不高兴作为加油和鼓励,不是体育精神倡导的么。

后来那个老师我给他发微信他也不回,在作业群里,我发芊芊的作业,他也不再点评了,只点评其他孩子的作业,我就联系管理部门,给芊芊换了班。

而同时间发生的芊芊戏剧课班的老师,解决问题的方式,和这个老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刚开始芊芊上课也是需要老师陪伴的,帮她渡过一个适应期,我每次都特别感谢老师为芊芊花费更多的精力,而戏剧课的老师是这样回复我的(下面的Emma是芊芊的英文名字):

“这是我和Terry(芊芊的另一个老师)做的新的决定,我们要试着让Emma在课上越来越独立起来,能够自己和小朋友们合作,Emma的能力不用多说,其他小朋友们的支持也很给力,小朋友们很理解Emma,总会去安慰地拍拍她的肩膀,或者鼓励她参加,特别好,希望妈妈在家也给宝贝铺垫一下这个事,我在课上陪她一起的部分会一点点减少,直到Emma完全独立参与,这个是我们目前的关注点。

所以好的老师不会把问题扔给家长,而是积极想各种办法去解决,同时会很具体告诉你,家长在家可以做怎样的配合。既缓解了你的焦虑,又有具体办法一起帮助孩子。

3、好的老师夸奖和批评都是具体的


芊芊这么多兴趣班,我最爱的就是戏剧班老师,遇上这样的老师真是可遇不可求,我先给你们看看每次戏剧班老师给我发的微信,都跟写作文似的。



仔细看这个留言,你会发现,虽然写的很长,但没有一句是废话,我有种看医生开药方的感觉尤其是老师的夸奖和建议,都是基于一个个细节上的评价,老师要能做出这样的评价,必须要对课上每一个孩子的细心观察。

这点对于孩子来说太重要了,孩子第一就会觉得老师不是敷衍她,而是真的能说出她好在哪里,第二就是如果老师说出孩子具体好在哪里,相当于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标准,孩子就会更加强化自己做的好的地方。

如果老师只是说,你这节课表现有进步,下节课继续努力,相当于没说,还行是还行在哪,继续努力怎么努力,孩子不能从中提取任何有效信息。


4、好的老师不利用孩子刷存在感


我还发现一个特征,就是爱在孩子面前刷存在感的老师,通常最爱和你聊的,不是孩子的进步,或者孩子的专业能力,而是特别爱跟你说,我最看重是孩子的品行,是不是孝顺父母,是不是尊重老师,所以我上课会特别严厉,孩子们一般都怕我,不敢在我课上捣乱。

这样的老师不能跟孩子共情,他把孩子天性调皮,好动,甚至内向,都当成不服管教,家长娇生惯养,来了她先要治治,所以往往这样老师不是爱孩子,而是爱自己,会利用弱小的孩子来证明自己的权威性。

芊芊的兴趣班中真的就存在一位这样的老师,我看她朋友圈隔三差五发的就是一些类似什么“做人很累”“心被伤透了”“这人我也是服了”“善良的人自有善报,我对你仁至义尽”诸如此类的吧,会觉得这个老师生活中处处不如意,需要掌控感,所以难免就会把这点折射到对待孩子的方式上,所谓的教育孩子,某种程度是潜意识里在孩子身上寻找一种控制感。

所以,如果你也遇上这样的老师,我建议你还是换掉。好的老师首先对孩子应该是尊重,尊重每个孩子天生不同,理解每个孩子行为的背后一定是有缘由的,而不是简单贴上不服管教的标签,当病去给孩子治。


不过也要说的一点是,不管老师专业水平如何,只要是爱孩子的老师,都是值得我尊重和感谢的,我对芊芊所有老师,不管是学费高低的兴趣班,还是学校的老师,首先都是尊重老师,相信老师的专业能力,勤和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你希望老师能够配合的地方,给老师一个明确的具体的说明,绝大部分老师们都很积极配合。

很多兴趣班老师,可能专业能力强,但当老师经验并不丰富,但是只要你尊重老师,和他做有效的沟通,他就会主动去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找到适合你孩子的方法去教,孩子在兴趣班上的收获会更大。

END


另外,👇 ⻓按图⽚识别,加芊妈⼩助⼿,我也不定期在圈⾥分享⼲货给⼤家~



感兴趣的妞,可以长按识别👆加芊妈小助手,她会第一时间给大家同步我发圈的内容~~


🛒本周芊妈推荐好物


👉半年时间我发量死而复生,不夸张的说,我每天早晚只花5分钟就够(点击下图👇看我详细分析)



👉决定了!今年教师节就送我的本命护手霜了,简直太完美(点击下图👇看我详细分析)




点开芊妈的公号名片👇



点击右上角【...】选择【设为星标】这样我就不会因为只会写干货,而把你们弄丢了。



i陪娃
我是芊妈,研究美国教育11年了,从芊1岁起,就用这些方法做游戏,阅读(已阅读4000本),英语,旅行,注重思维培养。她幼小衔接很顺利,1年级还当了英语课代表。所以,咱们一起用美国教育方式,每天1小时高质量陪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