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庄子的寓言,清澜山的少年直呼好玩。玩兴未尽,他们又玩起了创写当代寓言。王老师和杨老师让少年们尽情写着玩,只提出了一个挑战: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写出具有独特个性的作品——ChatGPT无法写出的作品。
玩,就要玩得高兴;玩,更要玩出水平。
有几位少年,最近正迷恋ChatGPT。他们用ChatGPT写出的寓言,与自己和同学们创写的寓言作比较,最终大多认为还是自己创写的要略胜一筹。
其中有一少年,是典型的理科优质男,玩ChatGPT志得意满。他的作品,往往让人脑洞大开,惊呼不断。
这里,借此少年创写的寓言为例,和同学们一起探讨探讨创写当代寓言的方法。
——杨军宗(清澜山学校初中语文教师)
游隼,是世界上飞行速度最快的鸟,它俯冲的速度可达每小时389公里。平日里,它对自己的速度一直引以为豪,当然,在这样的速度下,没有任何猎物可以逃出它的利爪。
像往常一样,游隼在天空中翱翔着,在飞行的同时还不忘对自己的速度沾沾自喜。突然,一个白色的庞然大物从后方进入了游隼的视野。游隼看到后,十分生气:怎么有鸟敢和自己比速度!?于是,它立刻开始全力冲刺,把翅膀都扇抽筋了。虽然打破了自己以前的最高速度纪录,但是这仍然不足以让它追上那白色的大怪物。
盯着那白色的怪物飞向远方,游隼开始思考:当自己引以为豪的速度被打破之后,自己的翅膀还有用吗?
于是往后的每一天,游隼没事就呆在自己的窝里,以往每天至少保养3遍的羽毛也变得凌乱不堪。
但游隼发现了规律:那个白色的怪物会在每天早上9点准时出现,因此游隼便每天早上都卡点登上那个怪物的背,毫不费力的以比自己以往快得多的速度前往自己的目的地,这样既省时又省力。
这样,游隼的日子变得非常轻松,不用怎么费力就可以短时间内飞行很长的距离。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游隼发现自己在捕猎的时候开始吃力,以往轻松可以抓住的猎物现在都需要缠斗几个回合,甚至有些时候会抓不到。这个时候它才意识到,虽然那个白色的怪物可以帮助自己进行长距离的迁移,但是如果因此丧失了自己的捕猎速度是得不偿失的。
于是游隼又回到了以前的生活习惯:每天梳理3次羽毛,练习10次俯冲,并且自己飞去目的地。经过它的不懈努力,它终于找回了原来的速度,而每次看到那个白色的庞然大物的时候游隼只会挥挥翅膀与它告别。
注:此文发表在全国作文类权威杂志《创新作文》2023年9月刊
特别说明:
在这里面游隼代表的是人类,而白色的庞然大物是飞机,代表的是AI。
表层寓意:
1.人们会使用AI来偷懒,但这最终会害了自己,让自己的能力得不到提升。
2.我们要正确且合理的使用AI,这样才可以有利于自己的发展。
深层寓意:
1.从头到尾游隼都没有意识到庞然大物是一个飞机不是一只鸟,这体现了人类现在对AI理解的浅显和愚昧。虽然大家现在都在讨论AI,但是即使是最顶尖的AI研究员都无法看清AI的真面貌,而都只是在盲人摸象,只能对它有非常浅显的理解。
2.飞机可以不断的改装来提高自己的速度,而游隼的飞行速度是有上限的,所以AI最终将超过所有的人类。
3.游隼没有能力阻止飞机的飞行,所以当AI失控之后人类是没有任何能力可以阻止的。
师说
创写当代寓言,首先必须让作品具备寓言最基本的特征:故事性强。
寓言的特征是篇幅短小精悍,结构严谨。寓言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是一个充满机智、幽默、胆识和丰富想象力的世界。
吴同学的这篇寓言,就写得非常机智。
寓言本来是虚构的故事,但作者开篇却用客观科学的说明,煞有介事的介绍游隼飞行速度之快。文中还有几处,用准确的数字交代时间和游隼梳理羽毛的次数及练习俯冲的次数。这种写法,与《逍遥游》中庄子一本正经用《齐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证明大鹏的真实性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种创写机智,巧妙融合了两种思维方式: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僧侣式的思维方式。
科学的思维方式是需要实验,需要求证的。这篇寓言开篇介绍游隼飞行速度之快的文字,正是科学测量证明了的准确无误的事实。而僧侣式的思维方式是冥想式的,一拍脑门儿宇宙就诞生了。日常生活中经常是这种思维方式,天上地下地讨论无限的问题,不需要求证。这篇寓言除了前面所谈的科学的思维方式的文字,其余的都是僧侣式的思维方式的文字。
当代已经进入到科学的思维方式,但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层面当中,僧侣式的思维方式还是大量存在的。吴同学的创写机智,既融合了两种思维,又发挥了两种思维各自的长处,既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又开拓了故事想象性和无限性。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亦真亦幻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机智地提升了语言的故事性,让读者沉浸于如幻似真,欲罢不能。这种虚实相生的想象创写,应该是ChatGPT无法玩转的写法。
这篇寓言写得机智还体现在故事写得反转不断。
由写游隼对自己的速度沾沾自喜,转到写游隼与飞机比赛的失败失意,然后转到写游隼观察规律成功登机,接着转到写游隼丧失快速飞行能力,最后又转到写游隼不懈努力找回自己。
在当今大数据时代,这种反转不断的布局谋篇更能赢得读者的喜欢,让读者有坐过山车般的刺激惊喜的阅读体验。
把故事写得曲折起伏,离不开作者大胆丰富的想象,在反转不断的细节中也自然蕴含着幽默的趣味。
创写当代寓言,还要注重写出寓言的当代性。
第一,要在编写的故事中融入当代文化元素。
这篇寓言就写了代表当代科技的大飞机,并且在点明寓意时写了AI,及人类和AI在未来的关系与发展的思考。
当代文化元素有很多,人文类的有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者、飒、后浪、神兽、直播带货、双循环、打工人、内卷、凡尔赛文学等;科学类的有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生物技术、3D打印、智能家居等。在构思编写当代寓言时,要有意识地融入这些当代元素。
第二,要聚焦最新的热点、焦点以及当代对未来的思考。
这篇寓言,在确定阐述的主题上,聚焦的正是当下最热门的人工智能问题。
当代人类社会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还存在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有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金融问题、政治问题、恐怖主义问题、核安全问题、能源安全问题、网络安全问题、粮食安全问题、毒品泛滥问题、移民(难民)潮问题、卫生问题、贫困问题等。
创写当代寓言,就要密切聚焦这些当代问题,深层关注人类的未来,才能创写出对当代人类富含启发性哲理的寓言。这种时效性和前瞻性结合的创写,也是ChatGPT无法玩转的写法。
第三,要用当代视角,即以前所未有的视角来创写寓言的寓意。
美国作家霍华德·布卢姆说:“科学与艺术拥有共同的使命是以前所未有的角度观察,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惊喜。”也正是这些前所未有的角度,一次次把人类文明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我国传统文化里,从庄子的大鹏到陈胜的鸿鹄再到苏轼的飞鸿等,都从正面的视角赋予鸟以人的形象品质。这篇寓言却用当代视角,突出人类与AI相比的劣势,警醒人类这群尚需坚持努力高飞的“游隼”。
这种自觉运用创新视角的创写,肯定又是ChatGPT无法玩转的写法。
当然,吴同学创写的这篇寓言,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比喻性的故事与寓意之间的联系,还略显牵强。
少年们,只要能学习到他虚实相生、反转不断的机智写法,学习到他善于融入当代元素,用当代视角聚焦最新热点、焦点,关注人类未来的创新写法,我们就能玩转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当代寓言创写。而想象力和创造力,恰是ChatGPT的短板,因而它无法玩转。
在当今大数据时代,当代寓言,应该能成为人类喜闻乐见而又富有思辨的最简便易读短章。少年们,加油玩起来,你们一定会创写出最好玩最理性的当代寓言!
(吴妈妈的反馈)
文字 Writing|Aaron Yang, King Wu
编辑 Editing|Amy Gong
审核 Auditing|Jade Liu, Samantha Xia, Hang Guo
相关推荐
Why Tsinglan? 你从清澜高中生的一天里能找到答案!
🏫 参观学校,欢迎预约校园开放日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