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工作手记:在乌干达拜佛,和尚是黑的

文摘   2024-12-27 14:10   乌干达  

和非洲同事谈信仰的问题,他们信仰上帝,每天虔诚祈祷,我不在教,对上帝无从信起。


同事跟我说,你完了。you are finish。


我其实不怎么害怕的,我有祖宗保佑。

除夕回家,我要上坟,请祖宗回家,初一早晨要起来给祖宗磕头,上供,烧香,让祖宗保佑。


容我客观一点,据我所知,祖宗们并不贤达,不过是些老农民,种田扒粪之流,死前都没什么威力,正常推算,死后能拥有巨大神秘能量的可能性似乎并不高。


这明显靠不住。

我这种无神论者,有时候也会变得很虔诚。没办法,有时候人生会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上穷碧落下黄泉,很无奈,然后求神拜佛,非出于信,出于无助。


圣诞节前,本地顾问找我聊天,告诉我,乌干达是有一座佛教寺庙的,我听了很惊讶。今天早晨,中国朋友又告诉我,乌干达是有佛教寺庙,咱们去拜拜。

于是我们开车去了恩德倍,费了一番功夫,终于找到了,门口的黑人青年见到中国人,双手合十,做阿弥陀佛状,没错了。这是中国人的寺庙。


我佛是厉害,寺庙门口写着世界和平(peace for all),在国内的寺庙上,也常见“度一切苦厄”,“风调雨顺”这种大话。


这种话,贴在咱们家门框上是祈愿,贴在寺庙像一种承诺。


一同来的朋友并不虔诚,他告诉我,早些年他在国内见过和尚,和尚抽屉里的黄碟,种类极其丰富,简直前所未见。


是了是了。水浒传里,除了智深长老,有几个好和尚?

乌干达这个寺庙跟国内的很不一样,没有荷花,没有香火缭绕,没有大雄宝殿,只有一座佛堂,里面有几个黑的和尚,都是些小和尚,应该是些孤儿之类的。

寺庙很小,没有钟,就把一只汽车轮毂吊在树上。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汽车轮毂。


小和尚的袈裟很有样。


黑人比中国人更适合出家,他们没头发。


小和尚都还很幼稚,要来拜佛,还是要见老和尚。只见了一个,老和尚盘腿坐在禅床上,跟我阿弥陀佛见了一礼。


和尚是那么回事。但佛像不怎么庄严,寺庙的本地化很严重。拜过佛,祈了愿,但这里没有香烧,于是留了一些香火钱。


今天见了一些黑的和尚,我佛主张的众生平等,可见不分肤色黑白,还是中国人,我佛都一视同仁,一并度化。

佛堂里的佛很像东南亚风格。

大概经费有限,这里无法造起国内的那种大佛。

这儿几乎没人来烧香,和尚都饿细了。


据说,这座寺庙是福建人所建,造福甚多,很多孤儿在这儿出家做和尚,也是一件善事。


让孤儿去做和尚,好不好呢?好处是有个饭碗,不好处是这些非洲孤儿哪里知道中国佛教里要求和尚守清规,戒荤欲。这种修行不是所有人都扛得住。

寺庙里还有尼姑,和尚尼姑杂混,似乎也与国内不同。


寺庙里老树林立,清风徐来,确实适合清修。

刘行非洲
非洲工作之余的碎碎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