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工作手记:印度社区的中国包子,也是包子,阿弥陀佛

文摘   2025-01-21 04:11   乌干达  

下班后,想起了在印度社区见过的包子。


去看看?


我住南京酒店,经常去旁边的印度社区,老看见那个包子店。门口的广告图,那包子是杭州小笼包,很诱人。我是个北方人,哪抵挡得了包子的诱惑。杭州人祖先都是河南人,在南方时间长了,心细,又有江南新鲜好食材,最擅长包包子了。美滴狠。我又想,这包子来了非洲,还在印度社区,可能有咖喱风味,或许有奶酪包子也未可知。


说不准很好吃哦。

一直想尝尝,但一直没吃过。


今儿去看看。


南京酒店对面是个高档印度小高层公寓,每平米2000美金的那种。旁边是个很大的印度社区,是个商业综合体,有卖印度衣服的商店,印度理发店,好几个印度酒吧,有很大大的印度超市,旁边还有个豪华的印度教寺庙。


我去年暑假还带老婆和小叶子去过印度社区的理发店,想去洗头发,没洗成。

我带她们去了,临到了,媳妇看了看,说不习惯,不想去。就没去。


那非得办个卡才能洗头?


我去过旁边那个印度寺庙,我感觉叫寺庙比较合适,叫印度教堂,感觉不是那么回事。因为印度寺庙里的神,有和尚模样。极其像。


印度,在建国以后中国人眼里是个笑话,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也许是因为他们战斗力不行,所以诞生了那句有名的“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还击!”几个人俘虏了一个印度营的说法。也许此中有吹牛逼的成分,但在我们的记载里,中印之战我们确实打赢了。

打赢了,那就随便说。毕竟印度人当不了中国报纸主编。做不得主。


我说句实的,每个种族,国家,民族都有自尊,都认为自己不错,除非被彻底消灭,否则自尊不死,都认为自己是最好的。

我懂得少,但我看在非洲的印度寺庙里的雕像,跟我出国前看过的云冈石窟,乃至我看过的所有的中国佛教寺院里的雕像,肯定都是有亲戚关系的。


傻子能看出来,他们像啊。


你逃不脱来时路,如果你逃离了来时路,彻底成了自己不认识的人。那你成不了自己。你只会成为别人的影子。彻底消亡。

众所周知,印度人现在信印度教。在印度,佛教已经不是主流。我没去过印度,这话我是从书上看来的,拿不准。但印度和佛教,我看上去,他们是很亲近的亲戚。

印度文化咋说,咱们大唐玄奘,还是去印度学佛的。要是印度人没点真东西,咱们伟大的唐僧能冰上吃冰上睡,走遍沙漠、荒原去那里学习?能回来皇帝敬仰?


他去学的是高级的哲学。求本溯源。要去求开封小笼包的正确做法。我胡说八道了。


发源于印度的佛教,现在也是很多中国人精神的寄托。总体而言,我是个无神论者,但身处绝境时,也拜佛。拜得还是挺认真的。没办法,你解决不了一些问题,就得搞点精神寄托,要不然北京的雍和宫为什么春节时人头攒动。

中国人是这样,牛逼的时候,信荀子,信祖宗,不牛逼的时候瞎信,谁看着谁似乎管用,我信谁。不灵,也打一杆子。咱们过去一百五十年,啥没信过。基督,真主,佛陀,马克思等等。


过了那段信的时间,就不需要信了。雍和宫每年过了年就冷清了,潭柘寺也是的。我去拜潭柘寺的时候,许愿挣一千万,认真的。但第二年饭都快吃不上了。唉,可能我去时过了初一十五,佛祖不在家。


终归,中华民族是个信自己的民族,是个读书民族,自强不息才是底色。总体而言,我们不随波逐流,不大信宗教。对个体而言,有时候自己运气不好,不自信的人就会信某种宗教,归之于自己命不好。命该如此。

在中国,不管你有没有遭遇厄运,你只要脱离生产,笃信某种宗教,大家会认为,你肯定有某种问题。你不干活,搞事情。在中国,干活和孩子才是宗教。你脱离生产,是个什么玩意。


我年轻时在北京找工作,有个老板找个人写东西弘扬自己的思想。他是净土宗人,我听了觉得这不是正道吧。搞什么,咱跑北京,是奔前程来了,你搞个净土宗,我肯定不能跟你干。教你信了,活你还雇人给你干,这一分钟都不能跟的。


我家在东阿县,东阿有曹植墓,据说曹植葬于此。我读过曹植的八斗之诗。他诗好,但才高八斗过誉了,帝王之家的身份和故事可能加持了百分之六七十。论诗词,还是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更能看得进去。

到宋时,是士大夫文化,平民文化。所以神神鬼鬼就少了。


曹植墓在我们那儿附近,乃至我们村以前长期都叫皇陵坡,这不是瞎说。我们村以前就叫皇陵坡,现在叫范坡,但是一个姓范的都没了,被我们姓刘的排挤完了。江山易代,实属正常。现在我们村的村民大都是山西大槐树来的。但事实也未可知,大槐树,只能是大致可信。


我们村以前叫皇陵坡,可能以为可以沾曹植光,认为他似乎有皇帝命,死了没当上也可惜。他葬这儿,我们就叫皇陵坡。其实不然,曹植做不了皇帝的。你天天喝酒写诗,还偶尔想嫂子,这能当皇帝?

读他的诗,你知道他就是个人,也有痛苦和欢乐。


老家每年都给曹植上香,还在旁边盖了个和尚庙,说曹植乃是梵音的发明人。庙火不断。


曹植搞成佛教人物。我,肯定不能去拜。


你要读过书,你就知道,中华文化里有很强一脉,是不信神,不信命的。即便信命,也是一时权宜而已。没办法了嘛,这关过不去要死。还是找点安慰,那不死了,连传给儿女的银行卡都得要回来。


儒家子弟不信那玩意。孔子也说,理想不能实现,大不了乘桴浮于海。没见孔子说过,祖宗保佑。佛祖跟他一辈人,差个十来岁,孔子更不可能求释迦牟尼保佑。更不要说孟子,荀子。

孟子大义凛然,自养浩然正气,谁都不服。荀子的弟子是更见了神鬼都要踢几脚的。荀子说的是聪明人纲领,荀家子弟干的是特色荀子主义,为我所用,灵活变通,不惜一切手段要变聪明。


我今天吃的包子,就是不惜一切变聪明的包子。


这玩意在广告牌上,就是小笼包的样子,还带着韭菜鸡蛋馅的呢。旁边还蹲着两盏醋。

我这看了垂涎三尺。来来来,给我来一笼。


老板大姐看了我也爱,我们俩语言对不齐,我说英语,她说的也是英语,但就是对不齐。于是她让本地服务员对付我。

大姐,你不要慌,你看这店招上有小笼包,我是冲这来的。上次我还见一个韩国妞领着白人男朋友在这儿吃你的小笼包,我跟她打招呼,说你好,她一直挥手说她是韩国人。你就给我上个小笼包就可以了。


再喝几瓶尼罗河啤酒。

这姐姐,英语堪忧。虽然我英语也堪忧,但我点个餐,问题不大吧。


拿来菜单一看,赫然写着Dumpling,cheese Momo,我滴妈,dumpling谁都知道,这cheese Momo是啥?


我问服务员,cheese Momo是啥?


他不知道。

你他妈告诉我,是不是馍馍?你这个MoMo,,,还有dumpling,以及你家店招上的小笼包图片,不是一回事啊。


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个Mmo应该是包子的意思。


蔬菜Momo就是菜包子。


我肯定知道Momo就是馍馍来的,我就是开心和纳闷,这中国饮食文化到了非洲,这鸡肉馅的Cheese MoMo端上来是啥。


尝尝!


我跟服务员确认了是六笼还是六个Cheese Momo之后,下了单。


好嘛!上来了。

这不是饺子,不是dumping,这是小笼包,虽然跟图片不十分相符,但问题不大。这就大概是小笼包了。


不能太较真,要不然我不成了阿Q,计较城里的鱼要用宽葱煎该是窄葱煎?


作为一个山东人,这Momo我吃都没吃,就把案子一拍,给我拿蒜。


服务员再三确认,是要蒜?蒜?


这英语我是标准的!直管上来!再来四瓶啤酒!


我们山东人吃包子不吃蒜,滋味少一半,你且给我上来!

吃一口,鸡肉味,夹着莫名的南亚味儿,不是咖喱,类似那个味儿,其实还不错。我去问老板。


你来自印度?


不。尼泊尔。


我看她也不像印度人,我怀疑她是东南亚人,但又不像,原来是尼泊尔人。


尼泊尔人靠近咱们,把小笼包学成这样,已经是造化了!

我回来问本地黑人同事,他们说,或许她交过中国男朋友,卖杭州小笼包的,搞成这样。


那肯定不是的。肯定这种小吃在尼泊尔和印度有市场,所以来这儿干。做小买卖的那会冒那么大风险,这就是印度人爱吃的中国Momo.


这包子吧,滋味还可以,但不正宗。她包的包子能用英文dumpling,英语夹拼音的ChineseMomo,还能干得很好。这就算弘扬中国文化了,你管那么多干啥!


当年大唐玄奘在大唐吃印度咖喱菜,老觉得不是滋味,问遍了印度菜馆,这到底哪里是真正宗的?这跟书上写的都不一回事!


于是大唐玄奘高僧不远玩意求取真Momo做法。


亵渎了,唐僧可是我的人生爱豆。


但人生都是人生。印度社区的包子,也是包子。


阿弥陀佛。


我不推荐你去吃。不是那个味儿。

刘行非洲
非洲工作之余的碎碎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