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后面问题。
【甲】
上三峡①
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注释】①此诗是李白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流放夜郎途经三峡时创作的作品。
【乙】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丙】
A江水又东径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嵌崟①,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B最外高崖间有石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②,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箺,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有删改)
【注释】①嵌崟:嵌:险峻。崟:山石尖锐,形容山石高大、险峻。②信宿:连宿两夜,两个晚上。
题目
1.用“/”为丙文中A处划线句断句。(限两处)
江 水 又 东 径 狼 尾 滩 而 历 人 滩
2.请解释下面“原文例句”中的加点字,补全表格。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画横线句子及乙文B处画横线句子,注意划线词的解释。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外高崖间有石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在《上三峡》中连续重复“三朝”“三暮”,有意识化用丙文中的“行者谣”,他所抒发的情感与丙文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甲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
A.首句“夹”字用得好,既写出了巫山的遮天蔽日,也包含着诗人豪迈豁达的情怀。
B.三、四句客观写景和主观抒情巧妙地结合了起来,直接映衬出诗人当时的心情。
C.五、六句用对偶笔法写朝暮赶路,写出了逆水行船的艰难。
D.诗中连续重复“三朝”“三暮”,极言了巴水纡曲,舟行迟迟的情景。
答案
点我查看答案
【END】
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李敏 蔡雅薇
审核:廖妍南 龙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