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的细节》有感
【写在前面的话】
写作是一条认识自己,认识真理的路,你只要喜欢写,应该随时动笔去写。
——(中国作家)罗兰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
——培根
写作是一种奋斗,一种对话,同时也是一种超越自我的过程。
——奥尔马·哈兹勒特
且看华益语文人在阅读中丰富自我,在写作中表达自我。
做一个有心的老师
——读《教育的细节》有感
曾祎
教育工作永远是繁杂的,而教育的细节其实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方法。合上书后,我总是在问自己,初入教师行业,我的情怀是否同那些坚守了数十年的老师一样?而我是否能和他们一样如复一日地坚守并关注细节?
真正具有现代意识的教师,总是对教育中那些不容易引起注意的细枝末节,保持反思性的警觉,并努力用实践智慧去完善它。
当学生揭下初见时收敛的外套,五花八门的状况让我心里慢慢滋生出无力感,开始忽视很多细节。
班上有个对篮球热爱到痴迷的男孩,但对于上课却意兴阑珊,他爸爸却在电话里当着老师面告诉他:打篮球是要看天分的,你这么矮,未来是没法将篮球当职业的,还不好好读书.......孩子在我身边低着头一言不发。这和他之前被老师教育时的状态一摸一样。放学后,我又将他叫来,他已经换好了运动裤,包里背着篮球。
“最近看什么篮球赛?有最喜欢的球星吗?”他看着我,一时没有回答。“耐高全国赛开始了,今年应该有学校能碰一碰清华附中了......”我继续讲,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样。“我没看耐高,就看看NBA,很喜欢詹姆斯。”终于,他与我开始今天的第一次对话。聊着聊着,我发现,改变一个人的喜好与观念,最好的办法是不要急着跟他讲道理,而是反过来,先从情感上打动他,让他的观念在不知不觉中松动,这个规律,孟子早就为我们概括好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孩子,你有没有发现,你心中想要模仿追随的球星们,无一例外出生普通,但他们珍惜各自不同的天赋,在中学时期用汗水敲开一所所名校的大门,加上近乎苛刻的自我训练,这才有了你眼前的他们。”
后面几天安分的课堂表现至少证明,那一次谈心是有效果的,如果我依旧是复述家长的意思,可能会在孩子心灵留下看不见的伤害,这无疑是给他的成长“增负”。
教育并非一劳永逸,这个孩子依旧有其他的小毛病,回想起那一次聊天,这本不是我“武器库”里的装备,但是我当时内心告诉自己最应该做的。或许这就是于漪老师说的:“还是要爱孩子。爱,是第一位的。对孩子的爱,能够使一个老师变得聪明起来。”教育之爱决不止于情感,它还包含着责任与能力。真正的爱,必然包含着智慧。真正接纳学生后,把他们当成朋友或是自己的孩子,眼里就会出现更多从未关注到的细节。和学生交流,有时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效果会更好。“刚”是相对的,“柔”是绝对的;“法”是相对的,“情”是绝对的;严厉是相对的,宽容是绝对的;“疾风暴雨”是相对的,“和风细雨”是绝对的;“三下五除二”是相对的,“润物细无声”是绝对的。
朱老师说,一厘米之变,就是从能改变的地方开始,积少成多,一次引发更大的改变。我们无能改变整体的教育体制和环境,但是任何体制和环境都取消不了个人的相对自由。
一位有心的老师,会关注每个孩子的细节,会坚定地做好自己能做的,守住自己朴素的教育心,善待每一个日子,呵护每一个孩子。
我开始相信从来没有专门的时间用来给教师成长,只有自己在夹缝和困境中奋力成长。虽每天都处在紧张和压力之中,但我依旧每天坚持看书,定期反省。我相信人的成长就是在平凡的每一天当中一点点壮大的。厚实的学问、儒雅的修养、执着的理想、赤诚的爱心、丰富的智慧、宽阔的胸襟、凌云的气节、伟岸的风骨、朴素的良知、自由的精神……构成了一位教师高贵心灵的全部内涵。
【END】
文字:曾祎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廖妍南
审核:廖妍南 龙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