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北朝,遇见木兰

文摘   2024-06-27 08:08   湖南  

华益中学2023级文学“琅琊榜”复赛作品展示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周芷莘,华益中学七年级2316班学生。她热爱写作,热爱读书,热爱语文。她说,欣赏花一样欣赏自己,才能欣赏来去自由的风一样欣赏世界。她喜欢阅读,喜欢书法,喜欢绘画,喜欢浸在字画里,窥名人真情,倾听历史回音。小作者推荐阅读书目:《百年孤独》 《鲜衣怒马少年时》 《病隙碎笔》.。















路过北朝,遇见木兰














C2316 周芷莘

树枝上的春逐渐被单调的日子偷走,风和鸟反复穿过家乡的阡陌,多年不停。我们在此并肩走过许多个春天,而她,是我所行途中遇见的最热烈的风景。

记忆里的她和寻常人家里的女孩是不同的。当同龄的姑娘们都在小小一方西窗阁内织着女红时,她已在我们艳羡的目光下偷翻出了墙。我总是呆呆地望着她离开的方向,阳光细细洒在她微微有些凌乱的发丝间,随着她的身影一并模糊了横拦在女子前的那一堵高墙。“愣着干什么?走,我带你去逛集市!”她不知何时又回到了我的窗前,她拉住我的手,带着小心翼翼的我一点点翻过那面我以为从来无法逾越的青瓦墙。“这是你第一次出来吧?跟上,我知道路怎么走!”她误以为我是在担心害怕,握着我的手又紧了几分,我手心里的温度刹那间好像比阳光还灼热。她的勇敢肆意绽放成了我心中的花。

自此,她总是拉着我奔跑在路上,一路繁花相衬,风吹起我们的往昔,但她滞步了,为要替父从军。

见她时,她怔愣着坐在机杼前,木制的纺织机仍在主人无意识的动作下窸窣作响。我望着好像消瘦了许多的她,忍不住问:“你当真要走?”她默了许久,“要走。”她说。脚边军书堆叠成山,她不再抬眼。坚定的目光如窗外冷峻的雨,她的眼睛告诉我,她要走了。她马不停蹄地备好了所有东西,一向不善女红的她为我绣了一幅玉兰,如迁徙的雁鸟踏上了征程,只是不问归期。

声声慢,寻寻觅觅。十年载,不闻故人音信,杨柳依依。

重逢那日一如既往的是个好天气,我远远瞧见她策马奔驰,少年英气依旧,当初那个翻墙的少女仍是披着阳光而来,一身戎装熠熠生辉。我们紧紧相拥,我闻到她肩头粗粝的味道,但她柔软的颈窝告诉我她还是她,从未改变。声名大振的花木兰不仅仅是花家孝女,从军也不仅是为了父亲。也许她只是想证明,女子的她也能做正确的事情。她是女儿,是臣子,是将领,是姐姐,但她先是花木兰。

她高高兴兴拉着我梳妆打扮,我轻轻用黛笔红脂描摹着那个容貌稍变的她。打扮完,她又换上罗裙拉我去集市,她莞尔一笑:“这么多年没回来,该是你带着我去了。”一路上她兴致勃勃,全然不似一个严肃将军,她坦然面对一路上遇到的为她女儿身而惊诧的将领,还热情地向他们介绍我:“这是我少年时的朋友,是个很优秀的人。”她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那一刻,她真正成为多年前照在织女红的我身上的那束阳光。她不仅是我的光,更是许多人至暗时的光;我也不仅是她绣的玉兰,更是来年春依旧,永挂枝头。

她是巾帼英雄,在闺阁之外纵情驰骋;她同样是可对镜贴花黄、对战争恐惧、有自己书写价值的自我。这是她——花木兰;是众人前那个亦英勇无畏亦女子情怀的花木兰,更是在高墙上、在战场上、在集市上灿烂依旧的少年,我的朋友——花木兰。















老师寄语














千百年间花木兰被人们所喜欢和赞誉是因为她身上的英雄气概和女儿情怀。小作者在课堂文本解读的基础上,从另一个角度视角审视木兰的伟大——“真”,即率真的、真实的、本真的。小作者将自己化身为木兰的闺蜜好友,从现实主义视角叙述了木兰从对真我的发现,到认识,再从接纳到释放的全过程。                     

(指导老师:李昱)














【END】

文字:周芷莘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李昱 廖妍南

审核:廖妍南 龙虹 蔡雅薇

十指成林
一群朴素的华益语文人,坚守语文本色,追寻语文真谛!专注于语文教学研究,分享语文教学的心得,期待与热爱语文的你共享语文之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