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
“所有的印象都会消失”展览现场
香格纳西岸中环 | “所有的印象都会消失”11月9日开幕
重唱全球南方流散歌谣 | ING
悲观安那其:评香格纳画廊西岸中环群展“所有的印象都会消失 | Ocula 观点
麦拉蒂·苏若道默
麦拉蒂·苏若道默(b.1969)的创作受到她行为表演、舞踏、舞蹈方面训练的影响,她常以长时行为表演的方式来探索身体的肢体动作与自身及外界的联系。她的创作实践通过摄影、影像和现场表演等形式表达对文化和社会的关照。
麦拉蒂·苏若道默《未知的天堂》、《断裂》
“所有的印象都会消失” 香格纳西岸中环展览现场
麦拉蒂·苏若道默《未知的天堂》截帧
《断裂》是一场3小时的长时行为表演,由麦拉蒂和两位演员共同完成。演员们将身体作为存储人类记忆和经验的媒介,以模仿远古人类行为(如采集和防御)的方式试图呼唤并产生与当下产生的共鸣。象征性的肢体动作映照着远古人类的存在方式,现场陈设所构造的“地形”也随之产生变化进而创造新的意义,预示着人类身体在时空长河中的不断绵延与变化。
麦拉蒂·苏若道默《断裂》现场行为表演片段
单频录像,混凝土板、沙子、铁锤
滑动查看麦拉蒂·苏若道默《断裂》现场行为表演
相关阅读:
麦拉蒂·苏若道默近期动态
麦拉蒂·苏若道默个展“热情的朝圣者” Ikon 美术馆
麦拉蒂·苏若道默个展“Unpacked” | 香格纳新加坡
唐大雾
唐大雾《青蟒捆船》、《深疤黄土考》
“所有的印象都会消失” 香格纳西岸中环展览现场
1979,水彩纸上矿物颜料,400(H)x150cm
唐大雾运用泥土、木料等最唾手可得的自然之物诉说人与万物的寓言。《青蟒捆船》是一组相互关联的作品——他利用创作的边角木料制作了一艘舢板,并将其侧卧放置,被一条想象中的蛇缠绕着;而相对应的巨幅布上绘画中,由大地矿物颜料绘制的蛇缠绕住了舢板,由于蛇的存在,舢板停止了移动,就好像蛇在帮助抓住时间,让它尽可能在自己的路径上多停留一会儿,也暗示着万物皆有其位,万物相互依存。
前:唐大雾《青蟒捆船》,2023,木块,铁丝网,75(H)x320x100cm
在2022年南洋艺术学院举办的个展《1是危险的》中,唐大雾首次通过作品《望出一个希》深入探讨了“希望”这一概念及其与艺术实践之间的关系。展览现场所呈现的这一版本,创作于2023年香格纳新加坡空间个展“3、4、5,我不喜欢美术”的开幕行为表演期间。
唐大雾《望出一个希》
“所有的印象都会消失” 香格纳西岸中环展览现场
在探讨“希望”这一词汇时,唐大雾对其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希”字原本意指麻布织得不密,由此引申为稀疏、不密之意。而“希”与英文单词“see”发音相近,同时“望”的含义也与“see”相重叠。结合“希”和“望”两字的独立含义,唐大雾认为“希望”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状态,它如同需要望穿麻布上稀疏的孔洞才能窥见的景象,既不完全清晰,又充满捉摸不定的特质。然而,对于唐大雾而言,“希望”并不仅仅意味着祈祷、观望和等待,它更是一种通过积极行动来促使事情发生的动力。
唐大雾“3、4、5,我不喜欢美术”,香格纳新加坡展览现场,2023
相关阅读:
唐大雾作品参展第二届迪里耶当代艺术双年展
唐大雾个展“3、4、5,我不喜欢美术”开幕行为表演“望出一个希”及展览现场
阿林·朗姜
阿林·朗姜(b.1975)的创作着力于重访历史材料,在多种时代、地域和语言中,将宏观和微小的叙事相互交叠。他认为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物件可以将时空中的遥远事件联系在一起,因此将物体作为研究的核心。在他对历史和日常生活经验的探索中,他巧妙地剖析材料,并借个体叙事重新审视时代背景下的群体叙事。他常把个人叙事与社会议题交错穿插,通过录像、声音、物件、雕塑、装置,将沉重的主题串起,以诗性叙事的方式呈现出来。
“所有的印象都会消失” 香格纳西岸中环展览现场
延续对移民社群经历的探索,阿林·朗姜采访并与多个国家的移民工人合作,同时也拼凑了他已故父亲的个人经历——父亲在德国工作时曾遭受种族主义者的袭击。声音装置《他们殴打你的父亲》以家庭创伤为主题,聚焦移民劳工对私人生活的深远影响,作品通过文字叙述结合艺术家家中环境的声音录制来展现。
阿林·朗姜《他们殴打你的父亲》手稿书信局部
牟雪
牟雪(b.1979)的作品往往会以关键的历史事件为催化剂进而探讨图像与真相之间的关系,她热衷于从当代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汲取灵感,探索个体化与集体无意识之间的张力,并试图将人、事、物在本质上的共存,及其在时空转换中的不同的能量循环演变之精神景观视觉化。
牟雪《黑钻》系列
“所有的印象都会消失” 香格纳西岸中环展览现场
《黑钻》系列的图像创作并非预先设定,而是在长时间的感知、观察与反复绘制中逐渐显现。每一幅绘画都揭示了艺术家在不同阶段关注的复杂主题或事件之间的动态关系。这些作品将艺术家在不断演化过程中对自我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探索“地图化”,尤其是她作为一位离散个体,如何在异乡环境中处理内心的复杂性与外部世界的碰撞的过程。
切赫·恩迪亚耶
切赫·恩迪亚耶 (b.1970) 通过对人类学和建筑学的视觉解读再现了在后独立时代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塞内加尔城市主义的社会历史。视觉主体和主观内容之间的差异为画作增添了丰富的层次,也潜藏了某种不确定性。
切赫·恩迪亚耶《碎石的人》、《被盗的汽车》、《三号联合电影院 n. 3》
“所有的印象都会消失” 香格纳西岸中环展览现场
电影在塑造非洲现代性的想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建筑空间与电影本身所带来的场景叙事和错综光影共同促成一场复杂的游戏。恩迪亚耶的画作描绘了非洲城市的旧电影院、城市环境、经典电影场景和街头的小摊贩等。他的画作《被盗的汽车》(2022)出自吉布里尔·迪奥普·曼贝蒂的电影《Touki Bouki》(1973)中的场景,其中描绘了一位在犹豫移民还是留在塞内加尔的英雄,唤起人们转瞬即逝的电影记忆。他的艺术实践是对想象与现实之间辩证关系的不断审视。
切赫·恩迪亚耶《被盗的汽车》
2022,布上油画,143(H)x143cm
所有的印象都会消失
All The Images Will Disappear
策展人:菲利普·皮洛特(Philippe Pirotte)
参展艺术家:阿玛拉奇·奥卡弗、阿林·朗姜、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黄晨晗、切赫·恩迪亚耶、吕克·图伊曼斯、麦拉蒂·苏若道默、牟雪、赵仁辉、谭·索克、唐大雾
Artists: Amarachi Okafor, Arin Rungjang,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Boedi Widjaja, Cheikh Ndiaye, Luc Tuymans, Melati Suryodarmo, Mu Xue, Robert Zhao Renhui, Than Sok, Tang Da Wu
展期:2024/11/9 - 2025/1/5
(周二–周日 11am-7pm)
香格纳画廊(西岸中环)
上海市徐汇区西岸瑞宁路288号4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