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东 | Yang Fudong
杨福东,1971年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从九十年代末起,杨福东就开始从事影像作品的创作。无论是摄影、绘画、电影还是装置,均以多重的文化透视、交错的时空体验形成独特的文化视觉诠释。
《我感受到的光》是杨福东于2014年夏季在挪威北部桑霍尔恩岛(Sandhornøy)拍摄的同名电影装置及摄影系列作品,艺术家在处于北极圈中的小岛上创作了一个多月。他感受到的光,不仅仅是极光,风光,也是停留在心中美好的印象。如他所言“我在思考风如何讲故事,树如何讲故事,而不是过多地依赖人的大量对话来构造叙事。” 受到东方传统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影响,沉默,是他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作品交织着新与旧,古老智慧与地理形貌,集体观念与飘零无根的都市个体。他将此描述为“往日的感觉,其实是明天。杨福东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一种感性与敏感,他的电影常常触及历史传承与当代生存挑战中的身份问题。他宏大,缓慢且诗意的影像语言将以非比寻常的方式与北极岛屿的自然风光相遇。
申凡 | Shen Fan
申凡《山水-N-01-2024记》,2024 (记)
纸上油画,114(H)x114cm
申凡出生于1952年,现工作和生活在上海。申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从事平面抽象艺术实践,并于九十年代末开始涉猎陶瓷作品、灯光装置作品以及股指曲线山水装置作品。申凡的作品以面貌显著的不同系列构成,材料也不断变更,却在视觉质感上始终延续着中国古代文人艺术的气质。近年的新作品回到了直觉,通过视觉、触觉、文本等不同感知方式的转移,提示了观看方式的综合性,并包含了他对观看逻辑的变更和完善。
施勇 | Shi Yong
施勇,1963年出生于上海。1984年毕业于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现在工作和生活在上海。施勇作为中国较早从事装置与影像媒介的代表人物之一。自1993年起,他的作品就在国内外被广泛展出。早期创作致力于揭示现实内部的意识形态;九十年代开始关注改革开放神话下的当代上海的转型概念,继而引向更宏观的全球化,消费文化等层面。
在作品《呼吸》中,施勇将词语通过笔划的拆解与围合形的重组构成新的字体。它们以不同材质与色泽的物之形式,被置于金属框体内的空间之中,彼此呼应,却又各自断开闭合,无法触及。
相关阅读:
刘唯艰 | Liu Weijian
刘唯艰《有人把自己比作天边一朵云》,2013
刘唯艰,1981年生于湖南,2005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现生活和工作于上海。从早期作品开始,刘唯艰就确立了其冷峻、晦涩的绘画叙事方式:借用中性的、冷漠的“图像”面具,通过他深沉和冷淡的笔触,与时并进地推进着关于日常生活的回顾和深层思考。此后,不断变化的主题和语言,都是他随着年龄增长、社会经历、视野开阔的变化而自我推进的演化历程。
刘唯艰个展 “闲情逸致”正在星合艺术中心展出
苏畅 | Su Chang
苏畅,1985 年出生并成长于上海,2007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苏畅坚定地使用雕塑语言并以此作为自己艺术实验的载体。对雕塑内在性的重新理解和独立实践贯穿了持续不断的工作。他希望以简单的日常视觉元素为基础,消化并产生新的语言。并用这些作品审视着在面对公共性和个人焦虑的交错中人在其中的徘徊,及这种模糊的行为在心理上书写下的痕迹。
相关阅读:
苏畅:让时间穿过 | 香格纳上海
苏畅:渐融与共生|近年项目及雕塑实验回顾
陈维 | Chen Wei
陈维《折叠床之光》,2009
陈维,1980年出生于浙江,现生活工作于北京。他的艺术创作始于杭州,最初从事实验音乐与声音艺术的创作与表演,而后转向影像及装置的创作。
作为活跃于今天国际艺术舞台的中生代艺术家,陈维的影像因其观念性的拍摄,细密的舞台制作和剧场化的建构而广为人知。通过介于真实与虚构,世界和梦境之间的这层特殊维度,呈现出当代社会的错综现实与心理状态。近年来,他更多的将工作延伸至展览现场,不断地运用影像、声音和装置等多种媒介,以情境再访的方式,重塑叙事图像的可能性。
相关阅读:
/
2024广州当代艺术博览会
Guangzhou Contemporary Art Fair
VIP预展
2024/12/6 周五, 13:00 - 17:30
公众日
2024/12/7-12/8 周六、周日, 10:00 - 17:30
2024/12/9 周一, 10:00 - 16:30
地点:广州市天河区林乐路35号未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