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医健康科普】排便不畅,出血……当心肠癌来袭!

文摘   2025-01-20 17:54   浙江  


·肠健康 长健康·


前言

在当今医疗领域,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高龄老人患肠癌的情况日益增多,肠癌已成为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手术治疗,对于高龄患者而言充满挑战与抉择。传统观念认为高龄老人身体机能衰退且合并多种慢性疾病,手术风险极高,这使得许多患者及其家属面对手术时犹豫不决。


排便困难?当心肠癌来袭!


耄耋老人的抗癌之路

陈奶奶,今年88岁,慈溪本地人。2个月前开始出现便秘的情况,起初她自行购买了通便药物服用,但排便困难不仅没有缓解,反而逐渐加重,同时伴有粪便形状变细及偶尔有大便带血。家人发现陈奶奶脸色愈发苍白,身体也日益消瘦,这才警觉起来,四处打听后带她来到慈溪市人民医院结直肠肿瘤预防与诊疗一体化中心,找到擅长肠癌治疗的肛肠外科主任岑嘉云医师。

经过腹部增强CT、肠镜及病理检查等一系列详细检查,陈奶奶被确诊为 “直肠癌”,且肿瘤位置较低,靠近肛门。考虑到陈奶奶的高龄以及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等慢性疾病,其子女对手术治疗极为担忧,甚至一度想要放弃。岑主任耐心解释道:“高龄患者是否适合手术,不能仅凭年龄判断,需全面考量患者整体健康状况、手术必要性、潜在风险与预期收益等诸多因素。

在深入了解病情并与家属充分沟通后,手术团队经过严谨评估,决定为陈奶奶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及回肠造口回纳术。这一决策基于对陈奶奶身体状况的精确评估以及腹腔镜手术下的低位保肛技术的显著优势。

低位保肛技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低位保肛技术对于像陈奶奶这样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意义非凡。传统直肠癌手术切除肿瘤时常需一并切除肛门,这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极大,术后患者需长期依赖人工肛门排便,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还会对患者心理造成沉重负担。

腹腔镜下的低位保肛技术通过精准解剖和手术操作,在保证肿瘤根治性切除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患者肛门功能。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还能在很大程度上维护患者尊严和心理健康。在手术过程中,岑主任凭借丰富经验和精湛技术,借助腹腔镜高清视野,仔细操作手术器械,如同在狭小腹腔内进行精细 “雕刻”,完整切除肿瘤组织并成功完成低位保肛和肠道重建,确保肛门功能得以最大程度保留。

多学科协作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决定为陈奶奶实施手术方案后,人民医院医疗团队迅速行动,展开周全准备工作。鉴于陈奶奶的高龄和合并症,多学科团队紧密协作形成强大医疗合力。心血管内科医生密切监测陈奶奶血压波动,精心调整降压药物,确保血压稳定在安全范围;内分泌科医生仔细调控血糖水平,使其保持适宜;麻醉科医生根据陈奶奶身体状况量身定制个性化麻醉方案,全力保障手术安全舒适。护理团队积极投入工作,为陈奶奶提供术前营养支持,帮助增强体质,同时给予心理疏导,缓解紧张情绪,使其以最佳身心状态迎接手术。

手术当天,在麻醉科医生精准麻醉下,岑嘉云主任带领手术团队凭借精湛技术和丰富经验,有条不紊地为陈奶奶实施了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及回肠保护性造口术。手术进展顺利,出血量极少。术后,陈奶奶被送往监护室密切观察。得益于腹腔镜手术微创优势和医护人员精心照料,陈奶奶恢复情况良好。

◆ 术后第一天,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醒;

◆ 第二天,伤口疼痛得到有效控制,能在床上进行简单肢体活动;

◆ 第三天,开始尝试少量饮水,肠道功能逐渐恢复;

◆ 一周后,在医护人员悉心指导下,陈奶奶能够下床行走,并且逐渐适应身体变化。

◆ 经过一段时间康复治疗,陈奶奶顺利出院回家调养。

◆ 3个月后,陈奶奶再次来到医院,岑嘉云主任为其进行回肠造口回纳术,术后同样顺利出院。


高龄患者手术建议:护航治疗全程



近年来,岑嘉云主任带领的肛肠外科团队在救治高龄肠癌患者方面积累了丰富宝贵经验,成功为众多80岁以上老年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对于高龄老人罹患肠癌能否进行手术治疗这一关键问题,岑主任提出以下重要建议:

全面评估为基

年龄绝非手术唯一考量因素,更关键的是对患者进行全方位、个体化评估。包括深度检查重要脏器功能,评估合并症以控制病情风险,准确判断活动耐量、营养状态,关注认知与衰弱状况,为治疗提供依据与针对性护理支持。

精准把握微创适应症

微创手术要严格符合条件,综合肿瘤及患者身体多方面因素,权衡手术对生活质量、生存时间的影响及患者生理耐受度,做出适宜决策。

精细管理手术风险

医护共同精细化管理潜在风险。术前优化身体状况,术中凭借精湛技术确保安全,术后密切监护处理并发症,保障康复。

强化多学科协作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需多学科紧密合作。各科室各司其职,整合资源,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确保全程最佳管理。

精心规划术后康复

高龄患者术后康复通常需要更多时间和全方位支持。术前制定全面康复计划,包括饮食、运动、复查等,同时,家属陪伴和支持不可或缺,他们能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给予情感慰藉和生活悉心照顾,帮助患者更好适应术后生活,提高康复效果。

尊重患者意愿

患者意愿在手术决策中至关重要。部分高龄患者可能因对手术存在恐惧心理而倾向于放弃手术治疗。医生应与患者及家属充分、耐心沟通,详细解释手术必要性、风险及预期效果,帮助患者消除恐惧,使其能在充分了解情况基础上做出明智决策。


肠癌防治:早发现早治疗,守护肠道健康


在众多癌症中,结直肠癌犹如隐藏在暗处 “杀手”,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但并非无迹可寻。了解其危险信号,对早期发现、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排便习惯改变:不容忽视的早期警报

排便习惯是反映肠道健康重要晴雨表。正常情况下,每个人排便有一定规律,无论是每天1次还是2-3天1次。然而,当规律突然被打破,如变为每天3-5次或3-5天大便1次,都可能是肠道异常信号。此外,原本正常大便性状,突然出现反复拉稀或便秘,甚至交替性腹泻和便秘,这些情况不应被忽视。很多人可能简单归结为饮食或生活习惯改变,而未意识到可能是结肠癌作祟。

便血:莫让伪装者蒙蔽双眼

大便带血或出现黑便,是结直肠癌常见症状之一,但常与痔疮出血混淆。痔疮患者便血通常附着于大便表面,颜色鲜红,排便时可能伴有疼痛或不适感。而结肠癌严重时多表现为持续性便血,血液颜色可能较暗,同时伴有便意增加,粪便变稀并带有脓性粘液和血液,有时甚至只排出粘液或血液,无粪便。实际上,结肠癌便血因肿瘤表面破溃出血,血液与粪便混合,病情发展出血量可能增多。

体重减轻:肿瘤消耗的警示

肿瘤生长会消耗体内营养物质,结直肠癌患者常出现疲倦、乏力、贫血、面色苍白、消瘦、食欲不振等症状,其中贫血和短时间内暴瘦是早期结肠癌较易察觉症状。肿瘤细胞释放物质影响新陈代谢,抑制食欲,同时自身消耗大量能量和营养,导致患者体重急剧下降。此外,贫血也因肿瘤出血或影响肠道营养吸收,致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失血过多引起。

腹部包块:隐藏的身体信号

约一半左右结肠癌患者可摸到腹部肿块,部分早期肿块与肠道有一定活动度。但随病情发展,到结肠晚期,因肿瘤浸润加深,包块固定不移,合并继发感染时还可能出现压痛。一旦发现腹部包块,应尽快进行腹部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性质和来源。

早发现早治疗:战胜结直肠癌的关键

虽然结直肠癌早期症状隐蔽,但可早期发现、预防和治疗。庆幸的是,90%以上大肠癌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过程长达5-15年。这为预防和干预提供充足时间窗口。息肉癌变前,一次肠镜检查就能发现并切除,有效预防结肠癌发生。即使发现早期癌,也可在内镜下轻松切除,效果类似切除大息肉,无需开刀和化疗,5年生存率高达97%以上。为提高早期诊断率,建议普通人群40岁开始定期肠镜筛查,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肠道息肉病史、慢性肠炎等高危因素人群更应提前筛查并缩短间隔时间。同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

专业诊疗服务:守护肠道健康

慈溪市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于2020年12月成立结直肠癌筛查建设基地,肛肠外科在结直肠癌诊疗及筛查中发挥重要作用。科室每周一至周五下午常规开展结直肠诊疗一体化门诊,结合每天即时肠镜检查,为患者提供及时、全方位肿瘤诊疗服务,还为患者建立肿瘤档案便于研究。这意味着我院在结直肠癌筛查方面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建设基础科室常规开展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及开腹手术。

近年来科室大力发展经肛门微创直肠肿瘤切除术等先进技术,处于宁波市领先地位,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科室与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多年紧密合作,自 2022年起,浙一医院原肛肠外科科室主任林建江主任医师定期长期坐诊,开展一系列诊疗、手术及肠镜等临床工作,指导诊治疑难病例和高难度手术。此外,肛肠外科拥有专业护理团队,沈益丹护士长提供线上接诊、上门服务指导,尤其在造口护理方面经验丰富,为患者提供贴心护理服务。


总结与呼吁



总之,结直肠癌虽危险,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关注身体危险信号,及时检查治疗,就能在抗癌战斗中占据主动。借助专业医疗团队和先进诊疗技术,我们有信心战胜结直肠癌,守护肠道健康。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重视肠道健康,定期体检筛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共同预防和抗击结直肠癌,为自己和家人创造健康美好生活。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温馨提示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点“在看”的,会慢慢收不到推送。请将“慈溪市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设为星标,每次看完后别忘记“点赞”“在看”哦。


美编|蛋卷

来源:慈溪市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出处

图片若涉及侵权等行为

请及时联系我们作删除处理

慈溪市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
提供医院相关信息等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