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和睡莲,是同族亲戚还是棋逢对手?

乐活   2024-06-14 15:58   浙江  

‘埃及蓝’睡莲(宁波植物园

‘泰国之星’睡莲(宁波植物园

‘艾伯特’睡莲(宁波植物园

‘甘娜’睡莲(宁波植物园

‘热带之星’睡莲(宁波植物园

’苏瓦娜’睡莲(宁波植物园

盛夏之时,在宁波植物园内的湖面上,睡莲和荷花正在盛开。五彩缤纷、形态各异的花朵,让水面上也增添了几分生机。

我们一般讲起它们来,有的时候会把这两种植物混为一谈,统称为莲花。二者开出的花朵,也确实有相似之处。可如果你再仔细观察,却也很容易辨别出二者的不同:

荷花(Nelumbo nucifera)的叶子是长出水面的,专业术语称为“挺水植物”,荷叶还是圆形的,它还能长出可以食用的莲藕和莲子;而睡莲(Nymphaea)的叶子是漂浮于水面之上,叶子上有小缺口,它被称为“浮水植物”,似乎也没听说过睡莲的种子或者根茎能食用。

荷花与睡莲(图片来源:reconnectwithnature.org

其实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科学家们也把莲花和睡莲当作是同出一门的“亲戚”。在传统以形态进行分类的时代,二者同为水生植物,花型又类似,就很自然被归为了一类。因此莲花就作为睡莲科莲属的植物存在了近百年的时间。

但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有科学家曾经猜测,荷花和睡莲之所以有相似,只不过是为了适应水生环境而产生的趋同演化现象,二者其实没有什么直接的亲缘关系。但限于当时DNA双螺旋结构也才刚被发现不久,科学家们还不能通过基因技术了解植物亲缘的远近。所以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成为植物学上一个谜团。

即使看起来相似的花朵,其实荷花和睡莲在结构上区别也很大(图片来源:floraldesignsbyalka.com

一直到上世纪末,几位美国生物学家通过基因测序,才证明了荷花和睡莲的亲缘关系其实非常远。而在我国科学家胡光万及其团队更为仔细的对比下,荷花终于和睡莲划清了界限,找到了自己正确的家族。

荷花属于山龙眼目莲科植物,它在植物界非常孤单。因为全世界只有两种莲科植物,那就是原产于亚洲的荷花和原产于美洲的黄莲。非要在植物界里给荷花找个远亲,那么高大挺拔的法国梧桐可能就是它们最近的亲戚了。而睡莲则是睡莲目睡莲科植物的统称,家族非常庞大,将近有100多个物种。二者之所以都能在水面上生存,纯属在演化过程中分别独自掌握了“水上漂”的能力。

虽然看起来相差很远,但法国梧桐(悬铃木)也属于山龙眼目下的植物,是距离荷花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图片来源:treeinspection.com&ntbg.org

搞清楚了两种植物的关系,那就让我们分别看看,荷花和睡莲都有哪些有意思的故事。

荷花是原产于我国的植物。在距今约6、7千年的仰韶和河姆渡文化中,都发现有莲子,说明我国古人很早就已经接触荷花并且以莲子为食了。在古代荷花的别称非常多,比如菡萏、水芙蓉、芙蕖、莲花等。《诗经》之中就有“隰有荷华”之句,意指大地上凡有沼泽水域的地方,都生长着荷花。

保存得宜的情况下,莲子的寿命非常长。图为北宋地层中发现的莲子,后经培育后发芽开花,我们得以在千年之后一睹宋代荷花的风采(图片来源:shine.cn)

由于荷花色泽艳丽,形态端庄,它很早就成为了观赏植物。根据记载,在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在他的离宫(即苏州灵岩山)就修建了可以赏荷的“玩花池”。几乎在同时间,郑国国君铸造了青铜器“莲鹤方壶”,上面有经过艺术化加工的荷花花纹,龙和仙鹤跃跃欲动,可见当时荷花就如龙与仙鹤一样,成为当时人们心中崇高圣洁的象征。

莲鹤方壶的壶冠为两层盛开的莲花瓣,盖顶为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作为我国一级国宝,莲鹤方壶现存两件,分别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青铜馆及河南博物院(图片来源:dpm.org.cn

之后关于荷花的诗词和描述就更多了,尤其是以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名句之后,荷花便成为“君子之花”。

荷花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可以托物言志,更加意味着美味和乡愁。我们的祖先把荷花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莲子是珍贵的食材和药物;莲藕不仅是蔬菜还可以做成蜜饯果品;花瓣、花蕊、莲蓬都可以入药或制作花茶;甚至连平平无奇的荷叶,在古代都是重要的包装器皿,还是“糯米鸡”和“叫花鸡”必备的材料。

荷花全身都是宝(图片来源:changpuakmagazine.com

相比之下,睡莲的原生区域就非常广了,在北半球很常见。虽然它在我国南方也有原生的物种,但睡莲对于古代中国人总是多了几分“异域色彩”。古埃及曾盛产一种蓝色睡莲(Nymphaea nouchali var. caerulea),在公元前2世纪的花瓶上就能看到这种睡莲的身影。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睡莲与中国的荷花一样,被视为圣洁、美丽的化身,常被作供奉女神的祭品。

古埃及时期壁画上的蓝色睡莲,壁画创作于约公元前1350年(图片来源:heirloomgardener.net

而在北美洲,睡莲还多了一个实用的功能:作为水质清洁的标志。在玛雅文明中,统治者修建了很多水利设施,以便在旱季还可以有清洁干净的饮用水。他们发现,一个正常的湿地生物圈中,睡莲是必不可少的生物,所以睡莲就成为高贵和清洁的代名词。

由于睡莲体内存在一定量的生物碱,具有致幻的作用,所以很多地区都有食用睡莲的根茎或叶子,企图与神沟通,因此睡莲也很自然就和宗教联系在了一起。尤其是盛产睡莲的印度地区,在耆那教和佛教中,睡莲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后来随着佛教传入中国,本来就不容易和睡莲辨别的荷花,也同样成为了佛教的代表。

吴哥窟前的红色睡莲(图片来源:flickr.com

我国最早对于睡莲的描述,见于唐代的《酉阳杂俎》:“南海有睡莲,夜则花低入水。”意思是睡莲的花在夜晚会缩入水中。明代张岱的《夜航船》里也说,睡莲白天开花,“晓起朝日,夜低入水”。但其实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一些睡莲品种确实是有午后开放,晚间闭合的习性,但睡莲的花朵并不会在夜晚沉入水中,只是会在开花授粉后,把果实沉入水中继续生长。这也说明古代睡莲在中国并不常见,古代人对睡莲的了解有限。

其实睡莲家族庞大,并不是所有的品种都是白天开花。欧洲著名印象派画家莫奈,可能是艺术圈最喜欢睡莲的人了,他不仅一生画了上百幅睡莲的油画,甚至为睡莲专门建了一个花园。他有一幅名为《睡莲·夜间效果》,画的就是夜间开放的睡莲,说明他也敏锐地发现了夜间开放的睡莲品种。

莫奈于1899年绘制的夜间开放的睡莲(图片来源:arthive.com

虽然狭义的睡莲属物种因为体内含有生物碱和单宁成分,所以作为食材难免味道苦涩并且有毒,只能作为药用。但是广义的睡莲科物种中,不乏有莼菜和芡实这样可以味美鲜醇的食材,二者都列入“水八仙”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睡莲科家族中,还有一类更为独特神奇的生物,这就是王莲(Victoria )。

只看花朵,王莲和普通的睡莲区别不大。但它的叶子却非同寻常:它的叶子巨大如托盘,背面则是由类似肋骨的脊支撑。由于叶片巨大,根茎粗壮,所以承载一个儿童甚至成人都没有问题。在今天,很多机场大厅、宫殿或者厂房,都参考了王莲的承重原理。

王莲的背面充满了粗刺(图片来源:arthive.com

王莲还有一个神奇之处:它初开时花朵为白色,第二天变成淡红色,第三天转为深红色并沉入水底。这其实与王莲的授粉机制密切相关:刚开花时,白色花瓣散发浓烈香味,会把甲虫吸引至此。当这些昆虫飞来时,花朵会轻轻阖上,让包裹在花瓣中的甲虫全身沾满睡莲的花粉。

第二天,同株睡莲的花瓣将转变成淡红色,而且轻轻开启,此时对于甲虫就没有吸引力了,而沾满花粉的甲虫则会飞向下一朵白色的王莲花上。而一旦授粉成功的王莲,就会和其他睡莲科植物一样,把花朵沉入水中,在水下孕育下一代。这一套复杂又精致的繁衍机制,正是生物适应环境的写照。

1851年,美国画家胡克绘制的王莲插图,上面有正在盛开及已经凋零的王莲花朵(图片来源:digitalcollections.nypl.org

不论是荷花还是睡莲亦或是王莲,夏季都是最好的赏花季节,而恰好在宁波植物园里,你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如果想亲自见证这些充满故事和奇妙结构的植物,那就快来园中观赏吧!



参考资料:

[1] Li HL, 1955. Classification and phylogeny of the Nymphaeaceae and allied families [J ] . Amer Midl Naturalist,54:33—41
[2] Les, Donald H., et al. “Phylogeny, Classification and Floral Evolution of Water Lilies (Nymphaeaceae; Nymphaeales): A Synthesis of Non-Molecular, RbcL, MatK, and 18S RDNA Data.” Systematic Botany, vol. 24, no. 1, 1999, pp. 28–46. JSTOR, www.jstor.org/stable/2419384. Accessed 17 Dec. 2020.
[3]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2009). An update of the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classification for the orders and families of flowering plants: APG III 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61(2): 105-121.
[4] Herendeen, P. S.; Crane, P. R. (1995). The fossil history of the monocotyledons. pp. 1–21. In Rudall et al. (1995)
[5] Estrada-Ruiz E , Upchurch G R , Wolfe J A , et al. Comparative Morphology of Fossil and Extant Leaves of Nelumbonaceae, Including a New Genus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Western North America[J]. Systematic Botany, 2011.
[6] Taylor D W, Gee C T.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fossil water lilies based on leaf architecture and vegetative characters: testing phylogenetic hypotheses from molecular studies[J]. Bulletin of the Peabod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2014, 55(2): 89-110.
[7] Prance, Ghillean T. & Jorge R. Arius. A study of the floral biology of Victoria amazonica (Poepp.) Sowerby (Nymphaeaceae). Acta Amazonica 5 (2): 109-139. 1975.
[8] “Ritual revealed: psychotropic substances in a Ptolemaic Egyptian vase”. www.researchsquare.com. 2023-05-31. Retrieved 2023-11-03.
[9]唐湖湘.中国莲文化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6, 17(2):4.DOI:10.3969/j.issn.1671-7473.2006.02.006.
[10] 陈耀东,马欣堂,杜玉芬等编著. 中国水生植物.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12.


宁波植物园科普公众号
推送宁波植物园相关科普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