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声学造影 |小气泡大作用

健康   2024-11-02 21:21   山东  
右心声学造影是一种便捷且易于执行的超声心动图技术。通常,通过静脉注射含有振荡微泡的无菌生理盐水,这些微泡由于与血液的声阻抗差异显著,即使数量很少也能被清晰显示,从而使得右心系统的显影成为可能。结合超声心动图,可以进一步评估右心各腔室的解剖结构和血流动态,以及是否存在心腔内(如卵圆孔未闭、房间隔缺损等)或心腔外(如肺动静脉瘘等)的右向左分流现象。

该技术在诊断不明原因的隐源性脑梗塞、难治性偏头痛、肺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生理盐水微泡造影剂的制备简便、操作简易、成本效益高且几乎无副作用。
造影过程简便、无创、无痛,检查时间短,可重复性强,无需特殊准备,近年来在临床上受到广泛关注并被广泛应用。

操作步骤

1、所需物品:2支20ml注射器、1个三通管、1个静脉留置针、1个输液器、1袋250ml生理盐水。
2、制备激活生理盐水:在患者左侧肘正中静脉建立静脉通路,连接三通管,取20ml注射器两支,一支装有8ml生理盐水,另一支存有1ml空气,通过三通管将两支注射器相连。确认静脉通路通畅后回抽1ml血液,将生理盐水、血液与空气在两支注射器之间来回推注不少于20次,促使空气与含有血液的生理盐水充分混合后存于一支注射器,称之为激活盐水。
3、操作:患者取左侧卧位,清晰显示心尖四腔心切面,静息状态下或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Valsalva动作,将制备好的激活盐水于左侧肘正中静脉“弹丸式”注射(必须快速注射,否则右心造影剂的浓度不能瞬间达到),启用二次谐波成像,于四腔心切面观察,静息状态下右房显影后,观察左心微泡显影情况。若见大量显影则无需加做Valsalva动作。若无显影,则需要Valsalva动作停止后3个心动周期内左心有无微泡显影及显影量,留取动态图。以上过程可重复4-6次。
4、至关重要的Valsalva动作:有效的Valsalva动作对于PFO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房间隔向左侧摆动是判断Valsalva动作有效的标志,在观察时应特别注意。但该变化既短暂又细微,在临床上往往难以捕捉到。亦可以要求患者使用压力表吹气测胸腔压≥40mmHg来使Valsalva动作更加有效。另外,动作持续时间至少10秒。根据臂-心时间,调整注射盐水时机,保证Valsalva动作的有效持续时间:当臂-心时间较短时,吹气3-5秒后注射激活盐水,当臂-心时间较长时,吹气与注射可同时进行。右心房显影后立即松气(松气的瞬间是右房压力最高点)。
5、判定标准:如果没有右向左分流的患者,造影剂微泡出现于右房后通过肺毛细血管床时被滤过而消失,因此左心系统看不到造影剂微泡。若存在心内分流,气泡在右房出现的同时或之后1个心动周期之内进入左房。而在肺动静脉瘘患者中,由于存在肺内分流,造影剂出现于右心要延迟2-4个心动周期气泡才能进入左房。因此一般认为Valsalva动作后小于3个心动周期左房显影诊断为卵圆孔未闭,大于3个心动周期后左房显影诊断为肺动静脉瘘。在临床实验中遵循“三心动周期”原则,有助于提高PFO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另外,PFO的诊断与微泡的多少无关,只要左心房内有一个微泡出现也可以对右向左分流作出确定的诊断。
6、阳性量化分级标准:通常按照静止的单帧图像上左房内出现的微泡数量将右向左分流(RLS)半定量划分为4个等级:
    • 0级,左房内没有气泡;
    • I级,左房内1-10个微泡/帧,为少量RLS;
    • II级,左房内10-30个微泡/帧,为中量RLS;
    • III级,左房内可见>30个微泡/帧,或左房内几乎充满微泡,心腔浑浊,为大量RLS。

    适应症

    临床出现下列情况时可进行右心声学造影检查,以帮助诊断:
    1. 偏头疼,特别是有先兆偏头疼的患者;
    2. 原因不明的缺血性脑卒中、一过性头晕、晕厥患者;
    3. PFO封堵术后的检测;
    4. 永存左上腔静脉和单纯性冠状静脉窦扩张的鉴别诊断;
    5. 怀疑肺动静脉瘘、静脉畸形引流患者,或诊断某些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6. 需了解右心腔大小、心内膜边缘、室壁厚度、有无占位、瓣膜反流等。

    禁忌证

    1. 重症紫绀患者伴心内大量分流者;
    2. 重度肺动脉高压者,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患者;
    3. 有栓塞病史者;
    4. 重症肺气肿、呼吸功能不全、重症贫血患者;
    5. 酸中毒,严重心、肾功能不全患者;
    6.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主动脉夹层患者,腹主动脉瘤、重度主动脉或左室流出道狭窄等严禁Valsalva动作者;
    7. 其他危重症或精神病无法配合Valsalva动作者。
    右心声学造影检查一般情况下无明显不良反应,极少数可有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及头晕眼花四肢麻木等神经系统症状,可持续几分钟,1小时后恢复正常,一般无后遗症。


    超声
    超声医学 临床医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