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家即将沉浸在国庆假期前,央行一个重磅利好,提前让广大购房者感受到了国庆节的喜悦!
关于存量房利率怎么调整,调整多少,央妈终于给了答复!
楼哥已建有【合肥楼市政策交流群】,可扫码下方二维码进群,畅聊合肥楼市,还有房贷利率、买房补贴等政策一手信息!
9月29日的晚,央行一连发布了几条重磅通知!每一条都是重量级:
其中,大家最感兴趣的当然是存量房利率的下调问题!
楼哥总结了几个核心观点,方便大家阅读:
第一、如果当初在固定利率转LPR时,选择了固定利率,可以跟银行重新协商,按银行目前的新发放房贷利率水平转换存量贷款;
第二、可以跟银行重新约定存量房贷定价调整周期,不用再苦苦等待了!而且取消房贷利率重定价周期最短为1年的限制!
第三、各家商业银行原则上应在2024年10月31日前对符合条件的存量房贷开展批量调整,首套、二套房存量房贷利率批量下调,平均降幅0.5%左右!100万房贷每年可节约借款人利息支出约5600元!
第四、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不再区分首套、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为不低于15%。而且各城市可以自行确定最低首付款比例下限!
每一个大招,可以说都是出在了购房者的心坎上!
对于这次存量房利率的调整,央行也回答了记者答疑!
一、存量房贷怎么调?几时调?
各家商业银行原则上应在2024年10月31日前对符合条件的存量房贷开展批量调整。
对于加点幅度高于-30基点的存量房贷利率,将统一调整到不低于-30个基点,且不低于所在城市目前执行的新发放房贷加点下限(如有),使得利率水平靠近全国新发放房贷利率附近,预计平均降幅0.5个百分点左右。
为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在批量调整和常态化调整阶段,均不再区分首套、二套房(有房贷利率政策下限且区分首套、二套的城市除外),引导首套、二套存量房贷利率降至全国新发放房贷利率平均水平附近,减轻存量房贷借款人利息负担。
二、批量调整后,合肥人的房贷能省多少钱?
本次政策明确:调整后的存量房贷利率不高于LPR-30BP。
利率差背后直接影响房贷成本,为此我们以贷款100万、等额本息、30年还款期,算了一笔账:
调整前,合肥普遍的存量房贷利率约为4.2%,30年总利息款为176万元,每月月供约4890.17元。
调整后为LPR-30BP,即3.55%,月供为4518元。
而目前业内盛传10月LPR很可能再度下调20个基点,调整后为LPR-30BP,即3.35%,如果为真,月供仅4407元。整体能省下18万!
三、如何申请存量房贷利率调整?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将发布倡议,引导商业银行于2024年10月31日前开展一次存量房贷利率批量调整。各商业银行将发布有关公告和批量调整细则,统一调降房贷利率在LPR基础上的加点幅度,并尽可能为借款人提供便利。
绝大多数借款人可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渠道完成“一键式操作”,无需到商业银行网点办理,具体请及时关注承贷商业银行官方平台发布的有关信息。批量调整完成后,借贷双方还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24〕第11号,基于市场化原则自主协商、动态调整存量房贷利率。
四、固定利率用户怎么转换存量房贷?
固定利率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借款人可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协商,由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发放浮动利率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置换存量贷款。
置换时,利率以最近一个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加点幅度等于原合同利率水平与最近一个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差值。
五、重新约定重定价日后,房贷利率怎么算?
自2024年11月1日起,合同约定为浮动利率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借款人可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协商约定重定价周期。
在利率重定价日,定价基准调整为最近一个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利率重定价周期及调整方式应在贷款合同中明确。
自2024年11月1日起,浮动利率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与全国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偏离达到一定幅度时,借款人可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协商,由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发放浮动利率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置换存量贷款。
重新约定的加点幅度应体现市场供求、借款人风险溢价等因素变化,加点幅度不得低于置换贷款时所在城市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加点下限(如有)
同时,取消房贷利率重定价周期最短为一年的限制。
自2024年11月1日起,新签订合同的浮动利率房贷,与除房贷之外的其余浮动利率贷款保持一致,可由借贷双方自主协商确定重定价周期。符合条件的存量房贷借款人在与商业银行协商调整房贷利率加点幅度的同时,也可调整重定价周期,使存量房贷利率及时反映定价基准(LPR)的变化,畅通货币政策传导。
六、首、二套房首付比例如何调整?
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不再区分首套、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为不低于15%。
在全国统一的最低首付款比例基础上,中国人民银行各省级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各派出机构按照因城施策原则,根据辖区各城市政府调控要求,自主确定辖区各城市是否设定差别化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并确定辖区各城市最低首付款比例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