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在周游世界后,思考出生物的演化;阿加莎以旅途中的灵感创作出举世闻名的推理小说,而海明威则边旅行边思考人生…...旅行,不仅激发创作的灵感,也推动了思维与文化的浪潮。在旅行之前或过程中,如果能先阅读这些先行者们留下的智慧,跟随着他们的脚步,也能够让自己更快感受旅游目的地的精髓,进而激发出更多属于自己的想法。我越加沉迷于旅行中的阅读,并整理出了以下这份旅行书单,希望有更多的小伙伴可以在旅行与阅读的对话中收获这份喜悦。
这本书是美籍华人作家夫妇林达,行至巴黎后的随笔,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林达是他们的合用笔名,他们曾写过非常多关于美国政治、人文、历史方面的书籍,而这一次,夫妇俩踏上了浪漫花都之旅。
林达夫妇在巴黎的广场、宫殿、教堂、博物馆咀嚼着文化的成果,品读着艺术的盛宴,也倾听着历史的回声。作者对法国浓厚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和场景还原。例如塞纳河上的西岱岛,巴黎奥斯曼时期城市改造的故事、 或者是戴安娜王妃喜欢的里兹饭店……他们在巴黎一个个的建筑中搜寻探索,将历史的细节一一拼凑,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物一个一个凸显,将残酷与进步同时带到读者眼前。
我曾不止一次去过巴黎,读过这本书后再站在巴黎街头时,仿佛才真正看懂了这座城市。看懂了它历经沧桑后的沉着,看懂了它经风雨洗涤而初心未改的坚韧。那些见证了法国兴衰的教堂与城堡,从那一刻起好像不再是可以走马观花的“景”,而变成了活生生的世界。隐藏在这座城市浪漫之下的,是激荡,是热血,更是自由。
过去提起乌克兰,会想起民歌钢琴,想起亲切热忱的民族风貌,想起如童话世界般浪漫的美景。可现在再提及乌克兰时,似乎只会想起一片狼藉……要了解当下的争端,可以从历史中寻找答案。历史中有“欧洲面包篮”之称的乌克兰似乎一直不太安宁。从罗马帝国到奥斯曼帝国,从哈布斯堡王朝到罗曼诺夫王朝,《欧洲之门》记录了乌克兰近两千年的浮沉,从宏观叙事的角度记录了在这片土地上不断爆发的战争与冲突。可以说,绝佳的地理位置、碰撞交融的文明、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都使得历史上的各个帝国想要在这片土地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直到今日,乌克兰仍是东西冲突的焦点,好在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它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希望在不久以后,乌克兰能如历史中所记录的那样,再一次绽放出以往的的生机。电影《加勒比海盗》可以说是包括我在内大部分人对加勒比地区的初印象:机遇与危险并存,反叛与正义同行。杰克船长的善良与无私也给神秘的加勒比地区蒙上了一层侠气的滤镜。在读过这本书后,之前对加勒比的想象被打破了大半,爱与和平是假,海盗猖獗是真,人民水深火热是真,加勒比的未来似乎都是一片空白的。从葡萄牙西班牙,到不列颠,再到法兰西,帝国之间的贸易离不开在这个十字路口交汇,留下文明的同时也留下了时间难以解决的纷争与暴乱。被卷入历史洪流中的加勒比,只能在人口的快速增长,贫富差距的两极分化,以及各种问题的对立中艰难求生。所以书中才会说:“这里是天堂的海滩,也是地域的群岛,更是世界的十字路口。”让人不禁思考,在贫困与动荡并存的地方,它的未来到底在哪里呢?重庆大厦位于香港的核心地段,却不知从哪一刻开始不再属于香港,成为了香港地区的“you know where”。导演王家卫在《重庆森林》中运用独特的光影将其塑造的魔幻浪漫,却没有提及其背后所隐藏的关键词:盗窃、卖淫、种族、动乱……这座大厦有许多称号:“黑暗之心”、“世界中心的边缘地带”等,其中最出名的当属被《时代》杂志提及的“'全球化最佳案例'的地点”。《香港重庆大厦》一书以地点、人群、经济、法律为框架,研究这栋大厦之所以滋生出如此多案件的原因。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全球化带来的冲击与联系,并对大厦的未来进行了大胆的猜想。我至今仍记得第一次走到这座大厦前的冲击,大厦内外是两个世界,大厦的破旧混乱与尖沙咀的繁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让人觉得恐惧恍惚。可在读过这本书后,却又觉得这其实就是一次用眼睛见证了旅行意义的经历,那就是“看世界”。总要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探索这个世界无限的边界。原来哲学也可以如此富有诗的色彩,这是笔者读完这本书后的第一感受。西方的文学作品总是充满了象征的手法,书中主人公悉达多的一生多多少少会让我们产生共鸣,这大概是因为他是我们人生每个阶段的投射: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执着,到纵情声色的放纵,再到有孩子之后的担忧牵挂,给普通人的一生提供了思考与体验。作者说“我们这一生,要自己上路……路过自己的一生”。在笔者看来,《悉达多》的核心是对“寻找”的理解,很多人在“寻找”的路上忘记了“寻找”过程中的意义。正如现在有很多人在探寻旅行的意义,似乎非要找到一个特定的目标,等到一个特定的时机才能开启自己的旅程。实际上,旅程一直是正在进行时,只要享受旅行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哪怕某刻站在街边闲聊时被清风拂过面颊都是旅行带来的礼物。中国,China,当西方把“中国”与瓷器(China)这个单词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就不难看出在大洋彼端的文明,对中国瓷器的魂牵梦绕。本书作者是一位陶瓷艺术家,他以随笔的形式记叙了去往世界各陶瓷产地探寻、走访陶瓷制作工艺的经历。字里行间除了对瓷器的喜爱外,更有对瓷都景德镇的尊重与敬仰,这也是笔者最受触动的地方。作者本人对瓷器,或者说是对艺术的敬畏之心驱使他克服了空间的距离,在东西方穿梭,隔着语言与文化差异,在匠人的只言片语中探寻瓷器的前世今生。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全文的语言都很有温度,因此在阅读时就像与作者面对面对话交流一样,哪怕在之前对瓷器一窍不通,也能在阅读过此书后产生几分兴趣与敬畏。我想,这大概就是艺术的力量。当我用AI生成了一篇辞藻华丽、逻辑严谨的文章时,我好像突然理解了几个世纪以前人们第一次见到蒸汽火车的心情:欣喜之余,不由开始担心这种科技的突破到底会给生活带来什么变化,而我又要用何种心态去应对这样的变化。好消息是,《铁道之旅》这本书的作者,将铁路出行与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联系在了一起,试图说明人们在这类科技的进步中也会发展出更多的规则与思维去适应新的变化。通过阅读工业革命时期人们精神与思维对新秩序的适应,也能给现在面临更高科技挑战的我们一些启迪。当下我们还是应该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应对科技的发展,不能止步不前,但也不用过于担心自己会被AI替代,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我们总会找到能够适应时代的生存与思维方式。“给我一本书的时间,我能从香料讲到爱”。放到现在,这样的思维发散可能会略显荒诞,但在几个世纪以前的欧洲,这却是极正常不过的事,那时候香料稀缺,价格昂贵,因此提起香料,那就不得不提到欲望。中学时期,我总把香料当成香水,因此在历史老师讲到欧洲对香料的狂热追求后还十分不解,明明是食不果腹的时期,为什么还要追求身上香香的?当有关香料的概念被纠正以后,才认识到香料对彼时欧洲人有多重要。正因为食不果腹,因此需要香料保存食物;正因为食不果腹,因此更相信“天堂散发着香料的香气”。当香料与生活和信仰都密不可分了,他们又能如何抵挡追求香料的欲望呢?《香料传奇》以平淡开头,以神秘轶事结尾,作者将香料放到了文明史观的高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读懂这个历史中不可或缺的“硬通货”旅行,是看世界。带着书籍去旅行,是用另一种视界再去看世界。当我们某一刻能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与另一个时空的灵魂产生共鸣,这就是书籍与旅行送给我们最美妙的礼物。除了上面介绍的8本书籍之外,我们也为大家整理了在环球旅行前,适合阅读的一份书单。这些书能够帮助你更好的理解旅游目的地,不再让旅行只是走马观花,而是一种验证文化与历史的丰富之行。《带一本书去巴黎》
《德国文化漫游:再遥远也能拥抱不灭的浪漫主义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