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作者|张泰胜
说走就走,是人生最华美的奢侈,也是最灿烂的自由。一年一度的国庆长假再次来临,相约亲朋好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与此同时,糖尿病患者在出门期间应注意以下这些方面,做好准备和防护,避免出游期间出现病情变化甚至恶化风险。
保证充足的饮水量
本身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下易出现渗透性利尿,这是一个脱水的过程;不少糖尿病患者因存在一定心肾危险因素,长期使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类药物治疗,无疑会加重脱水,出现血容量不足。旅游过程体力消耗不及时补充水分,不仅会诱发泌尿道感染,甚至可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建议出行期间,饮水量至少保持在2000ml,一般运动量偏大摄入水分维持在2500ml。
正确保存胰岛素
对于1型糖尿病、部分2型糖尿病等群体,需长期接受胰岛素替代降糖治疗。这部分群体出门需做好胰岛素的保存工作,尤其是部分地区温度可高达30℃及以上,胰岛素直接长时间暴露在这种环境温度下很容易失效。在胰岛素保存上涉及胰岛素的开封和未开封状态:
高温下以及低温都易导致胰岛素失效,即使复温后,失效的胰岛素也不会再有效果。出门需备好恒温箱,已开封的胰岛素需记录好最后使用的胰岛素停止使用时间。
监测血糖,防范低血糖
不少糖尿病患者长期需胰岛素、磺脲类或非磺脲类等药物控制血糖,这部分药物在部分群体中易出现低血糖。而长期反复低血糖的患者易出现“无感知性低血糖”,加之长途跋涉,体力消耗,过度运动或未及时补充碳水都会促进低血糖事件出现,而交感神经兴奋状态下的旅游群体,会误认为是运动心率加快等从而掩盖了低血糖症状,危害巨大,加之出门在外就诊极为不方便,因此血糖监测是防范低血糖最有效的方式。
旅游期间不仅要及时备好快速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之外,还要计划自己的运动量,定期监测血糖或空闲下时及时给自己监测血糖,下面表格列出了血糖监测点适用的群体:
▲血糖监测时间点或适用范围
同时不应局限在空腹、餐后这些固定时间点的毛糖,随机血糖也有很大的意义,因为低血糖的发生可出现在任意时间点,这种时候随机血糖的价值很大。
做好足部与皮肤防护
10月份出门仍然是部分南方地区自然灾害频发时间段,如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区的台风天气,这种时候不仅仅有台风肆虐,还会带来大量的降水,导致部分地区积水淹水较为严重。阴暗潮湿地区可滋生大量蚊虫。
糖尿病患者在这种时候更要需注意足部和皮肤的保护保养:
出行前进行糖尿病并发症评估
糖尿病患者出门最大的限制无疑是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在出门前最好进行一次基本的糖尿病并发症筛查评估,包括下肢血管、眼底检查、血糖控制情况、心脏超声、心电图等。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这些情况时,并不建议出远门游玩,需稳定后方可考虑:
(1)严重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代谢并发症、合并急性感染、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等,需病情稳定方可;
保持充足的睡眠
即使出门也需要保持良好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三餐生活习惯。出门本身就是一种应激状态;如果持续的熬夜,会导致机体许多升糖激素源源不断的分泌:
每一种激素都有其分泌规律,但熬夜容易打破规律,源源不断的分泌。而胰岛素是体内唯一一种降糖激素,而糖尿病发病原因之一是胰岛素相对不足或绝对缺乏。即使没有进食,这些激素异常也足以引起血糖升高。
控制饮食,规律用药
出门在外必然会接触到许多高油高脂的食物,加上各种高热量饮料等等,其次日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很可能会忘记服用等共同因素下导致血糖有很大的波动。尤其是脆性糖尿病的患者,血糖波动程度表现出“过山车”。
患者可能表现出四肢乏力、恶心等不适感。因此出门在外,尽量保持清淡饮食的情况下,适当尝试一些油炸、烧烤等食物。一旦进食超出自己日常摄入量,部分口服药物或胰岛素剂量需在医生指导下加量。并及时在餐后监测血糖评估。
参考资料:
长按识别二维码
精彩资讯等你来
责任编辑|小林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