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对T2DM患者行心血管疾病筛查,心电图可疑异常Q波、颈动脉斑块使冠心病“浮出水面”。接下来如何处理?请看这一精彩案例。
主诉:因“反复口干22年,四肢麻木5年余,加重2月”于2022年5月11日住院。
现病史:患者2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多食,体重下降,至外院查空腹血糖(FPG)14mmol/L,餐后2h血糖(2h PPG)20mmol/L,先后予“二甲双胍、齐格列特缓释片、阿卡波糖”等药物治疗后,患者自测FPG 6mmol/L,2h PPG波动在8-10mmol/L。
6年前,患者降糖方案改为“地特胰岛素22u 每日一次(QD)、二甲双胍0.5g QD(07时)、二甲双胍1.0g QD(11时)、二甲双胍1.0g QD(17时)”控制血糖,自测FPG 10mmol/L。
5年前,患者开始出现双手麻木,主要为远端手指麻木,可自行缓解,未予特殊诊治。
4年前因口干多饮、四肢麻木在我科住院治疗,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8.60%,空腹C肽0.214nmol/L,予胰岛素泵强化降糖后改为:西格列汀二甲双胍(50mg/850mg)1片 每日两次(BID)(餐中服药)、地特胰岛素14u 每晚一次(QN)(22时)降糖,症状好转、血糖控制尚可后出院,出院后患者门诊随诊。
1年前调整降糖方案为:地特胰岛素20u QN(22时)+西格列汀二甲双胍(50mg/850mg)1片 BID(餐中服药)+达格列净10mg QD,自测FPG 6-8mmol/L,2h PPG未测。
2月前出现口干、四肢麻木、视物模糊加重,现为进一步控制血糖及治疗并发症入院。
既往史:患高脂血症、白内障、前列腺增生、胆囊息肉、胆囊结石、十二指肠球炎、慢性胃炎(伴糜烂)。螃蟹过敏史。
个人史:吸烟44余年,15支/天;饮酒30余年,半斤/天。
家族史:父母已故,曾患糖尿病,姐姐、弟弟患糖尿病。
心电图:窦性心律,可疑异常Q波
*注CTA: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LM:左主干;LAD:左前降支;D1:第一对角支;LCX:左回旋支;RCA:右冠状动脉;R-PDA:右后降支
附1:冠脉CTA图片
附2:右下肢股总动脉斑块,大小约17.4mm*2.9mm
附3:室间隔厚度(IVSD)1.26cm,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1.23cm
1.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3.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
治疗方案:
➤第二阶段:患者转回内分泌科后,使用德谷胰岛素10u QN皮下注射、司美格鲁肽0.25mg每周一次(QW)皮下注射,达格列净10mg QD、二甲双胍0.5g 每日三次(TID)。予以调脂稳斑: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 QD;海博麦布片10mg QD;伊洛尤单抗注射液140mg 2周1次(BIW);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肠溶片0.1g QD;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 QD治疗。
➤第三阶段,出院后方案:德谷胰岛素10u QN、司美格鲁肽0.5mg QW皮下注射,达格列净10mg QD、二甲双胍0.5g TID。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 QD;海博麦布片10mg QD;伊洛尤单抗注射液140mg BIW(嘱间隔14天后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0.1g QD;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 QD治疗。
治疗前:室间隔厚度(IVSD)1.26cm,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1.23cm
治疗后:室间隔厚度(IVSD)1.14cm,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0.894cm
患者入院后,我们对其糖尿病并发症进行检查后,发现心电图有可疑的Q波异常,并且双下肢以及颈动脉均存在斑块。我们考虑这个患者不排除冠心病可能,于是对其行冠脉CTA检查,结果提示患者确实存在冠脉狭窄。因此,我们内分泌科与心内科合作,患者转到心内科进行了系统治疗,行介入手术。
在患者返回内分泌科后,考虑到其已经合并心血管疾病,我们希望制定一个兼顾降糖和心血管保护的治疗方案,于是为患者加用了司美格鲁肽,同时联合基础胰岛素、达格列净和二甲双胍。
在调整方案后,我们惊喜地看到,无论是院内还是院外跟踪随访,患者的血糖水平,包括HbA1c、FPG、PPG,都控制在了目标范围之内。在心血管管理方面,初诊时心脏彩超提示患者有糖尿病相关的心脏改变,在治疗后1年多的随访中,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心脏彩超复查,通过两次检查的结果对比,可以看到患者的心脏结构有所改善。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是室间隔的厚度,最初的厚度是1.26cm,后来下降到1.14cm。其次,左心室后壁的厚度也较之前有改善。这些心血管方面的获益,是在我们调整了治疗方案之后有所好转的。
那么在血脂方面,因为患者合并有冠心病,所以我们在血脂方面的管理有进一步的加强,使用了他汀类药物,并且联合了单抗治疗,后续血脂也实现了达标。所以从治疗效果来看,无论是血糖、血脂还是心血管方面,这个患者都是有所改善、有所好转的。
最后,我们也认为该案例有可以进一步优化之处。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这位患者的糖尿病病史有二十多年,病程是比较长的。临床上糖尿病患者往往容易患有心脑血管的相关疾病,所以这个患者在这一次的住院时期,我们给他进行了冠脉CTA的检查,但其实他冠状动脉的病变可能在较早时就已经存在了。所以对于这类合并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和风险的患者,其实我们应该更加提前地应用具有保护心血管作用的降糖药物。这个是我们认为可以更加优化的地方。
对于心血管疾病,其实我们希望能够做到的是在患者出现这类疾病之前,在合并风险的时候就进行一个尽早的干预,这样能够尽量避免患者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减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那么这不仅需要院内、院外的共同管理,同时也需要内分泌科与心内科、肾内科等多个科室合作,共同对患者进行管理。
就本案例而言,患者在内分泌科住院期间提示可能合并冠脉狭窄,于是及时转介到心内科进行了冠脉介入治疗,后返回至我们内分泌科继续对血糖、血脂等进行综合管理,并进行长期跟踪随访。这一病例就是内分泌科与心内科进行多学科共同管理的充分体现,不仅有利于患者的血糖控制,同时也降低了心脑血管并发症带来的死亡风险。
入院后,这个患者先使用了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使体内的胰岛功能得到更好的改善。后续的长期治疗方案中有德谷胰岛素、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以及二甲双胍的治疗。
那么除此之外,针对患者存在的ASCVD,我们还使用了司美格鲁肽作为治疗,而且在治疗之中也是循序渐进,从0.25mg到0.5mg再到1.0mg,这样在发挥药物治疗有效性的同时,患者的耐受性也建立得比较好,使这个患者在后期能够始终坚持使用这一方案。最终患者获得了比较好的血糖管理,而且在冠心病方面也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在冠状动脉治疗管理方面,我们知道患者做了介入手术,改善了血流,之后在我们的综合管理措施之下,也使得患者的心肌肥厚情况得到了改善,心功能得到好转,这些都取得了比较好的突出效果。当然这个效果不是控糖发挥的独有作用,我们还结合了对血脂的严格管理,我们使用了三联治疗,包括他汀类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PCSK9抑制剂,所以这样的一种综合管理,在我们长期的ASCVD治疗方面确实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是值得我们借鉴和推荐的。
如果说在治疗中还有哪些可以进一步优化的地方,我认为在前期的管理之中,可能只针对了高血糖的管理,但是在血脂管理方面是有待提升的。也就是说,在血糖管理的同时不要忽略对血脂的管理,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达标,对于冠心病患者,我们需要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到1.4mmol/L以下,这些都是我们在综合管理中需要注意的。
另外,我们也应该尽早地加用对ASCVD有改善作用的降糖药物,也就是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以及SGLT2i。目前指南也明确推荐了,对于合并有ASCVD或其风险的患者,应该优先考虑使用有心血管获益的GLP-1RA和SGLT2i。但这一案例在治疗前期主要还是针对高血糖,没有考虑ASCVD管理的因素,一开始没有使用这些药物。我猜想这可能是因为医生考虑到这位患者是中等体型,不是特别胖。但其实SGLT2i和GLP-1RA它们不单是针对肥胖患者的管理,同样重要的还在于对ASCVD以及慢性肾脏疾病、心衰患者的管理。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尽早启用这些药物,可能对患者带来的临床获益会更为突出。所以我觉得在治疗之中我们需要关注这些问题。
那么在对患者进行综合管理时,处理多种危险因素将带来更好的获益。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了心血管事件,或者需要介入治疗,我们更要加强这两个学科的合作。一方面血糖要管理好,另外一方面血脂的综合管理也要加强。在药物的应用方面,我们要启用能兼顾血糖管理和心血管保护的药物,也就是SGLT2i和GLP-1RA。最后,我们两个学科应该定期对这些患者进行全面评估,至少每年要全面评估一次,并且定期地随访,这样才能够产生更好的疾病管理效果。
李延兵
二级教授、内分泌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名医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广东省卫生厅内分泌重点实验室主任
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微循环学会糖尿病与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委员、垂体学组副组长
中国胰岛素分泌研究组组长
广东省国家级医学领军人才、广东省优粤人才
国家重大慢病重点专项首席专家
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三届主任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代谢与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糖尿病胰岛B细胞保护及慢性并发症防治,主要研究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在BMJ、Lancet、Diabetes Care、Metabolism 、Thyroid、JCEM等著名学术刊物,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胰岛素分泌研究成就奖等多个奖项。
喻爽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术任职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甲状腺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委、秘书
广东省抗癌协会甲状腺青年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省健康管理学会内分泌专业的委员会委员
中山大学临床医学优秀中青年教师
2023年度羊城青年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