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193《四国伐楚》
刘向
【译文】
【注释】
1.昭雎,生卒年不详,芈姓昭氏,战国楚国怀王时期贵族大臣。
楚怀王十八年(公元前311年)左右,昭雎任楚国驻秦使臣。楚怀王十九年(公元前310年),被楚王下狱以示绝秦合齐 。楚怀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06年),提出合齐善韩、并交好秦国大臣,来迫使秦国归还楚国失地的主张。楚怀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02年),昭雎参与垂沙之战,先是胜秦于重丘 ,后又消极避战 。次年,他阻止了景翠向齐国割让六城的外交行为。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昭雎劝怀王不要赴武关会盟,没有成功。怀王被囚后,他反对立其庶子为王,力主迎在齐国为质的太子熊横回国即位,是为楚顷襄王。此后其事迹未见史书记载。
2.桓臧:战国时楚国人。楚怀王时,秦、燕、赵、魏四国伐楚,楚令昭雎拒秦军。昭雎不欲与秦军交战,他为雎说楚王,言雎拒秦军,若战胜,则燕、赵、魏三国恶楚之强,必攻楚以助秦,秦亦将全力与楚战,三国坐收渔利;若不胜,秦将进兵而攻。不如多与昭雎兵卒,以示将与秦决战,秦惧与楚相敌而利于他国,则将割地与楚媾和,秦楚和则其他三国可定。
3.劲:加强。
《史记·楚世家》:“裂其地不足以肥国,得其众不足以劲兵。”
4.罢:古同“疲”,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