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非法感动”皆为毒药,语文课拒绝“非法感动”

文摘   2024-10-21 20:09   江苏  

“非法感动”,不知道有多少老师知道这个说法?《中国教师报》上推荐了一篇文章,题目叫《语文课拒绝“非法感动”》,看了还是挺发人深省的。

“非法感动”,这个说法是一个叫张羽轩的90后老师灵感乍现提出来的,引起了热烈讨论。什么叫“非法感动”?干国祥老师这样定义:

“非法感动”是在学生学习之前,用表演、渲染的方式,把特定的情意、道德带入,用艺术或诗意的方式赋予文本中人物以神圣性,让幼稚的灵魂在此面前感动。

所以,所谓“非法感动”,简单地说,就是在学生还没有理解课文之前,老师就设法让学生先感动了。很明显,这种所谓的感动,并不是真正的感动。

这种现象,以前确实有。有的语文老师上课,确实擅长煽情,通过自己的有感情朗读,甚至加上表演,试图去让学生感动。但是,学生有可能被老师的朗读和表演感动,却未必真正理解了课文。

语文阅读教学,其实就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促进学生理解文本。学生的感动,应该是建立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是由内向外自发的情不自禁地感动,而不是在老师的煽情之下感动。

所以,可以这样说,煽情之下的感动,就是非法感动,这种感动,不是学生与文本和自我对话过程中生发的感动,而是老师强势引导的结果,是老师替代完成的,无法深入学生的心灵。

说起“非法感动”,我就想起曾经听过的一节课,那篇课文题目叫《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是苏教版课文,讲述了红三军团在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彭德怀命令杀掉自己的坐骑大黑骡子在内的牲口给战士们充饥的事,生动感人。

课堂上,一开始老师确实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但是这篇课文比较长,老师没有给充分的时间,学生课文还没读熟,老师就急着煽情了。这个老师的朗读基本功很好,读得确实动人,学生似乎真的被感动了。但是过后,当老师让学生说彭德怀的内心世界时,却没几个人说得出。

很明显,学生是被老师表现出的情感打动了,但却并没有真正理解彭德怀的内心世界。所以,在这里,学生理解感动是一种虚假现象,是一种肤浅的短暂的“为之动容”,而不是建立在理解彭德怀内心世界后的由衷的感动。

语文阅读教学,现在的新课标提倡尊重学生自己的理解,尊重多元理解,只要价值观不偏,就不应该否定学生的个性化理解,而且强调,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解读,来代替学生自己的阅读理解。

这种导向是绝对正确的。以前的教学(其实现在依然存在),大都是老师把课文一些重要词句含义说给学生,记下来,应付考试。但这些其实并不是学生的理解,所以学生很难记住,记住了,考过试也忘得一干二净。

我曾经在一篇论文里说,对于一篇课文,学生只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来理解,他的阅读积累,他的生活积累,决定了他能理解到什么程度,任何强加于他的理解,都是没有意义的,更是不符合认知规律的。

“非法感动”,其实就是违背认知规律的,所以这本质上是一种幻觉,仅仅是一种感觉,好像挺感动,但是让学生说为什么感动,他却说不上来。

而真正的感动,建立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达到了与人物心灵相通,实现了无意识的角色转移,这样他就知道哪个地方让他感动,为什么感动,还能说出自己的感悟。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

一切非法感动都是毒药。是这样。跳出课文教学,放到社会各个方面,非法感动也是毒药。比如在职场,非法感动其实就是一种虚伪,是为了讨好。



杏坛金语
评论教育与社会热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