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手塚治虫10: 成神的必经之路,缺点即资质

楼市   2024-09-30 17:33   日本  
据说,乔丹曾经在一次与爵士的比赛中,隔扣了6尺1寸的斯托克顿,被爵士队老板嘲讽“去找个和你身材相当的人吧!”,乔丹在下一个回合中,立马隔扣了7尺1寸的中锋梅尔特平,并大喊道:“他够大只了吧?”。
一个人,能被称为神,必然都有几个共性:不服输、愿意比他人付出数倍的努力、决不允许有人能替代自己、敢挑战常人无法触及的领域。你可以说他极端,但不得不承认,在这个领域,他就是第一人,所以才能被称为神。
被称为漫画之神的手塚治虫,其实也有这个特质,50年代后半期,手塚也在经历对他的挑战。
1958年12 月,东映动画的白川大作来到初台,拜访手塚治虫,准备拍摄新的动画电影《西游记》,在他们看来,改变西洋的故事,大概率比不过迪斯尼,而东方文化迪士尼也不会做,所以要从这方面突破。希望用手塚治虫的漫画《我的孙悟空》作为原案,也希望手塚治虫能来帮忙。
手塚治虫对动画有兴趣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有人来找他做动画,他当然赞成。随后,手塚就成为组织的一员开始制作动画。但手塚之前从来没有制作过动画,在漫画上手塚是德高望重的大神,但在动画制作方面这是一个新人,还是按照漫画的考虑来画分镜和整理故事,没少被骂。按手塚的说法,他计划延迟会被挨骂,不懂协调也会被骂,甚至还有一个科长,当着全体工作员工的面,怒斥手塚:“手塚,东映可不是你一个人做电影的地方啊。”
根据知乎网友SFLSNZYN的回答,也有这样的记叙。

《西游记》的故事情节,一开始的手塚案是个悲剧,里面有个孙悟空的女朋友“燐燐”,按手塚的做法,是要让“燐燐”死掉,这件事引起了东映职员的强烈反对。后来宫崎骏在《诀别》里也提到这件事:

我倒是听前辈说过一个故事。手冢先生参加过「西游记」的制作,当时他主张结局要让孙悟空的猴子情人在悟空归来时死掉。当工作人员问到,为什么那只母猴子非死不可时,他却提不出理由,只说了一句「因为那样比较让人感动」。这些话虽是别人转述的,却也让我清楚地知道,我总算能和手冢治虫的影子告别了。

这件事在东映员工身上留下的负面影响如此之深,以至于高畑勋在接近二十年后的《三千里寻母记》里还要提及这段往事。《三千里寻母记》第28集,马可和白宾诺剧团来到一个农场,白宾诺剧团为农场表演了人偶剧,为了给马可筹集路费,把马可寻母的故事编排到了人偶剧里。这部人偶剧的结尾本来是主角和母亲团聚,白宾诺却在这时故意安插了不知从哪里飞来的一支箭,将主角的母亲杀死。观众对此提出质疑,白宾诺说出了名言:「这就是艺术,你是不会懂得」。
这段剧情显然就是影射手冢治虫的创作。为了悲剧而悲剧,为了煽情而煽情,角色和观众都无法开心,为什么要这么残忍呢?

手塚和东映的矛盾越来越大,最后没有办法,手塚自己出钱,喊了两个助手,石森章太郎和月冈贞夫代替自己去东映帮忙。结果这两人倒是意外获得好评,按照东映的话,这两人比手塚好用多了。两人把手塚的画改成了适合动画的画面,并把故事内容也修改了。尤其是月冈贞夫,本身家里就是开电影院的,对动画制作很熟悉,一边修剪动画,一边还能画原画,让东映刮目相看,最后让月冈贞夫做了原画担当。

而《西游记》的人物设计一开始也是手塚画的原案,东映动画的动画者都很反对,也是月冈贞夫在其中调节,最终让人物设计得以通过。

最终,两人帮助东映完成了长篇动画电影《西游记》的制作。整个《西游记》作画8w张,是当时最大的作画枚数。6个月内完成,作画职员平均一个月加班 88 小时以上,做画团体里有六分之一的员工患病,可惜当时劳动法还没有颁布,否则东映的黑公司是跑不掉的。当然《西游记》的成绩也是相当不错,88 分钟的电影动画,拿到当时多个大奖。

月冈贞夫事后直接入职东映。而石森章太郎虽然也想入职东映,但被东映员工认为个人想法太强,还是做漫画家比较好。石森章太郎和铃木伸一去做自己的动画了。

这件事对手塚治虫的打击是很大的,可以说日后手塚决定自己做动画,而且要做开创性的动画大概率就是因为东映严重伤了手塚的自尊心。据月冈贞夫的话,在手塚治虫决定在练马区买房开公司的时候,特地带着月冈贞夫去看地,说总有一天,我会开设自己的动画公司,到时候请务必来帮忙。

这期间,手塚治虫画出了漫画《胶卷是活的》,就是讲述了主人公想做漫画电影,但种种不成功的经历。


剧画的兴起,其实是正常规律。

出生于 1930年-1940年的日本人,可以叫“败战少年”世代,对于这一代人,手塚的漫画就是他们的精神食粮。但时间到了1955年之后,此时的日本,已经是战后超过10年了。对战争没有记忆的一代少年已经逐渐成长起来,对于这一代战后成长,但还没有摆脱战后的日本青少年们,有一个词,“太阳族”。他们不再饥饿,有各种精神食粮,会沉溺于摇滚乐,从砂州事件反对美军基地,觉得共产主义是最终的希望开始走政治斗争路线的全学联。和经历过二战,感受过恐惧不安要上战场的那一代不同,这一代太阳族年轻人有着新思想和新生活方式,他们是昭和青少年世代的活跃期。

对于这一代“太阳族”来说,手塚的漫画已经是老古董了,夸张的画风,迪斯尼式的剧情,给孩子们看的。他们需要更加刺激,更加真实的画面。

一天,一名叫辰已嘉裕的国字脸青年抱着一堆稿子走进了出版社,当时平常负责审稿的专人不在,辰已放下稿子就溜了。为啥要溜呢?因为他觉得无论谁看到了这个稿子都会有意见。这部名叫《无声目击者》的长篇漫画,线条粗糙,同一个房间的场景竟然画了好几页,八成会被劈头骂:“哪有这样的漫画”?
辰已对当时的儿童漫画有些难以言明的反感,他讨厌自己的作品被称之为漫画,遂称之为“剧画工房”。一天,日之文库的记者问他:“你是不是在画纸戏剧?”辰已给自己的作品起名叫剧画工房完全是觉得叫着响亮,到没有想太多,这时他才知道原来纸戏剧也叫“画剧”。
引自手塚治虫自传《我是漫画家》

辰已嘉裕在大阪地区活动,召集了齐藤隆夫、佐藤雅旦、石川文康等几个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创作了一个20 多页的短篇集,叫《影》。以每月一本的频率开始发行,一开始的销量并不好,于是他们给封面加了护封,内容也增加到原来的两倍以上,逐渐引起了关注,直到反应强烈,各地都出现了模仿本。《影》在租书店大受好评,来租书的很多都是有孩子的父母,而不是孩子。

之所以叫剧画,就是因为画面写实,表现激烈,对孩子来说太刺激了。所以为了区分开来,决定叫“剧画”。

1957年,剧画代表者,辰已嘉裕和齐藤隆夫进京,出版了短篇剧画杂志《摩天楼》,同样大热。很多人都认为,今后是剧画的时代了。

那到底剧画和漫画有啥不同呢?

其实从现在来说,没有什么不同,只是绘画风格不一样而已。

漫画是一种夸张画法,突出特征。比如美少女的眼睛画的特别大,孩子的脑袋和身材比例不协调也正常等等。

手塚的美少女风格

柯南的人物风格,都是标准的漫画,突出特点即可。

而剧画,相对来说更接近人体本身构造,尤其是脸,比较写实,在表现人物神态的时候更有冲击力。

剧画家的优秀代表,池上辽一

平田弘史的剧画作品,织田信长出阵桶狭间,震撼力非凡

从照片到漫画的区别。

也因为更接近于真实人体,所以这种剧画的风格非常写实,很多都是刀光血影,赤身裸体的刺激画面(后期开始了体育类剧画),少儿不宜。

但赶上青年人喜欢,剧画把传统漫画冲击的很厉害,堪称漫画的一次革命。

1959年1月,辰已嘉裕发表了一份通告,发给了150家出版社和知名漫画家,其中一份专门邮送给了手塚治虫。

辰已嘉裕其实是非常尊敬手塚的,还是中学生的时候和藤子不二雄一样去拜访过手塚,得到过手塚的鼓励。但尊敬归尊敬,这封信其实算是给手塚治虫的挑战书,向世人宣布:漫画业界,虽然由手塚治虫开拓,但已经落后于时代。今后将是儿童漫画和成人剧画两分的世代,我们这些剧画作者将挑战漫画之神的位置,并会接过前辈的大旗。

那手塚治虫是怎么应对的呢?


未完待续



排骨日本咨询工作室
想去日本留学、投资、工作、移民等需求的客户做整体的规划方案和实施。
 最新文章